雪后初晴,走出家門,穿行于胡同,感受凜冬中的北京之美。路面,墻頭,都蓋著一層薄雪,顯出幾分靜謐。路兩側小小的院門,紅漆有些暗沉,貼著的威武的門神,怒目闊鼻,依然有“邪祟勿進”的威嚴。門墩上趴著的石獅已風化到只能依稀辨別口鼻,它們的頭上頂著一撮白雪,多了一些溫柔,但仍盡職地守護著這里的富貴與平安。寂靜中傳來一陣嬉鬧,幾個孩子打著雪仗,從我身邊跑過。他們手中的雪球砸在路邊粗壯的大槐樹上。也不知那槐樹印刻了多少這樣的童年記憶,笑聲在胡同里回蕩,像是穿過了年輪的時空。
順著胡同窄路上依稀的雪印,走到護城河邊,陽光將冰面覆著的白雪照得更加奪目,與紅墻相映成趣。幾只麻雀蹲在角樓上,充當屋檐上的神獸。路上行人漸漸多起來,有拎著鳥籠出來遛彎的大爺,有架起相機攝影的年輕人,也有讓爸爸“嘿兒嘍著”(北京話,指小孩兒騎在大人脖子上)舉著糖葫蘆的小娃娃……抬頭遠望,越過胡同的青瓦,是高聳入云的“中國尊”,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這一刻,古典和現(xiàn)代在同一片藍天下靜靜地曬著太陽,獨有一份別樣的和諧。
邊走邊看,不覺已近黃昏,不遠處護國寺小吃店的燈光明亮溫暖。我高興地走進去,在前臺點了一碗面茶。正值飯點,店里座無虛席。正當我茫然四顧找座位時,一對老夫婦向我招呼:“丫頭,坐這兒吧。”邊說邊將包拿起放在自己腿上。我過去坐下,連聲道謝。巧得很,對面的二老也點了面茶,金黃的玉米糊上鋪著醇香的麻醬。我們端起面茶,沿著碗邊吸溜,似有一種說不出的默契。麻醬的香充斥口腔,溫熱的玉米糊溫暖著腸胃,店里彌漫著熱氣騰騰的紅火,驅散了多少人行路的風寒。那對老夫婦吃完飯向我道別離開,溫暖的笑影定格在腦海。我品著面茶,越發(fā)覺得老北京人的品質如這碗面茶一樣,樸實而溫暖。
帶著溫暖走出小吃店,我順著什剎海漫步回家,欄桿上停著殘雪,行人們歡聲笑語,路旁銅鍋涮肉的熱氣挑逗著來往過客。這悠閑的城市漫步帶給我特別的美的體驗。
(指導老師:戚笑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