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我太姥姥家的那棵小桃樹,它在陽光明媚而又熱鬧的后院靜靜生長著。每年春天,盛開的花朵粉紅、可愛,恍若美麗的仙子。如今我站在這雜草叢生的后院,看著面前干枯的樹樁,內(nèi)心無比空落和悲傷……
小時候,我清晰地記得,太姥姥的后院中栽了一棵小桃樹,我常常去后院看著那棵小桃樹,它的枝條那樣纖細(xì),似乎風(fēng)一吹便會折斷。
桃樹漸漸長大了,開花結(jié)果了,太姥姥時常摘幾個桃子,塞入我手里。我咬一口,又酸又澀,很不喜歡吃,可我見她臉上那種乞求和慈愛的神情,便也沒多說什么,只是接過桃子,放在口袋里。
“這些桃子好??!是好東西哦……”我聽著她的話,覺得有種說不出的苦澀。如今回憶起她拿起桃子時發(fā)黃的手指,以及她那臉上被歲月雕刻后深陷的溝壑,猶如桃核一樣坑坑洼洼,便覺得心中隱隱作痛……
“媽!太姥姥又給我塞桃子了!”我?guī)е荒蜔┑恼Z氣,皺了皺眉,似乎有些不悅?!鞍ィ∷o你,你就收下。以后你就懂了!”母親也只是勸說,并沒有講太多的話語。
那棵小桃樹在后院頑強(qiáng)地生長著,可是太姥姥的身體卻一日不如一日了。去看望她的路上,我坐在車?yán)?,望著車窗外被雨打濕的大地和夜晚暈黃的燈光,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愁還是悲。
走進(jìn)太姥姥的房間,昏暗的燈光下,她正重重喘著粗氣。我不敢走近看她——那往日里慈祥的面容全部都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瞪大的雙眼和張大的嘴巴!
太姥姥見我在門口站著,很艱難地從床上爬起。我見她這般模樣,心中的傷感不禁涌上心頭,自責(zé)和內(nèi)疚將我淹沒,只覺得一陣窒息。我愣在門口,滾燙的淚水從臉上滑落,好半天才張了張嘴,哽咽著叫了聲:“太姥姥!”向她身邊跑去。我握住她的手,她似乎想說什么。我貼近她張大的嘴,想盡力聽清她所說的每一個字。
“在……在那個……抽屜里有……”無比沙啞和微弱的聲音,未達(dá)耳邊便消散了。我很迫切地想聽清楚,想聽她對我說的也許是最后一句話??墒?,我并沒有如愿,她的聲音漸漸停了,我所握住的手,也漸漸松軟下來……
訣別太姥姥后,她之前對我說過的“抽屜里有……”,便似耳語一樣回響在我耳旁。我打開了她床頭的抽屜,里頭裝著的是幾個桃子和我愛吃的其他東西……
自從太姥姥去世,后院長時間沒有人打理,雜草瘋長,那棵桃樹也被漸漸淡忘。
又是一個春天,我回故鄉(xiāng),不經(jīng)意間來到太姥姥曾經(jīng)種植桃樹的后院,望著面前冰冷的樹樁,往事一幕幕涌上心頭。我輕輕撫摸桃樹一圈一圈的年輪,回憶太姥姥臨終說過的話,突然頓悟出什么。我走到她曾經(jīng)住過的房間,打開抽屜,用手伸進(jìn)里面翻了翻,摸到了一個硬硬的東西,原來是一顆桃核!我摸著它上面的溝痕,眼前不禁浮現(xiàn)太姥姥那張慈祥的如桃核一般布滿褶皺的臉,驀地想起她曾經(jīng)說過的話:“桃”諧音“逃”,寓意逃脫災(zāi)禍、避兇趨吉;“核”諧音“合”“和”,寓意和順、和睦、和諧。桃核,桃核,逃避禍害,多福少災(zāi)……
握著桃核,望著后院的桃樹樁,我眼中的淚水也淌了下來,喃喃著:“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于是,把這顆桃核迅速埋在后院。
春天依舊陽光明媚,在我心中,那顆桃核似乎已經(jīng)破土萌芽,開了一樹絢麗的桃花。在天堂的太姥姥,你是不是也看到了,并準(zhǔn)備在結(jié)出桃子時摘一個給我吃……
(指導(dǎo)老師:朱 襟)
老師點(diǎn)評
選材以小見大,通過太姥姥生前常塞給“我”桃子而“我”并不喜歡吃,直到她臨終沒有明確說出“抽屜里有”為“我”保留的“桃核”,在一個春天回故鄉(xiāng)時“我”意外從抽屜里發(fā)現(xiàn),至此,太姥姥對“我”的真情感動了“我”。結(jié)尾“我”埋下這顆桃核,幻化的桃花、桃子寄托著“我”對太姥姥的無盡哀思……敘事有波瀾,以“一顆桃核”組織全文,結(jié)構(gòu)緊湊而又富于懸念,情感真實(shí)感人。
寫作是將外事外物感知于心而訴諸文字,打動人心的寫作更是作者發(fā)自內(nèi)心的表述。每個人的經(jīng)歷其實(shí)都是取之不盡的寫作寶庫,前提是對生活經(jīng)歷要敏于感悟,而冷漠往往是文學(xué)和寫作的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