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石麗萍
1939年10月25日,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一支隊,在臨朐縣的五井鎮(zhèn)遭到了駐青州、臨朐城的日寇和偽軍的突然襲擊。我廣大指戰(zhàn)員奮起迎敵,英勇戰(zhàn)斗,取得了全殲來犯日寇和擊斃偽軍40余人,擊傷80余人的勝利。
1939年初春,會師后的八路軍魯東游擊隊第七支隊和第八支隊,于臨朐、沂水、博山三縣交界處整編為“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一支隊”,馬保三任司令員,錢鈞任副司令員。一支隊與二、四支隊同住魯中,開展了廣泛的游擊戰(zhàn)爭。
8月,八路軍山東縱隊第一支隊進入淄河流域,一部在錢副司令的帶領下進入臨朐縣境后,司令部和機炮連、特務連駐在茹家莊,一營一、二連駐在司令部東約4公里的五井鎮(zhèn),三連駐五井鎮(zhèn)東南10余公里的平安峪村,騎兵連駐鎮(zhèn)東頭的山坡上,臨朐縣獨立營駐在下五井,蓮花山上駐防一個班哨和一個游動哨。
八路軍的到來,使駐臨朐的日軍非常驚慌,于是糾集日軍30余人,偽軍300余人,于10月25日凌晨2時向五井鎮(zhèn)發(fā)起進攻,企圖消滅八路軍。
清脆的槍聲打破了深夜的寂靜,敵人從東門和北門同時發(fā)起進攻,一支隊錢副司令立即趕到東門,一營營長李福澤已在指揮戰(zhàn)斗,錢副司令與李營長判斷,進攻東門的是日軍,進攻北門的是偽軍。
此時,設在蓮花山的班哨撤了下來,報告說蓮花山已被敵人占領,而且全是日軍。敵人強占蓮花山制高點,企圖對五井鎮(zhèn)形成合圍之勢,全殲我五井鎮(zhèn)駐軍。
錢副司令與李營長商量后決定:先以少數兵力牽制日軍,集中大部兵力圍殲偽軍,待擊潰偽軍后,再集中全部力量包圍日軍。
李營長迅速趕往北門,指揮一連副連長帶一個排出北門,向偽軍側后迂回,同時組織戰(zhàn)士在圍墻上向偽軍高喊“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國人不給日軍當炮灰”等口號,以此爭取偽軍,瓦解敵人。
就在偽軍進攻受阻、思想動搖時,突然側后槍聲大作,迂回部隊在臨朐縣獨立營的配合下向敵開火了。在我軍的夾擊下,偽軍大隊長被擊斃,偽警備副司令王德平受重傷,偽軍傷亡慘重。
在東門進攻的日軍,企圖憑借優(yōu)良的裝備攻入城內,我一營官兵在錢副司令的指揮下,等敵人快要接近圍墻時,機槍、步槍齊開火,進攻的日軍敗下陣去。敵人的第一次進攻失敗后,又組織了第二次進攻,也被我軍指戰(zhàn)員打退了。
為徹底消滅敵人,錢副司令重新進行了兵力部署:臨朐縣獨立營迂回到背后切斷敵人的后路;機炮連在南門外監(jiān)視蓮花山上的敵人,防敵西進,并配合一營進行炮擊,隨時準備搶占制高點;一、二連以最快的速度向蓮花山運動,一營長帶領一連正面進攻,二連從敵后進攻。為確保以絕對優(yōu)勢殲滅敵人,傳令三連一個排留守,兩個排前來增援。
戰(zhàn)斗開始后,一連在李營長的帶領下向山上沖去,敵人憑借有利的地勢、精良的武器負隅頑抗。因敵人火力太猛,主攻部隊被壓制在山腳下。
趕來增援的三連,從南北兩面向蓮花山東側高地發(fā)起進攻。他們采取迂回戰(zhàn)術,前后夾擊,使敵人腹背受敵,占領蓮花山東側高地的敵人,被迫撤到北面的松林墳地。三連官兵迅速跟進,向北發(fā)展,占領了一座磚瓦土窯,并在這里架起機槍。
下午三點,敵人見大勢已去,便組織撤退,蓮花山上敵人在松林墳地敵人的掩護下企圖撤至松林墳地與那里的敵人匯合,有5名日軍抬一挺“九二”式重機槍逃至蓮花山北約500米的平地時,被三連架在土窯上的機槍阻住,并擊斃3名日軍,重機槍被丟下。這挺重機槍距三連土窯陣地僅有200余米,距墳地敵人約300米,三連連長說用機槍掩護,將重機槍奪過來。日軍發(fā)現后,集中火力猛烈掃射,有兩名戰(zhàn)士受傷被迫撤回。
日軍見我們撤回,企圖把重機槍搶回去,于是組織四五個人,用火力掩護,去奪機槍。三連也組織火力向敵人猛烈射擊,將剛剛離開陣地的日軍打了回去,雙方展開了爭奪戰(zhàn)。
在三連與敵人爭奪機槍的同時,李營長帶領一連戰(zhàn)士,避開敵人的火力,迅速接近山頭上的敵人,同敵人展開激烈的肉搏戰(zhàn)。經過一個小時的激戰(zhàn),五井鎮(zhèn)的制高點——蓮花山又回到了我們的手中,少數敵人突圍逃至蓮花山北的墳地中。
為了全殲來犯之敵,錢副司令下達了總攻的命令,參戰(zhàn)部隊一齊向松林墳地壓去,機槍聲、手榴彈爆炸聲響成一片。
首先沖進墳地的是距敵較近的三連指導員帶領的突擊隊員,他們從北面沖進墳地并占領了一個較大的墳堆。四班長陳培道看見一名日軍端著機槍在掃射,就迅速投出手榴彈將敵炸倒,并縱身躍起去奪機槍,這時,一個敵人指揮官手持大刀向四班長撲來,指導員連發(fā)三槍將其擊倒。
此時,墳地南部的六、七個日軍端著步槍嗷嗷叫著反撲過來,我突擊隊員一齊向敵人開火,但未能遏制住敵人的沖鋒,正在這個節(jié)骨眼上,三連長率領一排戰(zhàn)士猛沖上來,打倒了日軍的機槍手,雙方展開了肉搏戰(zhàn)。經過不到20分鐘的激戰(zhàn),退縮在墳地的日軍被全部殲滅。
五井戰(zhàn)斗前后經過十七個小時,除少數偽軍逃走外,來犯日軍全部被殲滅。共斃日軍30余名、偽軍40余名;傷敵偽80余名;俘日軍1名、偽軍40余名。日軍守備隊長有田、小隊長巖井和石日、醫(yī)生山田等均被擊斃。繳獲迫擊炮2門,“九二”式重機槍1挺,輕機槍3挺,步槍31支,手槍2支,機槍子彈1箱,步槍子彈5萬余發(fā),以及鋼盔、刺刀等一大批戰(zhàn)利品。
《大眾日報》于1939年11月3日發(fā)表了題為《慶祝臨朐大勝利》的社論中,譽稱五井之戰(zhàn)“是一個偉大的勝利”,是“山東抗日兩年來的最模范的勝利戰(zhàn)斗”。
1939年11月3日《大眾日報》社論
這一殲滅戰(zhàn),不但對向我魯南根據地進行第二次“掃蕩”的敵人起了牽制與打擊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勵了廣大民眾的抗日斗志,堅定了抗戰(zhàn)必勝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