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人文素質提升的重要文化場所,日常人流量較大,經常會舉辦各類講座、培訓等活動,消防安全非常重要。通過對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隱患進行研究,結合對在校大學生消防安全知識的調查,從消防安全制度、重點工作、日常防范、消防安全的宣傳和人員培訓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更好地完善高校圖書館的消防安全工作。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調查
消防安全是各類公共場所關注的熱點領域。高校人員密集,消防安全問題時有發(fā)生,而作為學校師生工作學習主要場所之一,大部分學生課后進出最為頻繁的圖書館同樣存在不少消防安全隱患。同時,高校圖書館不僅提供書籍借還和翻閱的服務,還經常舉辦各類學術講座,開展各種面向讀者的交流活動,人員聚集性較大。因此,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問題需得到高度重視并制定可行的制度,預防火災的發(fā)生,做到經常調研分析,出現隱患能及時發(fā)現,有安全問題能及時解決。
1 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相關研究概述
1.1" 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隱患
圖書館管理能力是影響消防安全的重要因素[1]?;馂陌l(fā)生雖有偶然性,但究其原因往往離不開安全意識差、長期疏于管理、沒有制定消防安全對策或未落實到位,導致部分人員對安全隱患視而不見。圖書館消防安全還與館內的設備設施有直接關系。高校圖書館往往建設年代長、建筑面積大、藏書多,近年來在校學生人數增長較快,一部分圖書館的設備,特別是電氣設施面臨改造或更新的境況,此時圖書館設備、設施維修改造如果不經過科學論證、未按規(guī)范操作、裝修材料和施工質量不合格等就可能出現消防等安全事故[2]。此外,鑒于高校圖書館主要進出人員為學生,部分學生消防安全知識不足,對消防設備使用不熟練以及發(fā)生火災時缺乏應對措施也是影響消防安全不可忽視的原因。
1.2" 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研究方法分析
對于高校圖書館的消防安全,可以利用各種分析方法和軟件來進行理論剖析,也可以通過實際調研,獲取第一手資料來進行針對性分析。例如,室內環(huán)境的變化可能對消防設施的保護效力產生影響,對部分消防設施進行立體量算和可視域分析,可用于判斷消防設施放置的空間位置的合理性[3]。此外,可以通過火災模擬軟件來模擬分析火災實際發(fā)生時的可用安全疏散時間,再使用疏散模擬軟件可以計算得到所需安全疏散時間,將二者比較就可以判斷圖書館某一設定時間的管理狀況是否滿足火災時人員安全疏散的需要[4]。通過大數據的方法也可以分析出影響圖書館消防安全的硬件配置和軟件資源狀況,再與其他高校圖書館或社會消防應急機構的資源進行比較,可以幫助分析資源共享的可行性[5]。此外,通過對進入圖書館的讀者進行現場調研,可以及時收集需要改進的消防措施,例如強化對讀者消防安全的宣傳,進而幫助制定火災安全預警機制,杜絕消防事故的發(fā)生[6]。
1.3" 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應對策略分析
鑒于消防隱患和安全事故的出現往往由多個因素引起,有研究提出建立應急預案和多個管理制度的“一案三制”全流程應急管理體系,以及設定應急能力評估體系[7]。此外,圖書館消防安全問題具有不可測性,因此可以使用一些智能消防監(jiān)控系統,24h監(jiān)控圖書館的每個角落,防止出現消防問題。智能立體書庫通常具有書架高、圖書密集的特點,傳統的噴淋系統由于水滴很難噴射到燃燒物表面,滅火有效性不好,因此,可以采用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8]。構建一個混合路徑規(guī)劃算法,應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和PyroSim軟件對某教學建筑進行建模與分析時,驗證混合路徑規(guī)劃算法的可行性,幫助快速找到最優(yōu)疏散路徑[9]。
2 問卷調查與分析
2.1" 問卷設計及調研方式
從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存在的隱患、消防安全意識、學生對消防知識和圖書館在消防安全方面開展的工作等設問,于2024年3—4月向海南省海口市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共發(fā)放200份調查問卷并對收到的190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問卷以圖書館內發(fā)放為主,部分在課堂上發(fā)放。
2.2" 調查的基本情況
2.2.1" 學生接受消防安全訓練的基本情況
學生進入大學學習后,學校一般會定期宣傳普及消防安全知識、開展消防安全的警示教育講座以及進行消防安全演練等活動,提升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調查顯示,85%以上學生曾經以不同方式參加過消防安全培訓,約10%學生沒有了解過滅火器或其他滅火設備,近2/3學生了解過滅火器或其他消防設備的使用但不曾實際操作過滅火設備,使用過滅火設備(主要為滅火器)的學生比例不到30%。調查表明,學生使用滅火器或其他滅火設備進行實際操練的比例偏低,另外有部分學生沒有參加過消防安全知識培訓,一旦發(fā)生火災,這些因素都會對人身財產的安全帶來不利影響。
2.2.2" 學生對消防安全常識的了解
在消防安全常識方面,絕大多數學生認為將濕毛巾擰干可以防止被煙霧嗆到。在火災發(fā)生時最容易造成人員傷害的選項中,30%的學生認為是逃生過程中的踩踏或被大火燒傷,70%的學生選擇煙氣窒息。同時超過2/3的學生在圖書館可能出現的火災安全隱患選項(注明為不定項選項)中選擇了電氣設備違規(guī)使用或老化、建筑材料不合格及施工問題,這與其他關于消防安全的主要隱患的報道是一致的[10]。因此,大部分學生對消防安全的常識有一定了解,但是相關認識還不夠全面。
2.2.3" 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
在消防安全意識方面,有20%的學生表示曾在圖書館發(fā)現電氣方面的隱患,5%學生發(fā)現有其他隱患,說明學生對身邊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有一定察覺。然而,對于圖書館放置有哪些安全設施進行調查時,對于提供的4個選項(注明為不定項選項),15%的學生僅選擇了一個選項。此外,15%的學生表示不知道安全出口的位置,而對于安全出口是否暢通,有約10%的學生選擇不知道,4%的學生選擇否。調查表明,學生的消防安全意識需進一步加強。
2.2.4" 學生的消防安全應變能力
針對火災發(fā)生時學生應變能力方面的調查顯示,只有2%的學生會選擇使用電梯逃生,但是有近1/4的學生選擇在逃生前整理好個人物品再逃離,約1/4的學生表示會出現慌張,另外有部分學生選擇隨人群的方向逃離。這說明部分學生在火災發(fā)生時會感到恐懼,從而出現驚慌失措或選擇錯誤的疏散路徑,這反映了真實火災發(fā)生時學生在策略選擇和應變能力上需提高,同時表明學生在消防安全知識培訓和消防演練訓練參與方面還需加強。
2.2.5" 學生對圖書館消防安全工作的熟悉程度
在圖書館針對消防安全所做的工作和采取的措施方面,對學生所了解的情況進行了調查,有近2/3的學生表示不知道圖書館的消防應急預案。在發(fā)生火災時,圖書館工作人員能否為學生疏散提供幫助的調查選項中,有1/3的學生選擇“不知道”,個別學生選擇“否”,選擇“是的”學生比例不到2/3。說明圖書館對于消防工作在措施制定、工作人員培訓和向讀者宣傳引導等方面都需要改進,以便從根本上消除火災隱患,即使萬一發(fā)生火災,也能正確應對。
2.2.6" 學生希望圖書館提供消防安全知識的方式
對于用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在圖書館消防安全方面的知識水平,調查表明,選擇公益廣告宣傳的學生占了3/4,而選擇開展安全知識講座或消防演習的學生總計為1/4,這表明在圖書館制定消防安全措施方面,通過各種方式廣泛宣傳消防安全工作及圖書館在消防安全、人員疏散中的方案策略非常重要,可有效提高學生在發(fā)生火災時的應對能力。鑒于圖書館自身的職能定位和學生接收消防安全知識的習慣特點,在圖書館開展安全知識講座或消防演習的作用是次要的。
2.3" 調查情況分析
根據上面的調查情況,以下幾點值得每一位圖書館人員關注:
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視,制定可行的消防安全制度。例如,成立有圖書館領導、保衛(wèi)和各科室人員參與的消防安全工作組,負責制定全員消防安全培訓方案,日常消防安全檢查制度,消防設施購置和維護方案,建筑裝修、電器采購和電氣線路改造審核制度,并明確各科室職責,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到人。
二是加強消防安全的重點工作。鑒于不少高校的圖書館建造年代較長,需要進行施工維護,應制定相關維護工程的審批程序,認真審核施工企業(yè)和人員資質,落實人員進場監(jiān)督并配備滅火裝置和應急方案。
三是消防安全日常防范。鑒于圖書館建筑面積大、人員進出量和流動性大,應分區(qū)制作并在醒目位置張貼消防設施方位圖和人員疏導路線圖,配備消防通道和消防設施檢查表并在日常檢查中落實到位。同時,加強重點區(qū)域如網絡中心、總配電室等區(qū)域的例行檢查。
四是加大對消防安全的宣傳和人員培訓。對進入館內的讀者進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引導,并強化工作人員的消防安全意識和現場救援能力。一旦發(fā)生消防安全事故,工作人員應能及時疏導館內人員從安全通道有序撤離,同時能夠熟練使用消防設施進行滅火,對于珍貴的資料如古籍和特藏文獻,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保護。
3 結束語
綜上,對于圖書館消防安全的各項調查表明,從消防安全制度的制定、人員的培訓、日常的安全檢查到宣傳引導等方面都有不少工作需要細化和落實,需要做到高度重視,策略得當,重在落實,積極應對,形成合力,齊抓共管,才能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的圖書館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朱運龍.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中國信息化,2023(6):76-77.
[2]吳綺穎.武漢高校圖書館環(huán)境改造設計研究[D].武漢:武漢工程大學,2020.
[3]蘇熙.基于空間分析的高校圖書館消防設施評價研究[D].唐山:華北理工大學,2022.
[4]王偉,王靜,柯琪材,等.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疏散數值分析[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2,8(2):29-33.
[5]王喜瑩.大數據視角下高校圖書館安全問題探討[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22,21(15):254-255.
[6]余明霞,張映芳.高校圖書館火災避險讀者行為調查研
究——以廣東藥學院為例[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1,29
(3):86-88.
[7]巫芯宇.基于“一案三制”的高校圖書館突發(fā)事件應急機制研究[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22,40(1):23-29.
[8]朱旭.深圳市第二圖書館智能立體書庫滅火系統設計[J].給水排水,2019,55(8):114-117.
[9]李晟延,馬鴻雁,竇嘉銘,等.教學建筑室內火災應急疏散路徑尋優(yōu)算法研究[J].消防科學與技術,2022,41(8):1066-1072.
[10]阿不力米提·力特甫,艾里亞爾·阿不都克里木方麗娜.淺析高校圖書館消防安全隱患及對策分析[J].包頭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23,24(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