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視域出發(fā),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根基,以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為研究對象,對天津市部分高校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現(xiàn)狀開展調(diào)研并進行科學統(tǒng)計分析,闡明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的現(xiàn)狀,論述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面臨的挑戰(zhàn)、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問題,以此為基礎,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根基,針對性地從培育目標、培育內(nèi)容、培育方式和培育場域角度提出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行之有效的路徑。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路徑
青年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其精神信仰狀況直接關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伴隨著全世界對宗教問題關注度的提高,大學生接觸宗教文化的機會愈來愈多,加強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和應對宗教問題,運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進行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極其重要。
本文獲得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支持,以天津市八所高校為調(diào)查對象,包含了5所本科院校、1所職教本科和2所高職院校,涵蓋了文科、理科、藝術類和綜合性院校,共計發(fā)放問卷1500份,回收1468份,其中有效問卷1408份;問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別是97.8%和93.8%。
一、研究意義
根據(jù)近三年各高校思想動態(tài)調(diào)研問卷結果表明,大學生信教比例呈上升趨勢,對宗教興趣濃厚,會主動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新媒體手段了解宗教,這些恰恰成為西方敵對勢力從思想上腐蝕我國青少年的重要途經(jīng),宗教領域?qū)τ趪野踩嬖谳^大的安全隱患,堅持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在國家安全意識培育中是十分必要的。
從個體角度看,有利于提升大學生的國家安全意識和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教會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看待國內(nèi)和國際大勢,減少各類思潮對學生的消極影響;從社會角度看,有利于在新時代促進國家安全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西方國家還在以各種方式試圖“西化”中國人的意識形態(tài),試圖用其價值理念取代馬克思主義在我國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主導地位,因此,運用馬克思主義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視域下的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是指引大學生踐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切入點,學習是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關鍵舉措[1]。
二、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分析
(一)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相對薄弱
1.雖然大部分學生對于國家宏觀安全形勢和國際形勢有所了解,對于目前國家處于的形勢有基本的判斷,也能夠認識到國家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對于國家安全的范疇、基礎知識等內(nèi)容了解不深入。在面向天津市高校開展調(diào)研時,對國家安全重要性的調(diào)查上,93.2%的學生認為國家安全關乎國家生死存亡;對國家安全的內(nèi)涵認知上,僅有65.1%的大學生能夠基本了解國家安全的范疇和內(nèi)涵。
2.大學生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和學習相對粗淺,學生提出沒有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大學生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和學習呈現(xiàn)出兩極性,學生主觀意識上想要學習總體國家安全觀的相關知識,但是客觀上出現(xiàn)國家安全意識培育體系不規(guī)范的情況。課題在開展調(diào)研時選取了十二類威脅到國家安全的案例,在與學生進行訪談中,僅有34.7%的學生基本了解總體國家安全觀,但對于國家安全的16個方面的內(nèi)容認識不清晰,50%左右的學生表示僅僅從各類媒體平臺上聽過總體國家安全觀,但對其內(nèi)容不清楚。
(二)新時代大學生愛國熱情高漲,有較強的主人翁意識,但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較弱
當代大學生雖然非常愿意去維護國家安全,但是面對具體問題時,辨別能力不足,在問卷中提及的十二類威脅到國家安全的案例,被采訪的學生中65%以上無法認識到其中存在的威脅,說明大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比較弱。通過對高校師生的訪談,詢問目前高校開展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的形式,師生們表示目前國家安全意識培育形式,絕大多數(shù)是通過軍事理論課以及依托學校組織的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在提及是否學習過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和對于馬克思主義宗教觀對豐富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形式的重要作用時,極少數(shù)師生對此有過了解。
三、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存在的問題
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已經(jīng)有初步成效,大學生基本樹立了總體國家安全觀,擁有一定的國家安全意識,并且面對西方敵對勢力的宗教滲透有一定的辨識能力。但是,從調(diào)研中我們發(fā)現(xiàn)高校在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一)社會層面
西方等錯誤的社會思潮沖擊著大學生的思想。當前大學生信教比例呈上升趨勢,對宗教興趣濃厚,會主動運用互聯(lián)網(wǎng)和新媒體手段了解宗教,這些恰恰成為西方敵對勢力從思想上腐蝕我國青少年的重要途經(jīng)。由于當前拜金主義和功利主義的“熱潮”,對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安全意識起了反向作用,容易養(yǎng)成自私自利、利己的性格。二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網(wǎng)絡媒體中容易散布不良信息,一些媒體和博主為了博得眼球、賺取流量等經(jīng)濟利益,不惜突破道德底線,在網(wǎng)絡新媒體上傳播虛假信息,造成新時代大學生被錯誤信息誤導[2]。
(二)高校層面
高校中對于學生的國家安全教育僅停留于表面,照本宣科和簡單的宣傳活動成為高校開展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的主要途徑。然而面臨當前的形勢,高校的國家安全意識培育與國家實際需求不匹配。一是課程內(nèi)容陳舊不足以吸引新時代大學生的眼球,教育方法單一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二是師資隊伍有待加強,負責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教師對于國家安全等相關內(nèi)容認知不全面。三是高校關于國家安全教育的主題活動內(nèi)容形式單一,以講座、會議為主,沒有認真思考活動的教育意義和教育效果。
(三)學生層面
作為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對于國家安全的認識僅停留在主觀上知道“保護國家、人人有責”,但如何保護沒有深入思考,甚至少部分學生認為國家安全與自身關系不大,因此,新時代大學生培育國家安全意識刻不容緩。此外,新時代大學生掌握國家安全知識不牢固,不能夠清楚辨別外來風險和錯誤思潮,防御意識欠佳;不夠理性愛國,容易陷入愛國情感的誤區(qū),做出不理性和偏激的錯誤行為。
四、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視域下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的實現(xiàn)路徑
1.加強國家、社會對國家安全意識培育工作的保障,加強馬克思主義三進工程,引導新時代大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
一是優(yōu)化課程設置,將國家安全課程與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課程進行有效結合,引導學生正確認知總體國家安全觀、了解國家當前面臨的形勢以及如何抵御宗教滲透,高度重視宗教滲透對于國家安全的影響;二是形成育人合力,全校教職工都應該將培育國家安全意識和抵御宗教滲透體現(xiàn)在學校工作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加強政府管理,政府應該將國家安全意識培育提升到意識形態(tài)的高度,不斷完善頂層設計,凈化社會輿論環(huán)境。
2.夯實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的校園主陣地,優(yōu)化課堂主渠道,將馬克思主義宗教觀教育與國家安全意識培育有機融合,構建網(wǎng)絡安全平臺,拓展培育陣地,促進大學生實現(xiàn)從理論學習到社會實踐的轉化。
一是授課層面,授課教師應該結合當前的國內(nèi)國際形勢,更新授課內(nèi)容,積極調(diào)研,授課過程中要使用更加貼近學生的案例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與討論,為學生提供多角度看待案例的方法。二是活動層面,通過實踐提高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和抵御宗教滲透的能力。三是宣傳層面,構建風清氣正的網(wǎng)絡平臺,運用網(wǎng)絡新媒體手段,開設國家安全教育專欄,用“青年青語”傳播國家安全教育。
3.遵循人民安全宗旨,積極培育大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其進行積極的自我教育,實現(xiàn)由他律向自律的轉化,達到知行合一。
一是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采用翻轉課堂的方式,讓學生成為授課主體,通過資料搜集、思考討論,形成授課課件,培育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二是活動開展過程中,自下而上征求學生意見,從被教育轉化為自我教育,讓學生自發(fā)地設計活動、開展活動,活動復盤,既培養(yǎng)學生統(tǒng)籌協(xié)調(diào)的能力,同時了解大學生的活動訴求。
新時代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是一個長期且嚴峻的工程,涉及到國家未來的發(fā)展,需要國家、政府、高校以及家庭和學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本文用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的視角提出培育路徑,其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具有國家安全意識的高素質(zhì)人才,為維護國家安全穩(wěn)定、培育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者貢獻力量。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劉崢.高職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保障機制研究——基于總體國家安全觀視角[J].船舶職業(yè)教育,2023,11(2):18-21
[2]顧建平.高校抵御和防范境外宗教勢力滲透的策略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12):91-92.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3年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一般項目“馬克思主義宗教觀視域下大學生國家安全意識培育路徑研究”(編號:JJSZY202304006)】
(作者簡介:孫靚,天津職業(yè)大學講師,碩士,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