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份像磁石,吸引遇見,再一次次相聚。作為奔流文學院的一名學員,我很珍惜這份遇見,這份緣。
2022年夏,在阜南縣作協(xié)的倡議下,我報名參加了第17期奔流文學院作家研修班。
記得當時一路奔波,終于在黃昏時抵達目的地欒川縣城,當巨大的綠色招牌出現(xiàn)時,才知進入國家5A級景區(qū)老君山腳下。報到地點是充滿詩情畫意的一個酒店,叫云景竹舍,門前方形花壇里種著彩色的格?;ǎ覀?cè)是一片翠竹林,真是雅到極致。
剛辦完入住手續(xù),便被邀請一起吃飯,竟然是奔流文學院院長兼社長張富領(lǐng)先生為我們接風。晚宴十分豐盛,氣氛愉悅。社長先生精神抖擻滿面春風,言談舉止和藹可親,令人仰目。
第二天早上就坐上大巴車進山上課了。深山處,一群來自五湖四海的文學愛好者聚在一起,開始了為期一周的文學之旅。在這里,第一次近距離與文學大家面對面,聆聽他們觸動靈魂的文學講座。其中有被稱“中國短篇報告文學之王”的李春雷,寫下《絕版的周莊》等名篇的散文大家王劍冰,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李佩甫,詩人兼評論家、資深職業(yè)出版人占單生等。
在文學面前,大家是平等的。課上,老師和學員深度交流,文學導師們高屋建瓴的講解讓學員們?nèi)缱砣绨V。課下,老師和學員們一起用餐,邊吃邊聊,往往一談就不舍得結(jié)束。我想這也正是《奔流》的魅力所在,接地氣,充滿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為最基層的寫作者,苦于各種局限的想法,要達到文學創(chuàng)作的高度,我知道要有很遠的路要走,也許永遠只在文學的邊緣徘徊?!侗剂鳌穫鬟f給我一種全方位,多層面的文學視角,從人文到生態(tài),從網(wǎng)絡到熒幕,從無形到有形等等,將高端的文學領(lǐng)域創(chuàng)作賦予最通俗的解讀。
加入《奔流》學習,我快樂著,感動著。寫作思維的局限一點點解除,寫作的激情和靈感也逐漸如泉涌。我開始嘗試寫各種體裁的文章,先后在《奔流》紙刊和公眾號刊登。報告文學《再見蒙洼》刊登在《時代報告》雜志。
2023年8月,我第二次參加了奔流研修,也有幸認識了優(yōu)秀的作家、編輯、影視劇編劇等文藝工作者。對于文學創(chuàng)作,大家都是不倦的追求者,也有一顆樂于助人的心,相互勉勵和促進。
遇見《奔流》,可謂是人生的一次蛻變、升華。我將繼續(xù)沿著奔流研修這一美麗的文學之旅,努力向前,走到文學的縱深之地。
李華娟
安徽省阜南縣作協(xié)副主席,阜陽市作協(xié)會員,安徽省散文隨筆學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