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堅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推動發(fā)展,是黨的寶貴經驗和制勝法寶。黨的百年奮斗的偉大實踐,賦予理論武裝豐富的理論依據、歷史依據和實踐依據。我們要準確把握新時代理論武裝的全新內涵,增強理論宣講說服力、提升理論傳播感染力、提高理論學習吸引力、加強理論武裝引領力,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統(tǒng)一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思想和行動,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和理論指南。
[關鍵詞] 新時代;理論武裝;路徑研究;走深走實
[中圖分類號] D26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2991(2024)04-0101-06
從思想上建設黨,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加強自身建設的重要經驗和基本原則。百余年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思想建設為基礎,不斷提高黨員的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使黨始終保持高度的團結統(tǒng)一和堅強有力的戰(zhàn)斗力。“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盵1]526黨的思想建設就是要解決干部和黨員的思想認識問題,使他們始終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和堅定的政治信仰,始終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為實現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而努力奮斗。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艱巨繁重的改革發(fā)展穩(wěn)定任務、各種不確定難預料的風險挑戰(zhàn),我們要繼續(xù)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tǒng),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統(tǒng)一思想,使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堅定自信、同心同德、團結奮斗,更好地肩負起新的時代使命。
一、新時代推進理論武裝走深走實的基本依據
(一)理論依據:推進理論武裝走深走實是黨保持政治本色的本質要求
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是共產黨人政治生命的基因,是黨的事業(yè)枝繁葉茂的根基,是黨在長期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形成的堅定理想信念、優(yōu)良作風和嚴明紀律等政治品格的集中體現。這既是黨的獨特優(yōu)勢,也是黨能夠戰(zhàn)勝困難和應對風險的根本保證。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必須持續(xù)加強理論武裝,確保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地生根、深入人心。理論武裝是共產黨人保持政治本色的基礎,黨員領導干部要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并結合實際進行分析研究、結合轉化,使之成為黨的行動指南。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偉大奮斗充分證明,只有堅持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教育人、武裝人、引導人,才能取得偉大成就。在新時代,無論是黨員領導干部還是人民群眾,都需要通過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最新理論成果來教育自己、武裝自己。唯此,才能在實踐中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工作能力。走深走實是理論學習轉化為實效的關鍵。走深走實是指理論學習不能停留在表面,只有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才能確保理論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事業(yè)發(fā)展的強大動力;也只有走深走實,理論學習才能在堅定信仰、堅定信念、堅定信心上發(fā)揮實效,才能真正成為黨保持政治本色的有力武器。
(二)歷史依據:推進理論武裝走深走實是黨戰(zhàn)勝風險挑戰(zhàn)的寶貴經驗
自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黨就高度重視理論武裝工作,并將其視為生命線。在長期的革命、建設和改革實踐中,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深化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認識,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的理論成果,為戰(zhàn)勝各種風險挑戰(zhàn)提供了強大的思想武器。黨成立之初,就深刻認識到理論武裝的重要性。當時,中國正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黑暗時期,人民饑寒交迫,民族危在旦夕,中國共產黨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應運而生,黨的成立為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然而,黨的成立只是開始,要實現中華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必須有科學的理論來指導,因此,黨在成立之初,就積極推廣馬克思主義理論,加強黨員的理論教育,不斷提高黨員的理論水平。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黨面臨著極其嚴峻的考驗,然而黨始終堅定信仰,堅持理論武裝,不斷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戰(zhàn)斗力。在這一時期,黨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理論成果:農村包圍城市、武裝斗爭、群眾路線等,這些理論成果為中國革命的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黨繼續(xù)堅持理論武裝,不斷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這些理論成果為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提供了重要指導。21世紀,中國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黨繼續(xù)推進理論創(chuàng)新,用發(fā)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中國實踐,通過理論武裝來幫助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和把握當前面臨風險挑戰(zhàn)的本質、規(guī)律,使黨員干部在風險挑戰(zhàn)面前保持定力,增強應對風險挑戰(zhàn)的能力和信心,保證黨員干部始終作出正確的決策和行動。
(三)現實依據:推進理論武裝走深走實是黨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基本保障
理論武裝是黨自成立以來,堅持和完善自身建設的重要任務。從最初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發(fā)展,理論武裝的與時俱進為黨的各項事業(yè)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然而,理論武裝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黨的思想建設方面,更與黨的執(zhí)政能力息息相關。加強思想理論武裝是黨永葆生機活力的關鍵所在。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深入學習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黨才能始終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在復雜多變的國內外環(huán)境中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才能制定出符合實際、科學合理的政策和策略。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黨必須繼續(xù)深化理論武裝工作,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和理論水平,為應對各種風險挑戰(zhàn)和推進國家治理提供強大思想武器。只有深入學習和實踐,黨員干部才能夠更加堅定地信仰馬克思主義,更加自信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只有通過理論武裝,黨員干部才能增強理論自信,提升領導力,才能更好地把握時代脈搏,更好地服務人民群眾,引領社會發(fā)展。當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我們必須更加重視理論武裝工作,把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作為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來抓,不斷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以更好地應對各種挑戰(zhàn),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新時代推進理論武裝走深走實的基本內涵
(一)首要任務: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
2023年4月3日,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這么大一個黨,領導著這么大一個國家,肩負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國家強盛、民族復興這個艱巨任務,全黨必須統(tǒng)一思想、統(tǒng)一意志、統(tǒng)一行動。怎么實現全黨思想、意志、行動的統(tǒng)一?最根本的就是用黨的基本理論武裝全黨?!盵2]2黨的基本理論,是我們黨的精神支柱和行動指南,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等偉大事業(yè)的理論基礎。用黨的基本理論武裝全黨,是黨一貫的思想路線和政治原則。早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推進“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使中國共產黨人在中國革命的問題上達到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是我們黨的中心工作[3]44。改革開放以來,黨又明確提出“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要著眼于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4]494的戰(zhàn)略任務。進入新時代,黨更加重視用基本理論武裝全黨,“把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作為黨員教育管理的首要政治任務”[5]286。多次實踐經驗深刻表明,通過用黨的基本理論來武裝全黨,是我們黨保持理論上清醒和政治上堅定最核心的方法。只有當全黨成員深刻領會并掌握黨的基本理論,我們才能夠持續(xù)提升政治覺悟和治理能力,保持與人民群眾的緊密聯(lián)系,并不斷增強黨的創(chuàng)新力、團結力和戰(zhàn)斗力,確保我們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基本理論是我黨保持旺盛生命力和強大戰(zhàn)斗力的關鍵所在。只有全黨成員都能深入理解和掌握這一理論,不斷提高治國理政的能力和水平,我們黨才能始終充滿活力、始終具有強大的戰(zhàn)斗力,才能引領人民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向前發(fā)展,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新的力量。
(二)核心目標:始終做到“兩個鞏固”
宣傳思想工作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它關乎黨的千秋偉業(yè)后繼有人,關乎國家長治久安,關乎民族繁榮昌盛。宣傳思想工作的核心任務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6]465。當前,我們進行理論武裝,就是要把握這一核心目標,始終做到“兩個鞏固”。一方面,我們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指導地位。馬克思主義作為指導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學理論,為我們提供了科學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使我們能夠更好地認識社會現象,從而指導我們的實踐活動。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理解和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前提。只有深入學習,才能領會馬克思主義的核心要義,才能在實踐中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是每一個馬克思主義者的基本要求。信仰馬克思主義,不僅意味著理論上的認同,更要在實踐中貫徹執(zhí)行。只有堅定信仰,才能在困難和壓力面前不動搖,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原則和理念。另一方面, 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是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我們進行理論武裝的基礎性工作。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信仰信念,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確保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做好理論宣傳普及工作,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深入人心,引導人們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要加強輿論引導,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強大力量。要深入研究新時代宣傳思想工作的新特點、新任務、新要求,創(chuàng)新宣傳思想工作方法,提高宣傳思想工作水平,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輿論支持。
(三)實踐要求:推進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入腦入心
理論武裝是指通過學習和運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提升人們的政治覺悟、理論素養(yǎng)和實踐能力,以便更好地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用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全黨是黨的思想建設的根本任務” [7]。當前,理論武裝面臨著一些挑戰(zhàn)。一方面,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網絡熱點交織混雜,導致網絡受眾思想觀念更多元、復雜,這使得理論武裝的形勢更為嚴峻、任務更加艱巨。另一方面,部分理論學習仍停留在表面,僅關注理論的形式和框架,忽視其核心要義和實踐價值,導致理論學習缺乏深度和廣度。針對這些挑戰(zhàn),我們必須牢牢把握推進黨的理論武裝走深走實的實踐要求,通過創(chuàng)新學習方式、豐富學習內容、拓展學習渠道等措施,使黨的理論走深走實,成為黨員干部自覺行動的精神支柱。同時,我們還需不斷探索和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的方法,深入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緊密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和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為中心,深刻理解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偉大意義,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將理論武裝作為黨堅定理想信念的基石,作為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動力,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四)價值取向:始終堅持人民至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理論是來自人民、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論,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是理論創(chuàng)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脫離人民的理論都是蒼白無力的,一切不為人民造福的理論都是沒有生命力的。”[7]可見,在理論武裝中,人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理論武裝過程是黨員領導干部通過學習提高政治覺悟和理論水平,進而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過程,最終的目的是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說到底,理論武裝是為了人、服務人,這體現在理論武裝能夠幫助領導干部認清歷史規(guī)律,把握時代脈搏,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無論是理解歷史,還是把握當下,我們都要在理論武裝中堅持人民至上原則,必須始終牢記“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力量”[8]86 。在對理論知識的探索中融入對人民的深切情感,這是我們黨堅守的傳統(tǒng)與獨有的優(yōu)勢。黨的輝煌史冊,記錄了中國共產黨為救亡圖存、改革建設以及國家繁榮、人民福祉而不懈斗爭的歷程,而人民,正是黨走向勝利的關鍵秘訣。不論是處在革命與戰(zhàn)爭年代,還是致力于和平建設時期,我們黨始終將理論武裝作為黨的工作重點,始終堅持以對人民的深情厚誼深入開展理論研究和探索,堅持建設發(fā)展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將對人民的深情作為學習理論的動力,這是我們黨保持蓬勃生機的關鍵所在。人民是我們黨的力量之源,而理論建設的終極目標在于更好地服務人民。只有通過深入的理論學習,才能更準確地把握人民的需求,更有效地代表和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我們黨之所以能夠歷經磨難而愈發(fā)強大,核心在于黨始終不渝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終將人民的幸福視為黨最高的追求。
三、新時代推進理論武裝走深走實的實現路徑
(一)貼近實際:增強理論宣講說服力
理論宣講是黨的理論武裝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傳播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武裝和教育廣大人民群眾,統(tǒng)一思想、凝聚共識、匯聚力量的重要渠道。貼近實際是提升理論宣講說服力的前提和基礎。理論宣講必須緊密結合時代背景和現實情況,深入剖析社會熱點和難點問題,才能引起大眾的關注和興趣。只有貼近實際,才能夠使理論宣講更加生動、具體、可信,增強大眾的認同感和接受度?!耙プ∪嗣袢罕婈P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堅持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堅持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9]334。理論宣講必須緊密結合實際,針對人民群眾的需求和疑惑,深入淺出地闡述理論觀點和政策主張。在分析現實問題時,應運用理論武器解決實際問題,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理論的力量和理論的價值。同時,應根據不同的特點和需求,制定差異化的宣講內容,以增強宣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宣講方法也應靈活多樣,根據不同的宣講主題和群體,選擇合適的方法,如案例分析、情景模擬、角色扮演等,以增強人民群眾的參與感和體驗感。此外,可以與其他領域進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精品宣講活動,以增強宣講的吸引力和影響力。
(二)創(chuàng)新形式:提升理論傳播感染力
理論傳播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更重要的是啟迪思維、助力問題解決,并激發(fā)創(chuàng)新熱情與實踐技能。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閱讀習慣和信息接收模式也經歷了深刻變革。作為理論傳播的對象,人民群眾不再只是被動地接受,他們可以自由地在傳播者和接受者之間進行角色互換。媒體融合發(fā)展進一步促成了信息的“碎片化”傳播,使得人民群眾更偏愛簡潔明快、條理清晰的內容,而非長篇累牘的報道。面對這樣的變化,傳統(tǒng)媒體必須順應互聯(lián)網發(fā)展新趨勢,不斷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和手段,以簡練準確、生動活潑的語言推動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深入人心,讓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真正滋潤民眾心田。理論學習是增強黨的理論素養(yǎng)的關鍵路徑,長期以來,其傳播方式存在形式單一、內容乏味等問題,因此,提升理論傳播的吸引力至關重要??梢越柚旅襟w平臺,通過視頻、音頻等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傳播,擴大理論宣講的覆蓋面和影響力。同時,可以通過故事化的敘述、可視化的展示、互動式的溝通等多種手段,讓理論傳播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有效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立足問題:提升理論學習吸引力
理論武裝具有鮮明的時代性和實踐性。廣大黨員干部不僅要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還要將理論知識內化、深化、轉化為推動發(fā)展、解決問題的能力。理論創(chuàng)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提升理論學習吸引力,是新時代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我們需要創(chuàng)新理論學習方法,充分利用各種教育資源,如網絡、電視、廣播等,開展多樣化、多層次的理論培訓,使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能夠及時了解黨的理論創(chuàng)新成果,提高理論素養(yǎng)。為提高學習者的參與度,可以采用研討、辯論、模擬等多種學習方式,使學習者能夠更深入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同時,也要注重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發(fā)揮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作用,推動理論學習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提升理論學習的趣味性和便捷性。此外,還可以建立激勵機制,如舉辦學習競賽等,激發(fā)學習者的學習動力,使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另一方面,要提升理論學習吸引力,必須緊密結合實際,做到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具體來說,必須緊緊圍繞黨和人民的事業(yè),緊密結合我國國情和實際,深入研究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切實解決好發(fā)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同時,要緊密聯(lián)系黨和人民的創(chuàng)造性實踐,關注實際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從理論上進行深入研究和回答,為實際工作提供科學指導。
(四)成果轉化:提升理論武裝引領力
理論武裝是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純潔性的關鍵所在。在推進理論學習的過程中,必須提升科學理論引領發(fā)展的能力,注重成果轉化。要加強理論教育,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黨員干部教育的必修課。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要深入研究新時代中國面臨的重大轉折和實踐問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為黨的事業(yè)發(fā)展提供強大思想武器。要強化理論武裝與實際工作的結合,把理論武裝成果轉化為實際工作成效,推動工作不斷取得新突破。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發(fā)展共識,通過深入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進一步明確發(fā)展目標、發(fā)展思路和發(fā)展戰(zhàn)略,統(tǒng)一思想、意志和行動,形成推動發(fā)展的強大合力。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深入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掌握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推動工作實踐和創(chuàng)新發(fā)展。要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強大動力,始終把推動高質量發(fā)展作為我們黨的歷史使命和根本任務。通過深入學習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可以明確高質量發(fā)展的目標、任務和路徑,把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實際成效。
總之,推進理論武裝走深走實是我們黨的重大歷史經驗,是黨的全部工作的基礎和保證。過去,我們黨依靠理論武裝走到今天;現在,我們黨同樣要依靠理論武裝贏得未來。在現代化進程中,只有不斷強化理論武裝,才能確保黨始終保持高度的理論清醒和信仰堅定,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源源不斷的思想武器和理論支撐。
[參考文獻]
[1]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習近平.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3]李恒瑞.中國革命的認識邏輯[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5.
[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六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5]中共中央黨校黨章黨規(guī)教研室.十八大以來常用黨內法規(guī)[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
[7]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1).
[8]雷厚禮.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9]黃建軍.中國共產黨思想領導能力建設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 王金玉】
The Basis, Connotation and Path for Deepening and Practicing on Theoretical Armament in the New Era
SHAN Yongxin
(College of Marxism,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Jilin 136000, China)
[Abstract] Adhering to the use of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ies to arm the entire Party, educate the people,and promote development is a distinctive feature and valuable experience of our Party. The great practice of the Party’s century-long struggle has endowed theoretical armament with a rich theoretical basis, historical basis and practical basis. In the new era, we must accurately grasp the new connotations of theoretical armament, enhance the persuasiveness of theoretical propaganda, increase the infectiousness of theoretical dissemination,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of theoretical learning and enhance the leading power of theoretical armament. We should use the Party’s innovative theory to unify the thoughts and actions of the whole Party and the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he country, and provide a powerful ideological weapon and theoretical guide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with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Key words] New Era; theoretical armament; path research; deepening and practic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