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夾著細(xì)雨滲入梧桐葉中,夕陽悄然碎在結(jié)霜的竹刻上。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化為天邊之火光,掛寒玉于桂枝……吾與志士,風(fēng)乎舞雩,飲“酒”賦詩,拳握古今,揮斥方遒……
琵琶之語化為周身之帛錦,如醉晚風(fēng)托起美酒杯相勸。盛情難卻,一杯下肚,便睜眼睡去……眼前飄蕩著班主任兇神惡煞的眼神,攜著此起彼伏的嗤嗤聲將我拉回孤獨的夜。不,眼前交織著疲憊和憤怒眼神的正是我——是啊,我成為教師已有四載。
呵,望舒之下哪來夢中閑情逸致,唯有被“美酒”打濕的教案,以及各式未完之“蜀道”,真乃“不知其幾千萬落”。舞雩臺上的風(fēng)壓在了心底,難以排遣,明月甚至不愿與我“對影成三人”。方才恍驚起者,現(xiàn)又望月而魄動:我好像,失去了一些彌足珍貴的東西。
銀鉤·無可奈何花落去
在我的人生中,并沒有哪位老師在一片汪洋中成為我的燈塔,也沒有哪位老師向我投以光或影。然而,一切只是我主觀的認(rèn)知,少年時的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會成為一名教師——一名他人人生中枯燥的“過客”。
我人生的彼岸是詩和遠(yuǎn)方,像所有賦詩者一樣,我的人生彌漫著浪漫的霞光。而對于當(dāng)老師這件事,大抵只有在我小學(xué)時《我的夢想》這種作文中才會出現(xiàn)。因此,我會感動于助力山村女孩走出大山的“媽媽”——張桂梅,會贊美為農(nóng)村孩子筑夢的“豆腐老師”——吳金城,但我從未想過自己站在三尺講臺的模樣。我曾向往“復(fù)得返自然”的陶淵明,抑或“醉里挑燈看劍”的辛棄疾,但從未幻想過自己要成為蕭紅筆下的“魯迅”。
至于走上教書育人的道路,也只是在連綿起伏之山巒的壓迫下盲目選擇“康莊大道”。此后,“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日子好像一去不復(fù)返,曾經(jīng)那個“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少年,如今真正嘗到了生活的愁苦滋味。無奈、煩悶和迷茫充斥著我的內(nèi)心,枯燥的學(xué)習(xí)和備考填滿了我的生活。
誤落塵網(wǎng),欲說還休!月光下的那個賦詩者,就這般“付與斷井頹垣”?
月明·如炬之眼喚朝陽
真正照亮我這趟旅途的,是那如炬之眼。
鈴聲響了,召回了恍惚的我。這是一堂普通的語文課,在這之前我已經(jīng)歷過無數(shù)次。我走進(jìn)教室,映入眼簾的,是夢境與現(xiàn)實無數(shù)次交換的場景:三五成群,嬉戲打鬧,一切如舊。又好像有些許不同——這一次,我成了“過客”。
看到我進(jìn)來,學(xué)生們有些許驚訝,但立刻安靜了下來,一個個迅速回到了舒適的座位上。我像是初進(jìn)賈府的“林黛玉”,小心翼翼地站上講臺,清了清嗓子,環(huán)視了一圈。
“同學(xué)們好,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語文老師了!”
講臺下傳來了噼里啪啦的掌聲,夾雜著嘖嘖驚嘆聲和竊竊私語聲,再加上幾十雙目光的凝視,我便只感覺有些許眩暈,小腿抑制不住地打戰(zhàn)。幸得有充分的準(zhǔn)備,不然想必這間教室可以成為“避暑勝地”了。
我再次清了清嗓子,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自己的名字,打開事先準(zhǔn)備好的課件?!巴瑢W(xué)們,今天是我們第一次見面,卻不是第一次和語文見面了?!蔽冶M可能從容著,“你們從出生時,就已接觸語文。你們在語文的世界里成長,在語文的學(xué)習(xí)中收獲知識與見識,用語文來描述眼中的世界,構(gòu)造心中的世界。那么,在你們眼中,語文——是什么?”
臺下的眼神有空洞,有煩躁,似乎對此話題感到無聊;倒也有全神貫注的,眼中像是有星點火花,苦思冥想著。
“我覺得語文是一門實用的學(xué)科,可以幫助我們溝通交流或抒發(fā)情感。”
“語文就是語言和文學(xué),生活的一切都由語文串聯(lián)!”
空氣中的冰晶終于融化,學(xué)生你一言我一語地回答著。更年輕的人擁有更加靈活的思維,討論越發(fā)激烈,幾個空洞的眼神也重新明朗起來。我順了口氣,做了個暫停的手勢:“大家的見解都很正確,綜合起來就是語文的半壁江山了!”我微笑著給出了一個中肯的評價,接著點開了課件中的視頻。進(jìn)度條開始走動,視覺和聽覺被人為牽引著,順帶著思維一起走向一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這里有“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人間清醒,也有“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熱血壯志,更有“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fù)醒”的人生態(tài)度……
背景音樂余音繞梁,古詩詞的魅力以別樣的形式走出屏幕,化作星光散入學(xué)生的瞳孔。“看視頻之前,我讓大家談?wù)摿四銈冄壑械恼Z文,但為什么我說語文是半壁江山呢?那么,另一半——在哪里?”沒有人回答。我頓了頓,接著說:“同學(xué)們的評價很好,理性、客觀。也正因為你們的理性,讓你們失去了另外半壁江山——感性。無論古代現(xiàn)代,我們要想學(xué)好語文,寫好文章,就不能太過理性。觸景而詩,飲酒作賦,皆為感性之作,謂之浪漫,這就是語文的靈魂;而若是傳記或記載之類的文章,需要的理性就會更多一點?!蔽依^續(xù)翻動課件,展示一些配了插圖的名家名篇和我自己的幾篇拙作?!案行缘貙W(xué),理性地用,這就是你們的語文!你會在課本中發(fā)現(xiàn):你們‘眾里尋他千百度’的真、善、美,就在這里!”看著學(xué)生們眼中的光,我內(nèi)心深處曾缺失的部分似乎又被填補了。
是的,那天——學(xué)生們?nèi)缇嬷郯l(fā)出了點點星光,匯聚為朝陽,照亮了月光下的賦詩者,開啟了我嶄新的詩篇。
晨曦·賦詩栽木于晨光
黎明淌在旅途中,賦詩者找到了人生將賦的華章,我也不再是別人旅途中那個枯燥的“過客”,而是一個靜下心來的“栽木人”。
陽光下,是栽樹的我,當(dāng)初的“無心插柳”正在萌發(fā),在時間與汗水的澆灌下,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月光下,是賦詩的我,我再也不用“為賦新詞強說愁”了,叢生的綠蔭是我賦詩的載體。現(xiàn)在的我,住在沒有桃花的“桃花源”,住著沒有菊花和五柳的房子,尋到了詩中的浪漫與自由,找到了教育的真諦和意義。
可如今,時間已經(jīng)消磨了年少的輕狂,大量的精力投入,導(dǎo)致眼前再次隆起一座座大山,遮住了春暖花開的大?!枷肱c現(xiàn)實再次同步,而月光依舊。癡兒最怕黃昏,更怕孤獨的夜,而我已然習(xí)慣了。蘇東坡已然是勸不動我了,栽樹人和賦詩者的身份被撕碎,掛在了時間的森林中,止步不前。我便無奈道,我去尋,以尋回我的太陽……
教育走得太快,靈魂可能會跟不上。生于月光之下的賦詩者自然深知“月滿則虧”,但同時我也清楚“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F(xiàn)在的我,再次看到了如炬之眼,又帶著曾經(jīng)的初心,重整行裝再出發(fā)。十年樹木,已經(jīng)是一首絕美的詩,在月光中散發(fā)星辰的光;待樹成林,作明月之詩,便是今后的“康莊大道”!
回望十年樹,賦詩寄望舒。炬眼喚朝陽,笑栽叢生蔭。
(作者單位: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中學(xué)北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