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小區(qū)里的景觀水池邊散步, 看到水面上的荷葉挨挨擠擠, 就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突然,我發(fā)現(xiàn)其中一片荷葉上有一小汪水,一條小魚正在水里撲打著,它不停地扭動著身體,還試著跳了幾下。我蹲在岸邊給它加油。但是, 它努力了很久,仍然沒有跳出荷葉,反而還蹭掉了幾片魚鱗cènɡ lín。我心想: 它是怎么到荷葉上的呢? 是因為玩跳高游戲,不小心跳上去的嗎?是被大風刮上去的嗎?
這時候, 已經(jīng)到中午了, 太陽火辣辣的。荷葉上的水在蒸發(fā)zhēnɡ,在一圈圈縮小。小魚又累又熱,它慢慢地停止了掙扎,我覺得它快要死掉了。
好可憐??! 我想要救下小魚, 可是荷葉離我還有一段距離,雖然水很淺,但我卻不想下水,怎么辦呢? 正當我急得團團轉(zhuǎn)時, 突然, 我看到岸邊有一根長樹枝。我眼珠一轉(zhuǎn), 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在附近找來一個塑料袋和一些繩子,用繩子把塑料袋捆在長樹枝的一頭kǔn, 做成了一個簡易的網(wǎng)兜dōu。
我把這個自制的網(wǎng)兜伸向荷葉,試著去撈小lāo魚。一次,兩次……我累得滿頭大汗,還好,我終于把小魚從荷葉上撈了起來!
我把小魚放回了水里,小魚的小伙伴們都游過來迎接它,它們快樂地搖著尾巴一起回家了。
看著小魚游遠了,我也踏上了回家的路。到家以后, 我把這件事情告訴了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都說我是有愛心的好孩子。
(指導(dǎo)教師 張香萍)
老師有話說
這篇作文能讓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的心理描寫功不可沒。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小作者多處運用了心理描寫?!拔倚南耄核窃趺吹胶扇~上的呢?”……三個連續(xù)疑問句將小作者心中的猜測和疑惑真實地表現(xiàn)出來。“好可憐?。 眲t直接反映了小作者內(nèi)心對小魚處境的同情?!霸趺崔k呢?……我急得團團轉(zhuǎn)……”替小魚擔心、著急的心情躍然紙上。通過心理描寫引起讀者的共鳴,同學們學會了嗎? (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