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光權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在黨,關鍵在人”。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民政工作者離人民群眾最近,感受人民群眾情感最真,推進民政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需要做好“四個民政人”。
民政機關首先是政治機關、民政工作是重要政治工作。新時代的民政工作者,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更加堅定理想信念,不斷提升做好民政工作的政治責任感和時代使命感。
要從黨的光輝歷史中汲取堅定理想信念的力量,增強重任在肩的使命感。民政事業(yè)發(fā)展與黨的事業(yè)發(fā)展始終相生相伴。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下設內務部,陜甘寧邊區(qū)政府設立民政廳。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毛澤東同志指出,民政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先后就民政工作作出一系列指示批示。進入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刻闡釋了民政工作的政治屬性、職能定位和使命任務,為做好新時代民政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v觀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民政工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把民政工作做好了,就是強化黨的執(zhí)政基礎,體現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越性。作為民政工作者,必須提高政治站位,堅定履行“三基”職責,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彰顯民政擔當。
要從黨的為民宗旨中汲取堅定理想信念的力量,樹牢造福人民的政績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始終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是我們黨始終得到人民擁護和愛戴的根本原因,對于充分發(fā)揮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yōu)勢至關重要。”民政工作辦的都是民生事項,做的都是為民造福的暖心實事,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體現黨的根本宗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民政工作者,必須站穩(wěn)人民立場,把為民造福作為最大政績,把群眾關切作為工作的“晴雨表”,把群眾滿意與否作為工作的“度量衡”,努力將黨對民政工作的部署轉化為人民群眾滿意的高質量服務。
要從黨的初心使命中汲取堅定理想信念的力量,胸懷“國之大者”的大擔當。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特別是以濃重筆墨對“增進民生福祉、促進共同富?!?、“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zhàn)略”等重要民政工作作出了部署。作為民政工作者,必須對“國之大者”了然于胸,善于從經濟社會發(fā)展大局來思考、謀劃和推動民政工作,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展現民政作為。
民政工作線長面廣,涉及千家萬戶,關乎“一老一小”、“一弱一殘”、“一婚一喪”;民政業(yè)務獨立成塊,深耕細作空間大;新時代民政民生保障水平與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還有差距,等等。民政工作的特點和職責,決定民政工作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很多“險灘”要涉。新時代的民政工作者,要知責擔責、知重負重、知壓扛壓,在知難而進中彰顯民政擔當。
2023 年5 月20 日,安徽省涇縣民政局舉辦集體婚禮,推進婚俗改革,樹立文明新風 。
堅持政治過硬。要時刻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以學懂促深化、以弄通促內化、以做實促轉化,增強 “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衷心擁護“兩個確立”、忠誠踐行“兩個維護”。要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zhí)行力,將黨的領導貫穿于民政工作全過程各領域,在不折不扣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擔起民政部門的政治責任。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fā)展思想,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把暖民心的事辦細,把順民意的事辦好。
堅持本領高強。推動民政工作,既要有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精氣神,還要有開拓進取的真功夫。民政工作者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增強“八項本領”、提高“七種能力”的諄諄教誨,以“實打實”的工作業(yè)績贏得民政服務對象“心貼心”的認可。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論述,熟悉掌握各項政策規(guī)定和業(yè)務知識,做到業(yè)務精湛、專業(yè)精通。要堅持多學習、勤思考、重實踐,既要訓練“筆桿子”,又要磨煉“腰桿子”,做到眼里有活、心中有數、手上有招。要堅持問題導向,撲下身子、沉到一線,把脈問診、解剖麻雀,拿出破解難題的實招、硬招,不斷提高民政工作質效。
堅持作風優(yōu)良。黨要得到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就必須持之以恒發(fā)揚黨的光榮傳統(tǒng)和優(yōu)良作風。在黨的領導下,民政戰(zhàn)線共同書寫了波瀾壯闊的民政奮斗史,凝聚成推動民政事業(yè)持續(xù)發(fā)展的精神力量。特別是一往無前、踏實苦干、不圖名利、勇于獻身的“孺子?!本?,正是廣大民政職工精神風貌的寫照。新時代的民政工作者,必須繼續(xù)弘揚“孺子?!本?,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做好人民群眾牽腸掛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關鍵小事,以民政干部的“實干指數”換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堅持以效率為先,切實增強“一日無為、三日難安”的責任心,雷厲風行、一抓到底,確保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有為才有位。干部出色、工作出彩,民政事業(yè)就會增光增彩。民政工作要讓黨委政府重視,在黨委政府重點工作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是靠創(chuàng)先爭優(yōu),靠實打實的業(yè)績說話。
要善于從政治站位上看待民政工作。始終加強黨對民政工作的領導,將黨的建設作為民政工作最根本的政治保障。民政工作者要自覺把旗幟鮮明講政治擺在第一位,凡事要多從政治的角度考慮工作,提升工作格局,跳出民政看民政、站在大局看民政,自覺把民政工作放在“兩個大局”中去思考,放到“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去考量。要登高望遠,站在高處謀,認清形勢干,看透問題本質、找準路徑方法。注重培養(yǎng)敏銳的洞察力、準確的判斷力、科學的預見性,善于根據民政事業(yè)的發(fā)展變化而隨機應變、靈活調整,做到知大事、觀時勢、謀實事。
要善于從制度建設上保障民政工作。制度能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民政工作覆蓋面廣,涉及法律法規(guī)多。目前,國家層面涉及規(guī)范民政職能的法律有9件、行政法規(guī)有18件、民政部規(guī)章有45件、行政規(guī)范性文件有170多件,必須在制度軌道上推進民政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工作中,對現有的制度要堅決執(zhí)行,對與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不相適應的制度,要善于發(fā)現、動態(tài)調整、不斷完善,對實踐中一些好的做法,要不斷總結提煉上升為制度。要把加強頂層設計和堅持問計于民統(tǒng)一起來,既要吃透“上情”,準確把握黨和國家各項大政方針和決策部署;又要摸透“下情”,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對出臺的每一份文件、制定的每一項政策,做到“向上”與“向下”相統(tǒng)一,形成惠及更廣泛人民群眾的民政政策制度體系。
要善于從創(chuàng)新方式上推進民政工作。任何事物都是運動、變化和發(fā)展的。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民政部門必須以滿足廣大服務對象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導向,不斷調整優(yōu)化政策、創(chuàng)新手段方式、提升服務水平。安徽在婚姻、殯葬、殘疾人等業(yè)務辦理中,創(chuàng)新推行“公民身后一件事”、“公民婚育一件事”、“扶殘助困一件事”線上辦理,方便了群眾辦事,贏得了群眾點贊。民政工作千頭萬緒,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可以采取先實驗、再試點、后示范的方式,由點到線、以線帶面,全面推廣,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民政工作不缺好故事,缺的是講好故事的人,不缺好素材,缺的是好編導。民政工作者既要當好“指戰(zhàn)員”,也要當好“宣傳員”,在創(chuàng)新宣傳方式上出新招,講好民政故事,傳遞民政聲音。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領導干部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保持平和心態(tài),看淡個人進退得失,心無旁騖努力工作,為黨和人民做事”。“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權才能贏得人心”。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要求,為干部心態(tài)培育和健康成長指明了方向。
將心比心,保持心態(tài)服務群眾?!胺N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北3制胶托膽B(tài),既要重視加強人格修養(yǎng),也要正確認識和處理好公與私、義與利、是與非、正與邪、苦與樂的關系,還要善于調整自身狀態(tài),培養(yǎng)積極向上的個人情操。民政工作面對的大多是弱勢群體,很多民政對象依靠政府的“救命錢”生活,民政人常年與他們打交道,能夠感同身受,體恤到他們生活的不易,也能校正自身心態(tài)。作為民政工作者,要學會換位思考、將心比心,善于從群眾的角度出發(fā),設身處地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憂所盼,多一些耐心和包容,多一些理解和支持,多一些措施和行動,切實把好事實事做到群眾的心坎上。
盡職盡責,落實責任防范風險。民政工作燃點低、沸點高,社會關注度高、容忍度低。僅安徽省就要保障8000家民政服務機構(場所)安全運行、1.8萬個城鄉(xiāng)社區(qū)和諧平穩(wěn)、420萬困難群眾妥善救助,決不容許有絲毫的閃失。民政工作者要盡職盡責,堅持“發(fā)展是硬道理,安全是硬指標”的底線思維,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和“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危機感,常態(tài)化開展大排查大整治,深入細致查問題,緊盯問題抓整改,細而又細堵漏洞,慎之又慎除隱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堅決守牢民政安全運行底線。
慎獨慎微,廉潔自律筑牢防線。民政工作者跟困難群眾打交道,守護著民生底線,要時刻保持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履薄冰的態(tài)度,緊盯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嚴查優(yōu)親厚友、虛報冒領、吃拿卡要、貪污侵占等行為。要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在任何時候都得穩(wěn)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做到“身正”“腰直”。要從小節(jié)防起,從獨處防起,從第一次防起,不斷增強自制力。要擺正心態(tài),真抓實干,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要時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心中有法紀、辦事合法規(guī),永葆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不掉入一時之利的“陷阱”,錯過遠方的“風景”。
新時代新征程新作為,踏上新的趕考之路,民政工作者要爭做信念堅定、知難而進、出色出彩、平和清廉的“孺子?!保俳釉賲?、奮勇前行,奏響時代強音,書寫民政事業(yè)高質量發(fā)展的多彩華章,向人民群眾交出更有厚度和溫度的“民生答卷”。(本文為作者在浙江大學舉辦的安徽省民政系統(tǒng)領導干部能力提升培訓班開班式上的動員講話,發(fā)表時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