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中,為了應(yīng)對動物直接或間接的啃食,植物總會采取各種辦法來保護自己。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聰明的動物總是“見招拆招”,進化出與之對抗的武器。于是,植物與動物之間進行著一輪又一輪的戰(zhàn)斗,比如,金合歡樹與長頸鹿就是這樣的一對“歡喜冤家”。
你來我往的“斗法”
?第一回合 金合歡樹是非洲草原常見的植物。在漫長的進化之路上,它只用長高這一招就令大多數(shù)植食動物“望樹興嘆”。長頸鹿卻沒有這樣的煩惱,因為它在漫長的時間里進化出了長長的脖子,足以啃食到金合歡樹的樹葉。
?第二回合為了對付長頸鹿,金合歡樹在進化中又長出了各種各樣的刺來保護自己。當(dāng)然,長頸鹿也不是那么好打發(fā)的,他靈活地將嘴唇和舌頭繞開這些刺,把葉子從枝條上面捋(luō)下來吃。這樣,長頸鹿還是能順利地吃到金合歡樹的葉子。
?第三回合金合歡樹可不是“善茬兒”,又拿出了第三個“秘密武器”——在被植食動物啃食時,金合歡樹會迅速增加自己體內(nèi)單寧的含量。單寧是一種化學(xué)物質(zhì),葡萄酒中的澀味,就是“拜單寧所賜”。正因如此,長頸鹿在吃金合歡樹時,會覺得樹葉越來越苦。與此同時,金合歡樹還會釋放出一種乙烯信息素,并借著風(fēng)的幫助,通知附近的同伴:長頸鹿來吃我們了,你們也趕緊提升樹葉中的單寧含量,別讓它得逞!
你以為長頸鹿就這么輕易認輸了嗎?不,它狡猾著呢!長頸鹿在一棵金合歡樹上啃葉子的時間從來不會超過10 分鐘,一旦發(fā)覺嘴里的葉子變苦了,就會逆風(fēng)去找一棵還沒有收到警報的樹。若是沒有風(fēng),它就會跑出至少50 米,也就是跑出氣味警報的范圍以外,才又開始啃食金合歡樹的葉子。
亦敵亦友
然而,這對天敵并非死對頭,它們也在促進彼此的成長。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來,有一種名叫“哨刺金合歡”的樹,長得非常另類:它們除長滿了銳刺外,還長著另外一種特殊的刺——刺的下端膨大,里面是空的,風(fēng)吹過的時候,就會發(fā)出像哨子一樣的聲音,故而得名“哨刺”。為了更好地保護自己,哨刺金合歡樹還會分泌一種甜蜜的汁液,吸引舉腹蟻這種螞蟻到自己的空心刺里定居,讓它們充當(dāng)衛(wèi)士的角色。哨刺金合歡樹與舉腹蟻形成互利共生的關(guān)系之后,長頸鹿吃樹葉時,只要扯動樹枝,就會驚動舉腹蟻,舉腹蟻便會蜂擁而至,拼命叮咬長頸鹿的舌頭,迫使其放棄美食。
擁有了舉腹蟻這種“生物武器”之后,哨刺金合歡樹的確比同類少了許多被啃食的困擾。當(dāng)然,一些長頸鹿也不傻。它們知道,從“螞蟻被驚動”到“螞蟻展開猛烈的攻擊”之間是有時間差的,所以,它們經(jīng)常利用這個時間差去啃食哨刺金合歡樹的葉子。
其實不然。曾經(jīng),美國一些生物學(xué)家怕哨刺金合歡樹被長頸鹿吃光而滅種,于是,對它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保護措施——在幾片哨刺金合歡樹的周圍圈起帶電的柵欄,以阻攔長頸鹿等大型食草動物的靠近。沒想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那幾片受保護的哨刺金合歡樹日漸枯萎、死亡,反倒是柵欄外那些沒受保護、任由長頸鹿啃食的哨刺金合歡樹,依然生機勃勃,長勢良好。
這是怎么回事呢?生物學(xué)家通過一系列研究,終于解開了這個貌似反常的謎團。原來,被保護的哨刺金合歡樹因為不再受到長頸鹿的啃食,便覺得沒有必要討好舉腹蟻,也就不愿再浪費能量去生產(chǎn)空心刺和蜜汁。這樣一來,絕大部分舉腹蟻意識到哨刺金合歡樹沒有太大的利用價值,就紛紛撤走了。這就給天牛的幼蟲提供了破壞的機會,它們在哨刺金合歡的樹干上瘋狂鉆孔,還貪婪地吮吸著有限的蜜汁。于是,沒過多久,哨刺金合歡樹就枯萎死亡了。
你看,哨刺金合歡樹雖然免了被啃食的命運,但它長不好,長頸鹿也餓著肚子,兩者都沒撈著好處??梢姡鼈冞€是一起促進彼此成長比較好。
小鏈接
金合歡樹奇招迭出,長頸鹿見招拆招,看似有趣的博弈,卻是這兩個物種之間殘酷的生存斗爭。這大概就是進化論中“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一個簡單注腳吧。也正是物種之間不斷的競爭和較量,才呈現(xiàn)出物種的多樣化和復(fù)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