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畢竟每個人都要有一個住的地方。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住的地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漸漸成了藝術。古往今來,很多人為建筑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這些人中,又有哪些人是我們小作者的偶像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有一位建筑師,他用3D 打印技術建造了一座橋、一間書屋、數個公園,還打印出了一棟住宅,他就是清華大學的建筑學教授徐衛(wèi)國爺爺,國內建筑領域的先行者。
徐衛(wèi)國爺爺在日本取得了博士學位,曾作為中國建筑藝術雙年展的策展人出國考察。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一場名為“非標準建筑”的展覽,就是徐爺爺探索建筑新方向的起點。他屢次邀請國際建筑大師來中國講學,并組織全球頂級建筑學院在中國展出他們的優(yōu)秀作品。只要是有益于國內建筑業(yè)發(fā)展的事,他都積極嘗試?!傲私饬诉@個領域,扎進去以后,就沒有出來?!毙鞝敔攲@20 年的經歷感慨萬千。
2017 年,徐爺爺的團隊對機器人3D 混凝土打印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并將其運用到建筑上。與傳統(tǒng)的建筑方式不同,工程師要先完成設計程序,然后把信息傳遞給機械臂,像搭積木一樣將其打印出來。經過整個團隊的不懈努力,世界上最先進的建筑技術誕生了,徐爺爺正式開啟了智能建筑的大門。
團隊打印的首個項目是一座單拱橋,它借鑒了趙州橋的設計:整座橋體呈流線型,線條優(yōu)美流暢。打印出的建筑不僅美觀,而且建造速度快、成本低。比如,一座公共書屋僅用五天便可完工,使用聚乙烯纖維混凝土合成的材料,造價也比鋼筋結構的建筑物低很多。
2023 年春節(jié),一棟3D 打印的農家院在河北省拔地而起,還獲得了大獎,這棟住宅就是徐爺爺主持建造的。
原本破破爛爛的老房子變成了嶄新的樣子,不但通過了抗震測試,還冬暖夏涼。徐爺爺十分動情地說:“這種技術,是非常值得在國內大量農宅建設中推廣的?!?D 打印技術在建筑方面的優(yōu)勢和前景,引得許多國家紛紛效仿,智能建筑成為建筑界的潮流。
徐衛(wèi)國爺爺堅持實現夢想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了我,我不僅敬佩他淵博的知識、卓越的創(chuàng)造力,更為他鍥而不舍的努力所感動。我要學習他“扎進去”的精神,為祖國的建設添磚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