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起風帆,繃緊繩子,這艘在世界范圍內(nèi)都少有的長25米、桅桿高27米的雙桅大帆船,神氣的模樣讓人絲毫不懷疑,它可以帶你闖向任何一片藍色的未知。
它叫“全球通”號,帶著船長翟墨及兩名船員,于2021年6月從上海啟航,耗時504天,走過28000多海里回到上海,完成了人類首次不??凯h(huán)航北冰洋的壯舉。
拉緊桅繩,風吹起晨霧的帆,我開航了。沒有目的,在藍天中蕩漾。讓陽光的瀑布,洗黑我的皮膚?!櫝恰渡孟肭?/p>
翟墨留一頭長發(fā),體格強壯,皮膚黝黑,符合人們對于航海家的想象。很少有人知道,環(huán)航北冰洋的這場夢,翟墨做了快20年。那還是2002年,自他擁有屬于自己的帆船,也不過兩年光景。那年,在荷蘭選船時,翟墨邂逅了航海家漢克,對方告訴他,自己在繞地球第6圈的時候,船被凍在了北地群島,直到第二年俄羅斯破冰船的到來才讓他脫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自此,翟墨有了個魂牽夢縈的“詩與遠方”:環(huán)航北冰洋。
這20年來,翟墨的每一次啟航都是在為自己的夢想蓄力。2007年1月至2009年8月,他獨自駕駛帆船環(huán)球航海,成為“中國單人無動力帆船環(huán)球航海第一人”;他又領(lǐng)航“2015重走海上絲綢之路”大型航?;顒?,帶領(lǐng)船隊從福建啟航,途經(jīng)新加坡、土耳其等8個國家,并在2015米蘭世博會中國館歸航……
這次,他幸運地遇上了“全球通”號,這艘“德國制造”與多數(shù)玻璃鋼材質(zhì)的帆船不同,材質(zhì)是鋁合金。環(huán)航北冰洋最危險的是冰山,玻璃鋼和碳纖維雖然強度高,但脆性會讓它一撞就是一個洞;而鋁合金能默默擔下冰山的撞擊,哪怕遍體鱗傷,卻不累及內(nèi)里。
酵素雜糧煎餅、馕和青海牦牛肉干,是“全球通”號上備得最多的干糧。從2019年起,翟墨就開始為環(huán)航北冰洋做具體的準備,他帶足了能夠吃上一年多的食物——這是最壞的打算了,萬一船在冰區(qū)被凍住,那就只能等到來年夏天變暖之后才有脫困的可能。他們準備的睡袋,也是按照能抵御零下四五十攝氏度低溫準備的……
當環(huán)北的進度條慢慢拉滿,也就到了出發(fā)的日子。碼頭上歡送的人們在視線里越變越小,翟墨的腦海里像電影倒帶般“放起”航海夢起錨的畫面——2000年年初,剛過而立之年的翟墨在新西蘭辦畫展,巧遇一位挪威老航海家。
“您去過多少國家?”他問。
“記不清,繞地球一圈半了?!崩先舜?。
“我有中國護照,能去任意國家嗎?”
“你是船長,船上權(quán)力最大的人。船長上岸補給,沒有哪個國家會拒絕……”老人告訴他,不用提前辦簽證,在當?shù)馗劭谵k“落地簽”就行。
毫無航海經(jīng)驗的翟墨,很快做出人生重大決定:揚帆起航,環(huán)游世界。在新西蘭的無名小島上,他傾其所有買下第一艘帆船?!爸灰矣幸粭l船,這個藍色星球就屬于我。這強烈地吸引了我——我要自由地在海上航行,自由地穿梭于大洋之中?!?/p>
我多么熱愛你的回音,熱愛你陰沉的聲調(diào),你的深淵的音響,還有那黃昏時分的寂靜,和那反復(fù)無常的激情!——普希金《致大?!?/p>
環(huán)航北冰洋,翟墨走了一條前無古人的路。需要精準計算可通航的窗口時間,還要預(yù)判氣候洋流可能發(fā)生的意外。
“ 最初夢想環(huán)航北冰洋的時候,如果沒有破冰船開路,帆船根本走不了這條路。20年后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堅冰解凍后夏季時的航道相對暢通,才讓帆船航行有了可能?!钡阅倪h航,不僅僅承載著個人的夢想,也肩負著喚起更多人關(guān)注、保護及合理利用北極的使命。
行駛途中, 他們碰到過不下二三十條大鯨魚,這些龐然大物在帆船不遠處噴起高高的水柱;他們見過比樓房還要高的冰山,這是極地的“ 浪子” , 也不知漂泊了多久、多遠,才能被有緣人看見它的一角; 他們經(jīng)歷過北極的極晝,白天晚上都是亮的,只不過是那種灰蒙蒙的光,讓時間也一起變得模糊;他們還遇上了熱情的當?shù)厝耍更c什么地方有魚,翟墨剛把魚鉤放下去,就有鱈魚、三文魚“愿者上鉤”,冰箱被塞得滿滿當當。
這種生活翟墨小時候從未曾想過。他出生在泰山腳下,是個地道的山民,兄弟6個,他排行老幺。他學過油畫,也練過攝影,曾經(jīng)一直走在“藝術(shù)家”的路上。買下第一艘帆船后,不明真相的母親曾問他:“老六,你買船當漁民了?打漁掙不掙錢?”為了不讓老人家擔心,翟墨也不過多解釋,他明白大海離家鄉(xiāng)太遠、太遠。
無數(shù)次風暴,在堅硬的魚鱗和貝殼上,在水母小小的傘上,留下了靜止的圖案,一個古老的故事,在浪花與浪花之間相傳……——北島《船票》
從白令海峽進入楚科奇海域后,大面積的浮冰和冰山開始出現(xiàn),咄咄逼人?!叭蛲ā碧栐诟”p隙中穿行,兩側(cè)的浮冰“咔咔”擦過船身,翟墨甚至有種錯覺,浮冰是在擠壓自己的身體。他把這段航程比作走鋼絲,“如果再耽誤點時間,只要晚一個禮拜到下一站北地群島,我們就要被無情的北極‘留客’了。這一留,只有等來年破冰船經(jīng)過我們才有機會離開,而我們要面對嚴寒、北極熊,還有孤獨?!比f幸的是,“如果”沒有發(fā)生。
在北極,有很多海域海峽都是以航海先驅(qū)的名字命名的,例如,巴倫支海是北冰洋的陸緣海之一,名字取自在該海域病逝的荷蘭航海家威廉·巴倫支……這也是為什么北極航道亦被稱作“死亡航道”。
翟墨也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他經(jīng)歷了太多次生與死的考驗:10多年前他獨自駕駛帆船在南太平洋航行時,曾被離船尾10米開外的一條鯊魚跟蹤了一天一夜,險些葬身魚腹;環(huán)球航海途中,他駕駛的“日照號”帆船在印度洋遭遇了整整12天的風暴,遇到過超11級的大風,浪高10米;在海上,他還多次被海盜船跟蹤……
可他依舊用“最令人提心吊膽”來總結(jié)這次環(huán)北之旅。翟墨說,在北極,每一次與冰山擦肩而過時,都像是在面對一座座前輩的墓碑。那段航程里,總覺得有人在時時刻刻凝視著他們, 就連呼嘯的風都好像是前人在傳遞信息: 是提醒,這里容不得半點犯錯; 也是警告, 要時刻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
我們與大海的距離,其實是我們的心與大海的距離?!阅?/p>
這些年來, 翟墨學會了分析海洋氣象云圖,掌握了大洋潮流的習性,摸清了帆船容易遇到的毛病,甚至有能力給自己動一些小手術(shù)。2 0 年過去了,海洋深處、地球之端的未知還是讓翟墨像個無畏的少年一般,甘愿賭上一切,去冒險、去探索?!鞍逊孔咏ㄔ诤I?,我只有一生漂泊。”在海洋之上,他永遠能感覺到自由的快樂。
有人將翟墨稱為“中國魯濱遜”,可他自己卻評價說:“魯濱遜的故事是‘求生’,而我的故事是‘追夢’?!边@不僅僅是翟墨一個人的夢。600年前,勇敢的炎黃子孫曾駕駛著浩蕩的船隊駛向一片奇詭絢爛的異國文明;600年后,航海早已不是鄭和下西洋時的茫然,也不再有新大陸等待開拓,而時代繼續(xù)呼喚著我們走向那片蔚藍。
環(huán)北之旅結(jié)束后,翟墨想辦一所海上高級中學,讓有興趣的孩子們上船、出海,學天文地理,會木工鉗工,懂團隊合作,通過這種方式培養(yǎng)更多航海后備人才。
池塘柳//摘自2022年11月21日《新民晚報》,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