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淑穎,趙 超,李 曼,胡雪荻
(山東省土壤污染防治中心,山東濟南 250012)
近年來,抗生素在環(huán)境中被頻繁檢出,隨之產(chǎn)生的抗性基因問題也引發(fā)了公共衛(wèi)生事件,人類和其他生物的耐藥性不斷增強,無藥可醫(yī)的“后抗生素時代”即將來臨。環(huán)境抗生素的來源主要有制藥廢水、生活污水、養(yǎng)殖廢水〔1-2〕,這些廢水經(jīng)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常規(guī)的生物法對抗生素的處理效果不一,而且長期的抗生素暴露容易馴化出抗性微生物,反而會加劇環(huán)境風險〔3〕。同時,我國尚未將抗生素納入水質(zhì)監(jiān)控標準,種種原因都導致了環(huán)境抗生素污染。因此,在缺乏抗生素排放標準的情況下,需要對源頭廢水中的抗生素進行更加安全、高效的深度氧化降解。
在眾多的深度氧化技術(shù)中,光催化氧化技術(shù)一直以來被認為是對污染物氧化降解的理想技術(shù),具有廉價和無二次污染的優(yōu)點〔4〕。自1972 年A.FUJISHIMA 等〔5〕發(fā)現(xiàn)TiO2具有響應紫外光的能力,并以此發(fā)展出光催化分解水技術(shù)以來,光催化氧化技術(shù)一直被環(huán)境領域的學者關注。近年來,可見光催化技術(shù)在抗生素的深度氧化降解方面引起了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合成可見光響應的光催化劑并對其光化學性質(zhì)進行調(diào)控是實現(xiàn)高效降解抗生素類污染物的一條可行途徑。
釩酸鉍(BiVO4)是一種半導體材料,禁帶寬度約2.4 eV,具有良好的可見光響應能力和優(yōu)異的可見光催化活性〔6-7〕。但BiVO4的窄帶隙導致光生載流子容易復合,光量子效率低等缺點,其實際光催化活性遠低于理論水平。因此,需要通過材料結(jié)構(gòu)調(diào)控的手段提高BiVO4的光催化性能。其中,氧空位作為金屬氧化物獨特的固有性質(zhì),能夠影響材料的光學和電學性質(zhì)〔8-10〕,自1960 年M. J. BENNETT 等〔11〕發(fā)現(xiàn)氧空位以來,氧空位調(diào)控成為改善光催化材料界面性質(zhì)的重要手段。常見的氧空位調(diào)控手段包括氣氛還原、化學還原、離子摻雜、界面工程等〔12〕。
利用水熱法一步合成BiVO4催化劑,并進一步通過惰性氣氛還原法制備了含表面氧空位的BiVO4催化劑。通過對比兩種催化劑在可見光條件下對抗生素磺胺甲唑(SMX)的降解性能,并借助多種表征手段,分析氧空位對BiVO4的光電性質(zhì)的調(diào)控機理。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考察了水體背景物質(zhì)對含氧空位BiVO4可見光催化體系降解抗生素性能的影響。
五水硝酸鉍、偏釩酸銨、十二烷基磺酸鈉,均為分析純,購自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氯化鈉、硫酸鈉、硝酸鈉、無水乙醇、磺胺甲唑(SMX),均為分析純,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腐殖酸,購自天津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5,5-二甲基-1-吡咯啉-N-氧化物(DMPO)、2,2,6,6-四甲基哌啶酮(TEMP)、2,2,6,6-四甲基哌啶氧化物(TEMPO),均為分析純,購自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溶液均用去離子水配制。
1.2.1 水熱法制備BiVO4催化劑
利用水熱法一步合成BiVO4催化劑。首先稱取2.5 mmol 五水硝酸鉍和2.5 mmol 偏釩酸銨分別溶于稀硝酸(2 mol/L)和稀氨水(2 mol/L)中,劇烈攪拌30 min。然后將硝酸鉍溶液逐滴加入偏釩酸銨溶液中,而后加入0.5 g 十二烷基磺酸鈉,繼續(xù)攪拌2 h。將所得混合溶液轉(zhuǎn)移至250 mL 水熱釜中,在180 ℃下加熱24 h,冷卻至室溫后,以5 000 r/min 的轉(zhuǎn)速分離上清液和沉淀物,將沉淀物用去離子水和無水乙醇交替清洗3 次,置于真空干燥箱中65 ℃干燥12 h備用,所得BiVO4晶體記為BVO 催化劑。
1.2.2 氬氣氣氛還原法調(diào)控BiVO4表面氧空位
利用氬氣氣氛還原法調(diào)控BiVO4表面氧空位。將所得BVO 催化劑置于石英管式爐中,通入氬氣,以10 ℃/min 的速率升溫至600 ℃,恒溫加熱4 h,自然冷卻降溫后,儲存于氬氣環(huán)境中保存,所得含氧空位的BiVO4晶體記為OV-BVO 催化劑。
1.2.3 表征手段
利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Hitachi S4800)、透射電子顯微鏡(TEM,F(xiàn)EI Tecnai F20)、X 射線衍射(XRD,Bruker D8 Advance)、X 射線光電子能譜(XPS,F(xiàn)EI Escalab 250)和光致發(fā)光光譜(PL,Edinburgh FLS980)分析所合成催化劑的形貌、成分和化學性質(zhì);利用電化學工作站(Chenhua,CHI760e)搭建三電極體系測試所合成催化劑的光電響應性質(zhì);利用電子順磁共振波譜(EPR,Bruker A300)監(jiān)測可見光催化體系的活性物質(zhì)。
1.2.4 抗生素降解實驗
取一定質(zhì)量的催化劑加入盛有100 mL SMX 溶液的密閉光催化反應器中,將反應器置于25 ℃恒溫水浴中,在攪拌下進行暗態(tài)吸附。30 min 后,打開可見光氙燈(中教金源CEL-HXF-T3)進行光催化降解實驗,間隔一定時間取0.5 mL 樣品,利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ThermoFisher U3000)測定SMX 的質(zhì)量濃度。 測定條件為:Agela-C18(4.6 mm×200 mm,5 μm)色譜柱;流動相為體積比35∶65 的甲醇與0.1%甲酸水溶液的混合物;檢測波長240 nm;流速1.0 mL/min。為了探究水體背景物質(zhì)對SMX 降解過程的影響,分別考察Cl-、NO3-、SO42-和腐殖酸對SMX 降解性能的影響。
2.1.1 形貌和成分分析
圖1(a)、圖1(b)和圖1(c)、圖1(d)分別為BVO催化劑和OV-BVO 催化劑的SEM 和TEM,圖1(e)、圖1(f)為BVO 和OV-BVO 催化劑的HRTEM,圖1(g)為BVO 和OV-BVO 催化劑的XRD。
圖1 BVO 和OV-BVO 晶體的掃描電鏡(a)~(b)、透射電鏡(c)~(d)、高分辨透射電鏡(e)~(f)和XRD(g)Fig.1 SEM (a)~(b),TEM (c)~(d),HRTEM (e)~(f) and XRD (g)of BVO and OV-BVO crystals
由圖1(a)~圖1(f)可以看出,所合成的BVO 和OV-BVO 催化劑為粒徑約為500 nm 的均勻顆粒,形態(tài)為簇狀晶體,且晶型良好,晶格間距均勻。圖1(g)XRD 表明,位于15.1°、18.9°、28.8°、30.5°、35.2°、39.8°、42.4°、47.3°、50.2°和53.2°處的衍射峰分別歸屬于單斜狀BVO 晶體的(110)、(011)、(-121)、(121)、(-112)、(051)、(240)、(042)、(-161)和(161)晶面〔13〕,證明所合成的BVO 和OV-BVO 催化劑為單斜狀。以上結(jié)果表明,氬氣氣氛還原法不改變催化劑本身的晶型和形貌。
2.1.2 X 射線光電子能譜(XPS)分析
圖2(a)~圖2(c)為BVO 和OV-BVO 催化劑的XPS 譜圖,圖2(d)為BVO 和OV-BVO 催化劑的價帶譜。
由圖2(a)可知,BVO 和OV-BVO 催化劑的氧元素均存在晶格氧的形式,相較于BVO(529.2 eV),OV-BVO 的晶格氧移至529.7 eV,而OV-BVO 催化劑中的氧元素還在531.7 eV 處出現(xiàn)吸附氧,這表明催化劑氧空位的出現(xiàn)〔9,14-15〕,并影響了周圍氧原子的化學態(tài)。由圖2(b)可知,位于159.1 eV 和164.4 eV處的2 個峰分別對應著Bi 4f5/2和Bi 4f7/2軌道〔13〕。由圖2(c)可知,位于524.3 eV 和516.5 eV 的2 個峰分別對應著V 2p3/2和V 2p1/2軌道〔16〕,而氧空位的出現(xiàn)不會影響B(tài)i 和V 元素的價態(tài)。從圖2(d)可以看出,氧空位使OV-BVO 催化劑的價帶由1.97 eV 增加至2.13 eV,說明氧空位改善了催化劑的能帶結(jié)構(gòu),擴大了帶隙,這有利于降低電子和空穴的復合率。
2.1.3 光電性質(zhì)分析
圖3(a)和圖3(b)分別為BVO 和OV-BVO 催化劑的光電流密度響應和PL 光譜。
圖3 BVO 和OV-BVO 的光電流密度響應(a)和PL 光譜(b)Fig.3 Photocurrent response (a) and PL spectra (b)of BVO and OV-BVO
由圖3(a)可以看出,OV-BVO 催化劑的光電流密度響應峰值(0.003 9 mA/cm2)高于BVO 的光電流密度響應峰值(0.002 4 mA/cm2),說明氧空位使電子-空穴的分離效率增加,這與OV-BVO 催化劑的價帶正移有關。此外,電子-空穴分離后容易發(fā)生復合,導致這部分能量轉(zhuǎn)化為熒光。因此,熒光強度的高低代表著電子-空穴復合率的高低。由圖3(b)可以看出,OV-BVO的PL 光譜強度遠低于BVO,進一步證實了氧空位的存在降低了電子-空穴的復合率。
2.2.1 不同光催化劑的降解性能
圖4 為BVO 和OV-BVO 催化劑分別降解SMX的降解曲線。
圖4 可見光條件下BVO 和OV-BVO 降解磺胺甲唑的去除率(a)和降解速率(b)Fig.4 Removal rate( a) and degradation rate( b) of SMX degradation by BVO and OV-BVO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由圖4 可知,兩類光催化劑降解SMX 體系的降解動力學均符合偽一級動力學模型,動力學擬合方程如下:
式中:Ct、C0——分別表示SMX 在任一時刻的質(zhì)量濃度和初始質(zhì)量濃度,mg/L;
k——偽一級動力學速率常數(shù),min-1;
t——時間,min。
由圖4 可知,OV-BVO 的催化活性高于BVO,降解速率常數(shù)由0.056 5 min-1提升至0.120 8 min-1,這是由于氧空位的存在提高了電子和空穴的分離效率,使得可見光催化體系中的活性物質(zhì)增加,進一步加速了對SMX 的氧化降解。
2.2.2 催化劑投加量對OV-BVO 活性的影響
在SMX 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10 mg/L,溫度為35 ℃,光照度為150 mW/cm2,pH=7.0 條件下,考察不同OV-BVO 投加量對可見光催化降解SMX 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5。
圖5 不同OV-BVO 投加量對可見光催化降解SMX 的去除率(a)和降解速率(b)的影響Fig.5 Effect of mass concentration of OV-BVO on the removal ratio (a)and degradation rate (b) by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MX
由圖5 可知,當OV-BVO 投加量由10 mg/L 升高至50 mg/L,反應60 min 時SMX 去除率由82.34%逐漸提升至100%,降解速率常數(shù)由0.039 4 min-1提升至0.120 8 min-1。這是由于催化劑投加量的增加提供了更多的吸附位點和活性位點,增加了可見光催化體系中的活性物質(zhì)濃度,提高了污染物和活性物質(zhì)間的反應速率。然而,當OV-BVO 投加量繼續(xù)升高至70 mg/L,SMX 的降解速率常數(shù)緩慢地提高至0.128 0 min-1,這可能是由于催化劑的團聚使暴露的活性位點減少。表面的活性位點是有限的,當催化劑表面的吸附位點飽和后,污染物無法與活性物質(zhì)有效接觸,此時污染物的吸附固定成為整個光催化降解過程的控制步驟。在實驗給定條件下,OV-BVO催化劑的最佳投加量為50 mg/L。
2.2.3 溫度對OV-BVO 活性的影響
在OV-BVO 初始質(zhì)量濃度50 mg/L,初始SMX質(zhì)量濃度為10 mg/L,光照度為150 mW/cm2,pH=7.0條件下,考察了不同溫度對可見光催化降解SMX 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6。
圖6 溫度對可見光催化降解SMX 的去除率(a)和降解速率(b)的影響Fig.6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 removal ratio (a) and degradation rate (b) by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MX
由圖6 可知,當溫度由25 ℃提升至35 ℃時,光催化降解SMX 的速率常數(shù)由0.120 8 min-1明顯提升至0.224 1 min-1。溫度的提高加快了體系中活性物質(zhì)和污染物的布朗運動,增加了兩者的碰撞幾率。因此,升溫使得污染物的降解速率加快。當溫度由35 ℃提升至55 ℃時,SMX 降解速率緩慢地由0.224 1 min-1提升至0.250 0 min-1。因此,溫度的繼續(xù)升高不再是影響光催化降解效率的主要因素,在環(huán)境溫度較低時,適當?shù)奶岣叻磻w系的溫度是提高降解效率的有效策略。為了維持OV-BVO 光催化體系的最大效率,應將反應溫度維持在35 ℃以上。
2.2.4 光照度對OV-BVO 活性的影響
光照度作為可見光催化體系的能量來源,對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起到明顯的調(diào)控作用。在OV-BVO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SMX 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10 mg/L,溫度為35 ℃,pH=7.0 條件下,考察了光照度對OV-BVO 反應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7。
圖7 光照度對可見光催化降解SMX 的去除率(a)和降解速率(b)的影響Fig.7 Effect of light intensity on the removal ratio (a) and degradation rate (b) by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MX
如圖7 所示,當光照度由50 mW/cm2提高至200 mW/cm2時,SMX 的降解速率常數(shù)由0.025 5 min-1提升至0.120 8 min-1。在光催化體系中,可見光光照度提高了電子和空穴的分離效率,有效地抑制了光生電子-空穴的復合,進而提高了光化學反應速率。因此,得益于光照度的提升,OV-BVO 可見光催化體系中的活性物質(zhì)濃度增加,促進了對SMX 的可見光催化降解??紤]到增加光照度帶來的能耗損失和成本增加,OV-BVO 光催化反應的最佳光照度為150 mW/cm2。
2.2.5 pH 對OV-BVO 活性的影響
對于可見光催化氧化體系,水體pH 顯著影響著自由基生成及氧化過程。在OV-BVO 初始質(zhì)量濃度為50 mg/L,SMX 初始質(zhì)量濃度10 mg/L,溫度為35 ℃,光照度為150 mW/cm2條件下,考察了pH 對OV-BVO 活性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8。
圖8 pH 對可見光催化降解SMX 的去除率(a)和降解速率(b)的影響Fig.8 Effect of pH on the removal ratio(a) and degradation rate (b) by visible light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MX
如圖8 所示,在pH 為7.0~9.0 時,SMX 的降解速率較為穩(wěn)定。然而,當pH 由7.0 降低至3.0 時,SMX降解速率常數(shù)由0.120 8 min-1降低至0.019 7 min-1,這可能是由于·OH 在酸性環(huán)境下很難長時間穩(wěn)定存在。另外,pH 的降低使催化劑表面容易帶正電荷,不利于對污染物的吸附固定。當pH 升高至11.0 時,堿性環(huán)境會猝滅部分·OH,從而降低了體系中活性物質(zhì)的有效濃度。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該OV-BVO 體系適宜在偏酸性至偏堿性環(huán)境(5.0<pH<9.0)中運行。
2.2.6 水體背景物質(zhì)對降解性能的影響
在OV-BVO 初始質(zhì)量濃度50 mg/L,SMX 初始質(zhì)量濃度10 mg/L,溫度為35 ℃,光照度150 mW/cm2,pH=7.0 條件下,考察了Cl-、NO3-、SO42-和腐殖酸對OV-BVO 催化體系降解SMX 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9。
圖9 不同水體背景物質(zhì)對OV-BVO 在可見光條件下降解SMX 的影響Fig.9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water matrix substances on the degradation of SMX by OV-BVO under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由圖9(a)~圖9(c)可以看出,Cl-對SMX 降解幾乎沒有影響;隨著NO3-濃度的提高,SMX 降解速率常數(shù)由0.120 8 min-1緩慢降低至0.109 9 min-1,說明NO3-消耗了部分活性物質(zhì);然而,隨著SO42-濃度的提高,SMX 的降解速率常數(shù)由0.120 8 min-1升高至0.130 1 min-1,這可能是由于·OH 與SO42-反應產(chǎn)生了氧化性更強的SO4·-,二階反應速率常數(shù)為3.5×105L/(mol·s)〔4,17〕,加速了對SMX 的降解。由圖9(d)可知,腐殖酸對SMX 降解的抑制作用最為明顯,SMX 降解速率常數(shù)由0.120 8 min-1降低至0.074 3 min-1,可能是因為腐殖酸會附著在光催化劑表面,影響其吸光性能,從而使催化劑的活性下降。整體來說,OV-BVO 催化體系能夠抵抗常見無機陰離子的干擾,但對于腐殖酸含量較高的水體,無法發(fā)揮其最大的催化活性。在可見光OV-BVO 催化體系的實際應用中,應進行適當?shù)念A處理以去除水體中腐殖酸類物質(zhì)。
為了驗證BVO 和OV-BVO 光催化體系中的活性物質(zhì)種類,分別利用DMPO 作為O2·-和·OH 的捕獲劑、TEMPO 作為光生h+的捕獲劑、TEMP 作為1O2的捕獲劑,進行了EPR 檢測,結(jié)果見圖10。
圖10 O2·-(a)、·OH(b)、h+(c)和1O(2d)的EPRFig.10 EPR of O2·-(a),·OH(b),h+(c),and 1O(2d)
由圖10(a)和圖10(b)可知,可見光催化體系中出現(xiàn)了明顯的DMPO-OOH 產(chǎn)物(1∶1∶1∶1)和DMPO-OH 產(chǎn)物(1∶2∶2∶1)的信號,說明體系中產(chǎn)生了O2·-和·OH〔18-19〕。由圖10(c)可知,捕獲劑TEMPO被所產(chǎn)生的光生h+消耗,其信號出現(xiàn)了輕微的下降,說明體系中產(chǎn)生了光生h+。但是圖10(d)中沒有檢測到1O2與捕獲劑TEMP 的產(chǎn)物TEMPO 的信號,說明該可見光催化體系中沒有1O2的產(chǎn)生。相較于BVO 催化體系,OV-BVO 催化體系中產(chǎn)生了更加明顯的DMPO-OOH 產(chǎn)物和DMPO-OH 產(chǎn)物的信號,但是二者產(chǎn)生的光生h+造成的TEMPO 的下降程度相當,說明氧空位的存在使可見光催化體系中產(chǎn)生了更多的O2·-和·OH,但沒有增加光生h+的產(chǎn)量。結(jié)合圖4 所示的降解速率提高現(xiàn)象,可以得出結(jié)論,氧空位導致帶隙擴大,使體系中的活性物質(zhì)增多。
為進一步確證可見光催化降解SMX 的機理,對BVO 和OV-BVO 的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Tauc 圖和價帶電勢、導帶電勢進行測定,結(jié)果見圖11。
圖11 BVO 和OV-BVO 的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a)、Tauc(b)和光催化降解SMX 的機理(c)Fig.11 UV-vis diffuse reflectance(a),Tauc plot(b) of BVO and OV-BVO and mechanism of photocatalytic degradation of SMX(c)
由圖11(a)和圖11(b)可以看出,氧空位的存在使OV-BVO 催化劑的光吸收波長由534.5 nm 遷移至512.0 nm,禁帶寬度(Eg)由2.32 eV 增大至2.47 eV。由圖11(c)可知,BVO 和OV-BVO 的價帶電勢(EVB)分別為1.97 eV 和2.13 eV。根據(jù)Eg=EVB-ECB,可以得出BVO 和OV-BVO 的導帶電勢(ECB)分別為-0.35 eV 和-0.34 eV。根據(jù)能帶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氧空位的存在使價帶值更正,但未達到水的氧化電勢(EH2O/·OH=2.4 V),價帶空穴直接作為活性物質(zhì)氧化污染物。相較而言,氧空位對導帶位置的影響較小。所以,氧空位通過調(diào)控價帶位置擴大了禁帶寬度,進一步促進了電子-空穴分離,從而提高了OV-BVO催化劑的活性和污染物降解速率。
根據(jù)以上實驗結(jié)果,OV-BVO 可見光催化體系降解SMX 的機理如圖11(c)所示,首先,當能量大于或等于能隙的可見光照射到OV-BVO 上時,價帶中電子將被激發(fā)躍遷到導帶,在價帶上留下氧化性的空穴(式2)。隨后,導帶電子與溶解氧反應,生成O2·-(式3),O2·-與水分子反應生成·OH(式4)。最后,SMX 在h+、O2·-和·OH 的共同作用下被氧化降解為CO2和H2O。
通過氬氣氣氛還原法使BiVO4催化劑表面的氧原子逸出,成功制備出富含氧空位的BiVO4催化劑,并全面地表征了氧空位的存在,系統(tǒng)地探究了氧空位對催化劑活性的增強機制,提供了一種簡便可行的半導體光催化劑調(diào)控策略,并可用于污染水體中抗生素類污染物的高效降解。
1)實驗結(jié)果表明,氧空位的存在使BiVO4催化劑的價帶位置正移,擴大了帶隙,降低了電子-空穴的復合率,明顯改善了催化劑的光電性質(zhì),這是含氧空位BiVO4體系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
2)溫度和光照度能夠顯著影響光催化過程的氧化效率,隨著溫度升高和光照度增強,體系內(nèi)的活性物質(zhì)濃度升高,進而提高了光催化氧化污染物的效率。此外,過酸環(huán)境會導致催化劑表面形成正電而抑制吸附,過堿環(huán)境會猝滅·OH,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該體系適宜在偏酸性至偏堿性環(huán)境(5.0<pH<9.0)中運行。
3)可見光催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活性物質(zhì)為O2·-、·OH 和光生h+,而氧空位的存在使O2·-和·OH 的含量增加,對于光生h+的含量沒有明顯影響,活性物質(zhì)的增多顯著提高了對SMX 降解速率。
4)含氧空位BiVO4催化體系能夠抵御水體中常見陰離子的干擾,但受到腐殖酸的抑制較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