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單元第三課時的教學往往脫離主題意義,本課從解讀文本,找準主題意義;巧妙導入,感知主題意義;復習新授,提煉主題意義;讀后活動,深化主題意義四個方面來進行基于主題意義的第三課時教學。
關鍵詞:主題意義;譯林版小學英語;第三課時
作者簡介:朱亞虹,張家港市大新中心小學。
主題意義是指文本主題呈現(xiàn)的核心思想或深層含義,往往與文化內涵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相關?!镀胀ǜ咧杏⒄Z課程標準(2017年版)》提出,主題語境不僅制約著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的學習范圍,還為語言學習提供意義語境,并有機滲透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每冊有八個單元,每個單元分若干板塊,如story time、fun time、grammar time、sound time、song time, culture time、cartoon time、checkout time、ticking time等。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通常把一個單元分為四個課時,第一課時教story time,第二課時教fun time和grammar time,第三課時教cartoon time和sound time等,第四課時教checkout time和ticking time。在實際教學中,story time本身就包含單元主題的意義,所以能夠保證教學圍繞主題展開。但是第三課時的教學內容cartoon time是圍繞Bobby和Sam展開的有趣故事,sound time和song time等的內容相對獨立,且不一定與主題有十分密切的聯(lián)系,這使得教師在第三課時的設計上常常不能立足于主題,而且板塊之間沒有連貫性,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利于學生思維品質、學習能力、文化品質等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本文將結合筆者執(zhí)教的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4“Then and now”第三課時和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5“Our new home”的教學實例,具體闡述如何在譯林版小學第三課時落實主題意義探究的理念。
一、解讀文本,找準主題意義
譯林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4這個單元的story time 講述了Mike一家四口人的變化。主題是過去與現(xiàn)在的一種對比。這個單元的第三課時筆者選取了sound time和 cartoon time兩個板塊的結合教學。sound time教授er的發(fā)音,其中的小詩是關于職業(yè)類單詞。cartoon time講的是Bobby和Sam上課時不專心、看窗外和講話惹Miss Fox生氣,Sam答不出Miss Fox的問題,Bobby幫忙回答引得全班大笑的故事。第三課時的主題應該與本課then and now契合。cartoon time這個故事看似與主題意義不符。教師可以加以調整,設定這個故事發(fā)生在Bobby和Sam一年級的時候,他們年齡還小所以不能遵守上課的規(guī)矩,那么如今Bobby和Sam六年級了,會如何上課?在此,教師并沒有改變故事的內容,只是給故事增加了一個背景,就與主題意義相關了。這節(jié)課的主題意義可以定為改變。從復習Mike一家的改變,到Bobby的改變,到“我”的改變。這樣課程主題確定,所有的教學活動圍繞主題意義設計,能夠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而其中sound time和cartoon time的銜接用cartoon time 中的Miss Fox是個teacher來過渡就顯得自然。
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Unit5“Our new home”的story time講述了蘇海一家人搬了新家,雙胞胎姐妹找不到自己的物品而去詢問媽媽。其單元主題是“我愛我家”。這個單元的第三課時筆者選取了song time和 cartoon time兩個板塊的結合教學。song time教授“I love me bedroom”。cartoon time講述的是Bobby和Sam幫助一只饑餓的小鳥的故事。本課主題設置為“我們愛我們的家”,從家出發(fā),到歌曲“學習蘇海愛自己的臥室”,再讓學生改編歌曲“媽媽愛廚房,爸爸愛客廳”,到“小鳥愛自己的家——樹”,進入cartoon time的學習。最后總結“每個人,每個動物都愛自己的家”。
二、巧妙導入,感知主題意義
【教學片段1】
T: Hello, boys and girls. In this lesson, please listen carefully. Be a good listener. Read beautifully. Be a good reader. Speak loudly. Be a good speaker.
T: Boys and girls, 35 years ago,I was born in Wuxi.7 years ago, I was a mother. 5 years ago, I couldn't dance. 2 years ago, I liked drawing.
Can you talk about yourself like this?
12 years ago,I was born in____.7 years ago, I was a little boy/girl. 5 years ago, I could/couldn't _____. 2 years ago, I liked/didn't like ____.
【分析與思考】
課堂的每一步都是為達成教學目標而服務。課堂規(guī)則中的listener、reader、speaker是為了后面教授sound time里的職業(yè)作鋪墊。提前滲透動詞加er可以成為名詞。
Free Talk里教師和學生談論自己的過去,是為了讓學生更清晰地感知本節(jié)課的主題,同時也是激活學生的舊知,談論自己的過去能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為學生搭建表達的框架,能降低學生表達的難度。
【教學片段2】
T: Hello, boys and girl. Today we will go on learning Unit5 “Our new home”. First, let's have brain-storming. What's in your home?
S1: I have a sofa.
S2: I have a toy.
T: Great.We have a lot of things in our home.Now let's quick response. When you see the words or pictures, please read it.When you see a bird, please say “tweet-tweet”.
【分析與思考】
教師提出課題“Our new home”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家里會有什么東西,讓學生發(fā)散思維,學生可以說出很多,如rooms、people、clothes、food等,激活了學生的舊知,并讓學生明白本單元學習的詞匯是以家為主題,可以串聯(lián),幫助學生形成知識框架。
隨后進行快速反應,說出看到的圖片復習本單元的重點詞匯,如房間、家具、衣服類單詞,并用小鳥這個元素為后面cartoon time的學習做準備。
三、復習新授,提煉主題意義
【教學片段3】
四人小組合作,復述story time里四個人物的過去與現(xiàn)在,并提出這是Mike's changes。
隨后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我們生活中還有哪些改變?從而提出職業(yè)的改變。從職業(yè)到teacher,從而進入cartoon time的學習。
【分析與思考】
復習內化story time是必要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本單元核心內容。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和填表格的方式幫助學生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概括歸納出本課主題changes, 讓學生頭腦風暴可以鍛煉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并自然過渡到job changes。
【教學片段4】
T: Su Hai and Su Yang have a new home.They like their home.
They can sing about their home. Please listen to the song and find out what room it is?
S1: It's the bedroom.
T: How is the room?
S1: It's nice and clean.
T: What's in the bedroom? Please complete the song.
Su Hai and Su Yang like the bedroom? What about their father and mother? Please make a new song for mother and father in groups. I love my ____. It's nice and clean. I love my little______.
T: Su Hai's family can sing the song. We love our home. It's nice and clean. We love our new home.
【分析與思考】
教師讓學生聽歌曲并抓取關鍵詞,利用歌詞讓學生進行歌曲的改編,“母親愛廚房,父親愛客廳,孩子們愛臥室”來提煉主題“我們愛我們的家”,這符合生活實際,有趣有效,讓學生能帶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在主題意義的引領下進行的情境創(chuàng)設更富有真實性。
四、讀后活動,深化主題意義
英語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語言知識,更要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引發(fā)學生深度思考。
【教學片段5】
在學習完cartoon time后,教師告訴學生這個故事發(fā)生在Bobby一年級的時候,并讓學生猜測現(xiàn)在六年級的Bobby在課堂里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并提出“Changes make Bobby better and better!”。
隨后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情況,說一說、寫一寫自己過去與現(xiàn)在的變化,并進行對比,提出“Changes make me better and better! We love changes!”。
【分析與思考】
給故事設置背景,讓整個cartoon time融入主題背景里。討論一年級和六年級Bobby上課的改變是對cartoon time主要詞組的復習,也是為了突出Bobby在變得越來越好的主題意義。整節(jié)課通過一開始講述自己的過去,到Mike一家的改變,到Bobby的改變,再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提出My changes,鼓勵學生表達個人觀點,實現(xiàn)基于主題意義探究的課堂教學育人價值。
【教學片段6】
小鳥在得到Bobby和Sam的幫助后,邀請Bobby和Sam來自己的家里參觀。隨后請學生猜猜小鳥的家,聽小鳥介紹自己的家,學生再根據所給框架自己來介紹自己的家?!癐'm a little____(boy/girl). This is my home. I have ____rooms in my home. I have ___in the bedroom. I have ____in the living room. I have a____ in the ____. I love my _____. It's ____and ____.”。
【分析與思考】
在學完cartoon time 之后,設計一個后置情境,讓故事更有延續(xù)感,并且將整節(jié)課的內容進行整合,給學生機會表達自己對家的熱愛,從而升華主題意義。
總之,對于主題意義的探究應該是學生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學習、實踐和反思,在備課時基于主題,整合調整教材資源,采用多種方式,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促進學生的語言表達,提升學生思維品質,實現(xiàn)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新忠.高中英語教學中語篇的主題與意義[J].英語學習(教師版),2018(11):8-10.
[2]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