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振華
在格律詩詞千百年的發(fā)展歷程中,除了無數(shù)常規(guī)體裁的燦爛篇章外,還涌現(xiàn)出了許多特殊體裁的詩詞,比如回文詩、隱語詩、嵌字詩、藏頭詩、疊字詩、寶塔詩、字謎詩等不下數(shù)十種。這些特殊體裁的詩詞,雖多為文人們爭奇斗勝、別出心裁之作,帶有文字游戲色彩,但它們通過在文字、聲韻和謀篇布局等諸多方面的變化,或張揚文筆技巧,或凸顯奇思異構,成為詩歌百花園中一道奇異的風景線,在豐富詩歌種類和內容上有著獨特的價值。而在這些特殊體裁詩詞中,最為人們熟知且仍為當代人所喜愛的當屬藏頭詩。而我,就是藏頭詩的創(chuàng)作者之一。
我寫藏頭詩,首先是喜歡其生動有趣。那些號稱藏頭詩的詩,其格式是將作者想表達的內容(名字、想法、情感)放在詩句之首,每句的第一個字連起來讀,就體現(xiàn)了所要表達的內容,既寫成了詩,又將想說的話隱藏其中。而作者想說的話,又以非常規(guī)的方式表達,猶如掀開面紗才能看清一件事物的真面目一樣,何其有趣。如我寫的一首藏頭詩——《贊老同志》:“堅貞忠節(jié)凜然風,決策民生意未窮。制錦無須夸晚歲,止心何必問天公。餐隨腸胃不過量,飲憑情懷三兩盅。浪起卷沙真性在,費思再續(xù)昔時功?!边@八句的第一字連起來讀就是“堅決制止餐飲浪費”。
寫藏頭詩,要通過每句“藏頭”的方式,表達特定的意思,因此每句詩句首的字是作者事先設定好的,然后依照這些字再組成詩。如果全詩所表達的內容與各句句首之字連起來讀的意思相關或一致,自然意境就高了一層,但同時對寫作者的要求也高了。所以,努力使藏頭的文字內容與詩本身融為一體,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標,借此也可更好地鍛煉自己文章構思與文字駕馭的能力,這是我喜歡藏頭詩的又一個原因。在這方面,我也做了不少努力,比如這首《詠嘉興月河老街豆腐小籠》:“豆磨成漿慢步煎,腐凝為餡溢香鮮。小皮輕揉如蟬翼,籠屜掀開不慕仙?!?/p>
我常創(chuàng)作富有個性的生日祝福類藏頭詩,當作獻給親朋好友的生日賀禮。每當親朋好友生日來臨,僅僅發(fā)些祝福的話,顯得太尋常、太平淡,我便想到:能不能創(chuàng)作一首嵌入其本人姓名與慶生祝福語的藏頭詩作為生日賀禮送上呢?當我把這個想法付諸實踐后,得到這一獨具匠心的生日賀禮的親朋們,無不欣喜異常,紛紛收藏并轉發(fā)分享。受此鼓舞,近年來,我堅持為親朋好友們創(chuàng)作生日祝福類藏頭詩。每當看到“壽星老”欣賞生日祝福藏頭詩的高興樣子,我的心里也喜滋滋的。這是我喜歡藏頭詩的第三個原因。
藏頭詩有不少變體,除了“藏頭”,也可以“藏中”或者“藏尾”,甚至“藏頭”“藏尾”雙藏;等等。此外,還有半字聯(lián)珠體,又名“頂真體”,也是藏頭詩的一種變體,今天已經很罕見。我不久前寫過一首這一體裁的七絕《觀秋》:“風高氣爽萬山秋,火樣紅楓斂艷稠。禾稻已黃金浪動,云天深處聞蕭颼?!贝蠹乙獑柫?,這首詩藏頭在哪里?半字聯(lián)珠體與一般藏頭詩不同,不是藏一句話,而是將詩的下句頭一字暗藏于上句末一字中。如本詩第二句的開頭一字,就藏于第一句最后一字中,即“火”是“秋”的一個偏旁,也即所謂半字;第三和第四句以此規(guī)律類推,而第一句第一字則藏在第四句的最后一字“颼”中。至此,半字聯(lián)珠體也就容易理解了,即從每句末字中拆出半字作為首字,就像珠子串起來一樣。
相較于常規(guī)詩而言,以近體詩形式寫作的藏頭詩,除了要遵循通常的格律規(guī)范外,因為還要符合藏頭的要求,因此寫作上的約束更多,難度更大,但也給藏頭詩愛好者平添了很多樂趣與噱頭,多了與文友交流聊天的談資。寫藏頭詩,不僅樂趣無窮,也讓我更加深入地感悟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將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