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嚴倩
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對于學生的成長和今后的學習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要加強自身對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仔細研讀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同時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興趣愛好等內容為其設計全新的寫作教學體系,以此激發(fā)他們對于寫作學習的積極性,讓其帶著飽滿的情緒學習寫作、展開寫作,切實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為其之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語文傳統(tǒng)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 學生自身缺乏寫作素材
2. 忽略培養(yǎng)學生寫作興趣
3. 習作教學形式過于單一
二、開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意義
1. 促進學生理解課本內容
開展寫作教學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活躍其語文思維,讓其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快速理解課本中的內容。開展寫作教學還能讓學生對課本的內容進行整體的總結和反思,這就為他們的課堂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提升了他們在平時各科學習中的效率。
2. 促進學生觀察現(xiàn)實生活
寫作教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使其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間接地欣賞不同的風景、感受四季的不同景色和特征,了解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充分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學生還可以通過寫作從不同的角度來認識這個世界,增長自身的見識,在閱讀和寫作相結合的學習中不斷探究課堂學習之外的事物,感受生活,積累不同的學習體驗。
三、新時期小學語文習作教學的具體策略
1.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提升學生情感體驗
教師在教學時要充分結合現(xiàn)實生活,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中感悟寫作,將寫作與生活相結合,進而促使他們在生活實踐中對寫作有更好的認知與理解、體驗與感悟、總結與反思。這樣,學生在寫作時可以讓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使文章的情感更加真實,提升寫作質量。
例如,在教學《慈母情深》一課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先自主閱讀文章,從文中找出作者對母親的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等段落。接下來,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這些段落,如教師可以提問:“這些段落表達出了作者母親的哪些品質?體現(xiàn)出了作者對母親的什么感情呢?這些描寫方式有什么好處?”這些問題可以引起學生之間的討論和交流,幫助其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另外,教師可以詢問學生:“你平時是否仔細觀察過自己的母親?你和你的父母發(fā)生過哪些令你難忘的事情?”這些問題能夠促使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回憶自己和父母之間的點點滴滴,有效地提供情感體驗。此時教師再讓學生以“我的父親或者母親”這一話題展開寫作,促使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投入真情實感,并將課堂中所學的寫作手法充分運用到寫作中,以此快速提升其寫作質量。
2. 注重讀寫結合,豐富學生寫作素材
掌握寫作素材是學生學習寫作的根本,而閱讀不僅能夠幫助他們學習更多的知識,還能拓寬他們的學習視野,幫助其實現(xiàn)“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注重運用讀寫結合的方式展開教學。平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為他們推薦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書籍,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興趣愛好在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中搜索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科普文、新聞、文化知識等資料,從而促使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積累寫作素材,擴展自身的學習視野,真正做到閱讀、寫作一體化,讓其在寫作時大膽地表達自己內心的想法,豐富自己的寫作內容。
例如,在教學《草船借箭》這一節(jié)選文章時,教師可以首先利用多媒體搜集一些有關《三國演義》的資料并在課上展示,引導學生從更多角度了解這部名著以及這篇課文的故事背景,為他們接下來的閱讀學習奠定基礎。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地閱讀文章,學習文中作者對不同的人物角色的描寫手法,感受其中鮮明的人物形象,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另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其他的名著,如《紅樓夢》《西游記》《水滸傳》《世說新語》等,學生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可以一邊閱讀,一邊將書籍中精彩的句子、段落以及其中的成語、典故等內容摘抄到本子上,長此以往便可以積累寫作的素材,從而在寫作時有話可說、有事可寫,真正地豐富他們的寫作內容。
3. 組織評價交流,強化學生寫作素養(yǎng)
在寫作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不是持久的,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注意觀察他們的寫作狀況,并結合其寫作內容進行評價總結,使其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但是教師對學生寫作評價的方式要更多元化,可以是他們的學習能力方面,也可以是上課狀態(tài)方面等,從而保證教師對學生寫作評價的準確性。這樣,教師可以進行更有針對性的寫作指導,讓學生快速知道自身的問題所在,并及時地改正這些問題。這既能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也能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達到教學的真正目的。
例如,當學生每次完成寫作之后,教師就可以針對實際寫作情況對其進行多元化的、合理的、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評或者學生之間互評,促使他們及時地反思自己在寫作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并且學生之間還可以針對寫作的技巧進行交流,以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然后,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寫作情況對其做出評價。如針對寫作情況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對其提出表揚,并讓其說一說自己在寫作過程中的心得,為其他學生做一個良好的榜樣。教師還可以將優(yōu)秀的作文張貼在教室欄中,方便其他學生閱讀和學習。而對于寫作情況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直接指出其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同時引導其鞏固寫作的基礎知識,并監(jiān)督他們及時改正這些問題,幫助他們查漏補缺,進而全面地強化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
總而言之,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之一,教師需要結合課程要求以及本班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為其不斷地優(yōu)化當前的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模式,為其帶來一種全新的學習體驗,讓其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教學中,真正學會寫作,感受到寫作的樂趣,以此提升他們的寫作能力,促進其綜合素質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