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冉
2023年10月3日,江蘇省沛縣中學舉行100周年校慶,神舟十六號飛船航天員朱楊柱從太空給母校發(fā)來祝福視頻,激勵眾多學弟學妹。在此之前,朱楊柱還因為“在太空為學生批改論文”“成為中國首個出艙活動的航天飛行工程師”而頻上熱搜。但你知道嗎?他為了實現(xiàn)“飛天”夢經(jīng)歷了一波三折
農(nóng)民爸爸言傳身教:“如果吃不了學習的苦,將來你們就要吃生活的苦?!?/p>
1986年,朱楊柱出生于江蘇省沛縣一個貧寒農(nóng)家。父親朱耿德雖然沒啥文化,但很重視教育,總是告誡三個兒子:“如果吃不了學習的苦,將來你們就要吃生活的苦?!?/p>
朱楊柱是家中長子,從7歲開始,每天放學后就幫家里放羊,邊放羊邊看書。農(nóng)忙季節(jié),他還下地幫父母干農(nóng)活。第一次下到水稻田里時,因為田里有厚厚的淤泥,他連續(xù)滑倒幾次,弄得渾身是泥。但一向疼愛他的父親卻說:“身為農(nóng)民的孩子,連在稻田里走路都不會怎么行?自己起來?!敝鞐钪缓米约号榔饋恚⌒牡卦谒咎锢镒吡艘欢温?。經(jīng)過練習,他不再摔跤了。于是,他讓父親給他一把鐮刀,也要割稻谷。父親怕他年紀小有危險,對他說:“你就負責把我和媽媽割倒的稻子往路邊抱吧!”“好!”朱楊柱抱起一捆捆稻谷,興沖沖地往路邊送,手臂和腿上被鋒利的稻葉劃出了一道道傷口。中午氣溫升高,田間悶熱,朱楊柱熱得小臉通紅。父親見了,讓他到不遠處的一棵樹下乘涼、休息,自己則跑到村頭小賣部買了冰棍和面包,一家人就著從家里帶的雞蛋一起吃了午飯。這讓朱楊柱體會到了什么是先苦后甜。
在父親的教育和影響下,朱楊柱自幼便懂事上進,熱愛學習。
2002年考入沛縣中學后,朱楊柱學習更拼了,晚上12點之前從未睡過覺,次日6點準時起床。因為他知道,農(nóng)村孩子只有努力讀書才能實現(xiàn)夢想。
在學校,朱楊柱品學兼優(yōu),是典型的學霸?;氐郊遥滋鞄е鴥蓚€弟弟下地勞動,晚上輔導他們功課。三兄弟比學趕幫,都想取得好成績。
沛縣中學是江蘇省飛行員選拔基地之一,朱楊柱多次聽說有的學長當上了飛行員,因此“飛天”的種子也漸漸在他的心里生根發(fā)芽。
知識改變命運,攜手弟弟們跳出寒門
學校離家12公里,起初朱楊柱住校。一個周末回到家,他隨口對父母說:“寢室里太吵了,別說自習,有時連覺都睡不好?!闭f者無心,聽者有意。朱耿德和妻子一商量,決定在學校附近租間房,讓同樣在縣城求學的二兒子和朱楊柱一起住。雖然家里又多了一項開銷,但這對農(nóng)民夫妻堅持“再窮不能窮教育”,為了孩子的學業(yè),他們認為再辛苦都值得。
朱楊柱學習更加刻苦,幾乎每天都是第一個到教室,最后一個離開。他對物理動力學很感興趣,多次代表學校參加物理競賽并取得好名次。
學校在體育場配置了一些飛行訓練器材,朱楊柱學習之余經(jīng)常練習,其中被稱為飛行員體能訓練三大神器之一的固定滾輪被他玩得得心應手。
高三開學時,空軍招飛的消息傳來,朱楊柱第一時間報了名。但因種種原因,他最終遺憾落選。
周末回到家,父母見朱楊柱垂頭喪氣,一問才知道他落選的事。父母對他的心情感同身受,默默做了他最愛吃的酸辣土豆粉。吃飯的時候,父親輕聲安慰他:“一次考砸不要緊,繼續(xù)努力。”這樣的安慰顯然無法平復朱楊柱失落的心情,他埋頭吃著飯,心里五味雜陳。
飯后,母親去雞圈喂雞。望著母親的背影,朱楊柱忽然想起了這些年父母的不易:父親為了多掙點兒錢供他們讀書,前年曾買進數(shù)百只雞苗搞養(yǎng)殖,卻不幸遭遇雞瘟,白搭了不少錢和糧食進去,雞苗也“全軍覆沒”。
父親和母親都很難過,但很快就振作起來,又購買了一批雞苗精心飼養(yǎng),終于大獲成功。再后來,父親不斷總結(jié)經(jīng)驗,吸取教訓,重視防疫,自學獸醫(yī)知識給小雞打針、喂藥。漸漸地,父親成了村里有名的養(yǎng)雞戶,原本貧困的家境大大改善。
“爸,放心吧,我會向您學習,重整旗鼓!”朱楊柱握了握拳頭說。“?。俊敝旃⒌掠行┮苫?,“爸就是個泥腿子,你向我學啥?”朱楊柱搖搖頭,眼圈紅了:“不,您是最偉大的父親,教會了我們自尊自強,百折不撓。”
朱楊柱很快轉(zhuǎn)變思路:當不成飛行員,還可以報考名校的航天專業(yè),研究與“飛天”相關的東西?。∮辛诵履繕撕?,他豁然開朗。
填報高考志愿時,他只填了國防科技大學的飛行器系統(tǒng)與工程專業(yè),而且不接受調(diào)劑。他的內(nèi)心很堅定:破釜沉舟,背水一戰(zhàn)!
兩個月后,正在田里干農(nóng)活的朱楊柱突然接到班主任的電話:“小子,你考上了!”朱楊柱立即騎上自行車飛馳到學校,拿到了錄取通知書。
父母都激動得眼含淚花,一個說:“好樣的,柱子,你是咱村第一個考上名牌大學的??!”一個說:“這是你努力得來的結(jié)果,苦盡甘來??!”
2005年9月,朱楊柱進入國防科技大學,成為航天學院的一名學員。大學期間,他潛心學習專業(yè)知識,但還是對當飛行員心懷向往,因為他姓朱,又三句話不離飛天,同學們因此給他起了個外號“飛天豬”,他索性把微信名改成了“飛天豬”,提醒自己不忘初心。
學習之余,朱楊柱從未停止各項體能訓練,有時還約同學去騎行,最遠的一次從長沙騎到婁底,130多公里騎了14小時。他說:“因為心里有夢,我會按照飛行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嘗試挑戰(zhàn)極限。當機會來臨時,我要保證自己的槍里有子彈!”
在國防科大,朱楊柱每月都有國家補貼,因生活簡樸,錢花不完,就寄回家供弟弟交學費。在他的影響和激勵下,兩個弟弟也先后考上重點大學,二弟就讀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三弟被蘇州大學錄取,后來兩人又都成了材料領域的碩士研究生。
“飛天豬”叩問蒼穹,成為我國首個太空出艙工程師
讀大四那年,得知空軍面向大學生“招飛”,朱楊柱再次燃起飛行員夢。這一次,他雖然進了復選環(huán)節(jié),很多項目也過關了,但最終還是未能入選。
2009年取得本科學歷后,朱楊柱選擇繼續(xù)深造,成為一名流體力學碩士。碩士畢業(yè)后,他被分配到某工程大隊,給腳手架刷過漆、搭建過工棚、裝過暖氣、支過混凝土模板……這位曾一直泡在實驗室里研究高科技的學霸,當上了實習排長,天天帶一幫戰(zhàn)士在深山峽谷中摸爬滾打,踏踏實實在工地上干了一整年。但堅硬的混凝土并未磨滅朱楊柱的初心。
一年后,朱楊柱申請讀博士后,這在單位是沒有先例的。但鑒于他的優(yōu)秀表現(xiàn),愛才的工程大隊長同意了,還提醒他:“碩士雖然可以申請讀博士后,但據(jù)我所知,通過率很低??!”朱楊柱沒有退縮,最終憑借出眾的綜合素質(zhì)申請成功。
2017年3月,朱楊柱進入陸軍工程大學國防工程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師從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和“八一勛章”獲得者錢七虎院士。
之后3年間,朱楊柱參與的科研項目獲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技術發(fā)明二等獎。他還在《物理學報》等重要期刊上發(fā)表學術論文10余篇,獲得了中國博士后一等科學基金資助。
就在朱楊柱在科研道路上走得順風順水,并成為航天工程大學副教授時,一個讓他振奮的消息傳來:第三批航天員,會從相關領域招收飛行工程師!他的飛天夢再次被點燃:“雖然不能駕駛戰(zhàn)機翱翔藍天,但如果能飛向更高遠的太空,豈不更令人向往?”
這次,他終于從層層選拔中脫穎而出,成為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但“飛天”之路從來沒有捷徑,航天員必須接受一系列“魔鬼式”訓練:離心機訓練能把人練到吐;模擬失重環(huán)境的水下訓練,一般人承受不??;手控交會對接,更被稱為“太空穿針”……
朱楊柱沒有空中飛行經(jīng)驗,剛開始操控“手控交會對接”時非常吃力。航天員公寓里放置了一臺桌面式訓練器,課后他便在這里加練手控交會,經(jīng)過上千小時苦練,形成了肌肉記憶后,他終于實現(xiàn)了精準操作。
雖然辛苦,但朱楊柱也在訓練中找到了樂趣:“我比較喜歡水下訓練,像飛起來的感覺,訓練完很疲憊,但晚上會睡得很香?!?/p>
2022年6月,朱楊柱入選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乘組,即將飛入中國“天宮”空間站。入選當天他表態(tài)說:“我不是最優(yōu)秀的,但一定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p>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號飛船發(fā)射成功,浩瀚太空見證了朱楊柱的初心和夢想——這個不舍追求藍天夢的“放羊娃”,終于飛向了更高遠的太空!
5月30日下午,神舟十六號飛船與中國空間站組合體成功實現(xiàn)交會對接,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三名航天員從飛船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正式入駐“天宮”。這一幕直播畫面,把朱楊柱的父母及鄉(xiāng)鄰們都看哭了,有人說:“沒想到咱國家的科技發(fā)展這么快,都能在太空建‘天宮了,我們的柱子還住了進去……”
7月20日晚,經(jīng)過8小時的工作,朱楊柱與兩名“飛天”同事密切合作,在空間站機械臂支持下圓滿完成了出艙活動的全部既定任務。他也因此成為中國首個太空出艙活動的航天飛行工程師。
有趣的是,已是航天工程大學教授的朱楊柱,即便在離地球400公里的“天宮”,也沒有忘記自己的導師職責,每天抽空修改學生的論文。
10月3日,沛縣中學舉辦100周年校慶,朱楊柱從太空給母校發(fā)了祝福視頻:祝愿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祝愿學弟學妹們學有所獲,不負韶華!祝愿美麗的家鄉(xiāng)經(jīng)濟繁榮,人民幸福!
10月31日,神舟十六號乘組返回地球。朱耿德知道朱楊柱肯定會帶著妻子兒子回來看望他們,便跟妻子商量:“他娘,等孩子回來了,咱給他們一家弄點兒啥好吃的?沛縣燒雞、燒餅?”朱媽媽說:“還有我做的酸辣土豆粉,柱子說能吃出家的味道!”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