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 冉
新課標提出的學習任務群的教學理念,有助于改進傳統(tǒng)教學中的弊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新的教學理念要求教師心中要有大格局,群任務設置更體現(xiàn)大智慧,這對教師而言是個大挑戰(zhàn)。筆者在教學中對怎樣實施學習任務群作了一些探究,這里談幾點自己的教學認識。
余映潮曾說:“人文性素養(yǎng)和工具性素養(yǎng)的提高是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重視學生素養(yǎng)的提升是高效落實學習任務群的本質(zhì)要求?!?/p>
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體現(xiàn)了人文性素養(yǎng)的水平,新課標強調(diào)“語文是中華兒女的精神家園”,教師要重視學生的精神成長,在教學中要充分挖掘教育因素,確定好教學目標,并把德育滲透到語文教學過程中。語文課程教育資源是十分豐富的,落實“文學閱讀與寫作”任務群,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沁園春·長沙》中的偉人青年時代的宏大抱負,學習《百合花》中革命戰(zhàn)士舍己救人的品質(zhì),學習《荷塘月色》中作家熱愛祖國美景的情感,學習《蘇武傳》中蘇武心系祖國的情懷,學習《“探界者”鐘揚》中鐘揚的科學探究精神,學習古詩詞中詩人報效祖國的雄心壯志,等等,潛移默化地將崇高的精神根植于學生心田。
工具性素養(yǎng)就是運用語文這一工具獲取知識的能力。教師要安排好“學習任務群”下的小專題,每個小專題既能使學生習得新知,又能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讓學生真正掌握舉一反三的本領。在教學之前,教師要深鉆教材,明確大綱要求,充分了解學生的認知和需求,在此基礎上確定好教學目標,并有效地開展閱讀教學。如果無視學生實際,就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教學效果就要大打折扣。教師明確教學目標,這也為整合教學資源、設置學習群任務打下基礎。
在明確教學目標后,下一步就要根據(jù)單元教材特點確定中心主題,然后根據(jù)主題來整合課程資源。整合的宗旨是以提高學生各種素養(yǎng)為核心,以學生學習實際為基礎。整合內(nèi)容富有彈性,基于單元教材而又不受其限制,可以進行跨單元、跨學段、跨學科、跨文體整合,還可將課堂教材與課外優(yōu)秀讀物整合。整合的目的在于通過系列文本知識的彼此關聯(lián),重點探究某類知識的規(guī)律,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建構完整的知識體系。整合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重要,肖培東老師說:“整合的科學性將決定學習任務群的實施效率?!币虼?,教師要基于探究主題在整合上下功夫。這里以“實用性閱讀與交流”任務群為例進行說明。
比如,學習高一必修上冊第二單元,筆者選擇人物通訊作為課程資源,將《喜看稻菽千重浪——記國家首屆最高科技獎獲得者袁隆平》《心有一團火,溫暖眾人心》《探界者“鐘揚”》幾篇文章組元,將單元主題確定為“勞動最光榮”。通過不同角度探究文本的思想內(nèi)涵,讓學生明確勞動的偉大意義,學習要素主題為“掌握寫作通訊的特點”,從課文的學習中總結通訊的共性特點。
再如,學習必修下冊第五單元,所選文章大多為演講詞和書信。《在〈人民報〉創(chuàng)刊紀念會上的演說》主要剖析了社會的種種矛盾,宣示了歷史使命;《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講述了偉人對社會的卓越貢獻,傳達出無比崇敬之情;《諫逐客書》主要是上書言事,勸諫不要隨便驅(qū)逐客卿;《與妻書》是烈士寫給妻子的臨終絕筆,情真意切地抒發(fā)了自己的心志。這些文章表現(xiàn)出革命導師和仁人志士敢于擔當時代偉大使命的崇高精神,筆者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特點把單元主題確定為“抱負與使命”。學習這幾篇文章重點采用了“專題談論”的方式,讓學生了解這兩類體裁長于實用、關注特定對象、富于針對性的特點,把握書信交流、抒寫自由的文體特質(zhì),領悟作者的深摯情感。
學習任務群重在設置科學的學習“任務”,任務是學習的導向,落實任務是教學的重頭戲,任務設計科學能優(yōu)化課堂教學實施??茖W的任務不外乎以下幾點:任務能緊扣探究主題,能涵蓋組元文本的重要知識,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驅(qū)動學生閱讀探究的動力。任務能兼顧各方面能力的訓練,促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任務符合學生的認知和能力特點。因而設計任務群,教師不能隨心所欲,要創(chuàng)設符合任務的真實情境,科學地開展學習活動。這里以高一必修下冊戲劇單元為例進行說明。
該單元由《竇娥冤》《雷雨》《哈姆萊特》三篇文章的節(jié)選組成。筆者根據(jù)戲劇的文體特點設計學習任務群,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完成學習任務。
任務一:請認真閱讀這三篇劇本的節(jié)選,分析每篇劇本中矛盾沖突的具體表現(xiàn)。此項任務旨在讓學生明白矛盾沖突是戲劇的重點,沒有矛盾沖突就沒有故事,情節(jié)也難以曲折地展開,同時要明白設置矛盾沖突的合理性。
任務二:自讀劇本并揣摩臺詞,然后找合作伙伴分角色朗讀某個精彩片段。此項任務旨在讓學生學習朗讀人物對話的技巧,如語氣、語調(diào)、停連、語速等,進而從人物角色的語言中體會其思想情感。
任務三:請細致品味劇本臺詞和“舞臺說明”,分析人物形象的特點,并在文旁作批注。此項任務旨在讓學生領會劇本語言的深意和表達功能,讓學生明白:不同的語言形式能表達人物不同心緒和情感;要關注人物語言的潛臺詞,揣摩話里之因、話外之意和未盡之意;不可忽視“舞臺說明”的交代功能。
任務四:請從單元戲劇中挑選自己喜歡的劇本中的某一情節(jié),組織劇組,安排導演、演員、劇務,分工準備,合作排練,開展表演活動,評選優(yōu)秀演員。此項任務旨在讓學生深入研究劇本中人物動作、語言等,以更透徹地理解戲劇內(nèi)容,鍛煉學生分工合作與表演能力。
任務五:請自選教材中某篇小說某一情節(jié)片段,然后改編成一幕課本劇。此項任務旨在將讀寫結合,學以致用,鍛煉學生試寫課本劇的能力。
實施任何一個學習任務群,都要注重品味語言、訓練語感,這是由語文學科的性質(zhì)決定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需要學生在語言實踐中不斷積累和建構,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品質(zhì)要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真實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xiàn)出來。
品味語言不僅僅是理解語言、提取語言信息,還要結合語境品味語言情味感、隱含義和深層表現(xiàn)力。筆者常采取多種方法,如將提取信息轉化為思維訓練,將理解內(nèi)容轉化為評價內(nèi)容,將一般問題轉化為挑戰(zhàn)性問題。如學習《林教頭風雪山神廟》,設計學習任務為:請畫出寫“雪”的語句,想想“雪”對情節(jié)發(fā)展起到哪些作用?問題任務指向性明確,還深入到對“雪”的情節(jié)價值的探究。再如,學習《蘭亭集序》,若讓學生找出表達作者情感變化的詞語,不如讓學生結合這些詞語有理有據(jù)地評價作者的生死觀。設計群任務要高度重視語言訓練,挖掘語言蘊含的深度,不斷提高學生各種思維能力。
優(yōu)化實施學習任務群,還需要進一步鉆研教材,這需要全體語文老師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