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芝文
【介詞分類】
介詞通常用在名詞、代詞或者名詞性短語的前面,表示處所、時間、方向、對象等。
1.表示時間、處所、方向。如從、自、于、在、當、朝等。
2.表示方式、方法、依據(jù)。如按照、通過、根據(jù)等。
3.表示目的、原因。如為、 為了、由于、因為等。
4.表示對象、范圍。如對、對于、把、向、跟、關于等。
5.表示排除。如除了、除去、 除非等。
6.表示被動。如被、讓、給等。
7.表示比較。如比、和、同等。
【介詞用法】
介詞通常與名詞連用,構成介詞結(jié)構,主要充當狀語,修飾動詞或形容詞,如“從教室出來”“比小樹還高”。有的介詞結(jié)構可以作定語,但需要在介詞結(jié)構之后加上助詞“的”,如“對學生的評價”“在倉庫的糧食”。一部分介詞結(jié)構可以充當補語,如“爸爸一直工作到深夜”“葫蘆懸掛在棚架間”。在句子中,介詞結(jié)構不能作謂語。
現(xiàn)代漢語的介詞大多數(shù)是從動詞演變而來的,有些詞兼有介詞和動詞兩種功能,如在、比、給、朝、通過等。例如,“我們改造學校操場的計劃通過了”“通過學習,我們都提高了認識”,前句中的“通過”是動詞,后句中的則是介詞。
提示:動詞能用“× + 不 + ×”形式表達疑問,介詞卻不能這樣用。例如,“他在不在教室?”和“他在地面上寫了幾行字”,這兩句中的“在”,前者是動詞,后者是介詞。
【實踐演練】
請選出下列加點詞語都是介詞的一項()
2023自然指數(shù)年度榜單顯示: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超越美國,位居榜首。在以貢獻份額衡量的榜單上,中國對自然指數(shù)覆蓋的四大自然科學類別的總體研究貢獻首次由第二位躍升至第一位。與2021年相比,中國的調(diào)整后份額增長21.4%。
中國在自然科學領域的主導地位于機構榜單中顯而易見。自從自然指數(shù)建立以來,中國科學院已連續(xù)11年居于首位。
A.? 在 居 以 B. 對 由 與 C. 上 后 于
參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