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孫婉婉,高福寅
巨野縣人民醫(yī)院麻醉科,山東菏澤 274700
手術是臨床治療疾病比較常用的方式,可以實現(xiàn)組織縫合與切除,具有恢復創(chuàng)傷、處理壞死及病變組織的作用[1]。作為一種創(chuàng)傷性治療方式,在手術治療過程中,為了不讓患者因疼痛而感到痛苦,并順利完成手術,必須要使用到麻醉方案[2-3]。臨床手術中,對麻醉方案的選擇十分謹慎,除了要達到麻醉效果之外,還必須確?;颊叩陌踩瑴p少術后瞻望、頭暈頭痛等不良反應,盡可能地避免對呼吸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循環(huán)系統(tǒng)等造成嚴重的負擔[4]。臨床中的麻醉用藥比較多樣化,不同的麻醉方式效果和作用途徑不同。本研究主要比較了七氟醚吸入麻醉和艾司氯胺酮靜脈麻醉在手術中的應用效果,選取2021 年1 月—2023 年1 月期間巨野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72 例患者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本院收治的72 例患者作者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6 例。觀察組:男20 例,女16 例;年齡23~73 歲,平均(48.12±1.52)歲;含骨折手術14例,結石手術13例,顱腦手術6 例,其他手術3 例。對照組:男19 例,女17 例;年齡24~71 歲,平均(48.09±1.38)歲;含骨折手術12 例,結石手術13 例,顱腦手術6 例,其他手術5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
納入標準:①經(jīng)臨床檢查,符合藥物適應證患者;②患者本人同意研究;③為確保研究指標的統(tǒng)一性,入組患者均需插管;④半年內(nèi)無手術治療史患者。
排除標準:①精神障礙患者;②溝通障礙患者;③藥物過敏患者;④中途退出患者。
手術治療前,常規(guī)禁食禁水,實施術前檢查,建立靜脈通道,進入手術室后,連接各類監(jiān)護儀器,如無創(chuàng)血壓檢測、心電圖檢測、呼吸檢測、腦電雙頻指數(shù)(bispectral index, BIS)等,并詳細記錄檢測結果。
觀察組使用七氟醚(國藥準字H20080681;規(guī)格:100 mL)吸入麻醉,麻醉誘導前,吸入純氧,確保血氧飽和度為100%,使用七氟醚吸入進行麻醉誘導,濃度為1%~2%,時間3~5 min,排出呼吸囊中的空氣,并讓麻醉氣體充滿呼吸回路通道。取0.3 μg/kg 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150126;規(guī)格:1 mL∶75 μg(相當于舒芬太尼50 μg)]+3 mg/kg 丙泊酚(國藥準字H20030114;規(guī)格:50 mL∶0.5 g)+0.1 mg/kg 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20067040;規(guī)格:2 mL∶2 mg)+0.3 mg/kg 順式阿曲庫銨(國藥準字H20060926)靜脈注射,2~3 min 后罩上面罩,實施麻醉誘導。吸氧流量設置為8 L/min。麻醉維持選擇以4 mg/(kg·h)丙泊酚靜脈泵注。
對照組則以艾司氯胺酮(國藥準字H20023609;規(guī)格:10 mL∶0.1 g)靜脈麻醉,醉誘導前,吸入純氧麻,確保血氧飽和度為100%,打開靜脈通道,輸注平衡鹽溶液,速度4 mL/(kg·h),鼻導管吸氧,速度為4 L/min。靜脈注射鹽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用量1~2 mg/kg。15 min 完成推注,兒科臨床鎮(zhèn)靜評分系統(tǒng)(Ramsay Sedation Scores, Ramsay)評分至5 分后,進行操作,吸入純氧,速度2~4 L/min。麻醉維持選擇靜脈泵注艾司氯胺酮,用量0.5 mg/(kg·h)。在手術過程中,嚴密檢測BIS 值,對麻醉用藥合理調(diào)整,若麻醉過深,需減少用量,麻醉過淺,則追加用量。
統(tǒng)計兩組患者心率,并進行比較,檢測時間點包括術前、術中、術后。
統(tǒng)計兩組患者拔管時間及睜眼時間,并進行比較。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采用簡易智力狀況檢查量表進行評定,分值0~30 分,分數(shù)和結果正相關。檢測時間點包括術前、術后即刻、術后24 h、術后72 h、術后1 周。
統(tǒng)計兩組患者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痛等。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和率(%)表示,進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術前兩組患者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術后,觀察組心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心率比較[(),次/min]
表1 兩組患者心率比較[(),次/min]
?
觀察組拔管時間、睜眼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恢復時間對比[(),min]
表2 兩組患者恢復時間對比[(),min]
?
術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各時間點觀察組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分]
表3 兩組患者認知功能評分比較[(),分]
?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手術治療屬于有創(chuàng)治療,在治療的過程中,將會引起疼痛,對此臨床研發(fā)了麻醉方式來應對這種情況,阻斷患者痛覺,避免引起應激反應[5-6]。但在手術中,對麻醉方式的選擇十分謹慎,既要避免麻醉過深,又要避免麻醉過淺,同時還需確保麻醉的安全性[7-10]。
為尋求一種有效的麻醉方式,文章對七氟醚和艾司氯胺酮進行了對比。其中艾司氯胺酮屬于右旋氯胺酮,其對N-甲基-D-天門冬氨酸受體、阿片μ 受體具有較高的親和力,藥物代謝動力學、安全性能等和氯胺酮相當,靜脈注射用藥安全耐受。七氟醚是一種吸入型麻醉劑,本藥的血氣分配系數(shù)低,對氣道的刺激作用小,而且味道芳香,易于不同年齡患者接受[11-12]。通過對以上兩種藥物對比發(fā)現(xiàn):術前兩組患者心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中、術后,觀察組心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七氟醚吸入麻醉下,患者體征較為穩(wěn)定,其引起的心臟負擔較小。另外觀察組拔管時間(10.45±1.74)min、睜眼時間(16.43±3.11)min 均短于對照組(P<0.05),方銳倫等[13]也進行了同類研究,其結果指出:B 組睜眼時間(16.34±3.15)min、拔管時間(10.58±1.87)min,均優(yōu)于A 組(P<0.001)。其研究與本研究均認為與七氟醚相比,艾司氯胺酮靜脈麻醉下,患者術后恢復更快。與吸入麻醉藥物相比,靜脈麻醉下,對藥物用量的控制更為精準,可控性較好,有利于患者術后恢復。
本研究術前,兩組患者認知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術后兩組患者各時間點觀察組認知功能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該結果進一步證實了艾司氯胺酮靜脈麻醉有利于術后恢復,患者術后早期認知功能恢復度較高。
而在不良反應結果中,兩組患者均未見過多的不良反應,說明兩種藥物和麻醉方式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
綜上所述,在手術的麻醉選擇上,就七氟醚吸入麻醉和艾司氯胺酮靜脈麻醉比較,兩者安全性相當,其中前者對患者體征影響較小,后者術后恢復快,恢復效果好,建議臨床中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妥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