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霞
我喜歡聽棒槌鳥那喋喋不休的叫聲。那時門開著,窗敞著,山間小鳥的歡叫空靈無阻擋,好像綠樹間飄出的天籟之音。母親說:“這是棒槌籽要熟了,小鳥就要吃到紅嘟嘟的籽粒了?!?/p>
我們這些山里娃都知道,棒槌就是人參草,它長在原始深山老林里。
“七兩為參,八兩為寶,人參大了會變娃娃,它會哭會笑,會戴著紅肚兜滿山跑?!蹦赣H說得跟真的似的。我不知道能變娃娃的八兩參有多大,但知道它的確少之又少,有人在山里生活了一輩子也沒見過,得到者唏噓不已,珍稀得讓趕山人迷茫。
據(jù)說,生長多年的參草旁常有鼴鼠、毒蛇出沒,為了參草的繁衍生息,大山有參脈的代代延續(xù),棒槌鳥殫精竭慮,孤獨地守在幽寂的莽林間,守在鮮為人見的參草旁,像遠離塵世喧囂的隱士,又如盡職盡責的看參衛(wèi)士。它從春到秋朝夕啼鳴,聲音回旋,讓人辨不清究竟身藏何方,在哪個山坡,哪棵樹上,在東在西,或左或右,無論怎樣猜都是對的,怎么猜又都是錯的,那聲音隱匿而又通透,神秘而又放達,它陰雨天在叫,深夜在叫,直叫到了我的夢里……母親說,這棒槌籽是讓小鳥硬生生叫熟的。
六月的小鳥叫得最歡,也許棒槌的靈性給了它好聽的聲音。母親最能解讀它的叫聲,她拿捏著細長鳥音、節(jié)奏模仿:“陰天打酒喝,陰天打酒喝……”像,像極了,她竟在飛鳥的曲調(diào)上恰當填詞,竟然還這么逗樂有趣,這么富有生活情調(diào),俗詞俗曲,逼真形象,惟妙惟肖的模仿,讓孩子們一陣歡呼。一位母親,一群孩子,一群笑聲,她確實是快樂的化身,她把我們哄作世界上最快樂的孩子。于是,我們也跟著“陰天打酒喝,陰天打酒喝……”那時,鳥語聲聲,童謠裊裊,幼小的我們歡快而又熱烈,灶膛里噼噼啪啪明亮地響著,躥高的火苗煮著一鍋黏糊糊的粥,滿屋子都是鮮玉米的香氣。
鳥聲、童謠,灶臺、母親,是我童年時的簡筆勾勒,深入且又不可拒絕。
半夏時節(jié),鄰院的仲大爺最有閑,他家孩子少,活也少,他樂顛樂顛地循著鳥叫去找參。每次上山大娘都給他帶著像樣的干糧水,他也是胸有成竹,信誓旦旦,念叨著“后山準有棵八匹葉的大棒槌,小鳥在那邊不住嘴地叫呢”,我們都瞪大眼睛細聽,果真小鳥在山頭那邊叫。他麻利地把褲腿裝進襪筒里,又一圈一圈裹上長綁帶,說是山里面的低矮刺木雜草很多,怕蟲蛇咬人之物鉆到褲腿里,這樣就保險多了。他拿著大半截水曲柳棍子,這棍子是鮮的,從樹枝上新砍下來的,他說用這長棍子扒拉草開道得勁,比拿鐮刀要好,趕山人尋參時,都不帶鐮刀之類的利器,這似乎成了尋參人的戒律。看來,美好的事得以一顆柔心相待。
因為走得遠,大娘總不放心:“多帶點干糧吧,別不到時候就餓了。”每次我們還沒吃早飯,在院里就能看見大娘往大爺?shù)牟即镅b東西,母親跟我們說:“你大爺又要去山頭轉(zhuǎn)一圈了,心兒是這個心兒,可寶貝哪里就容易找到啊!”母親說這話時,我們都沒有笑,因為大爺天天都會背著長帶兜圍著山頭轉(zhuǎn)一圈,一轉(zhuǎn)就是一大天,究竟看到棒槌影子了沒有,我們也不關(guān)心。有次母親齊刷刷地割著壟臺上的鮮嫩韭菜,和大娘嘮閑話:“她大爺采到參沒有?”坐在板凳子上消汗的大娘笑著搭腔:“回來一大會子了。”說話時她的臉上是平靜的,母親猜準是沒有采到參,采到參誰還會那么平靜,大爺吃光干糧空手回來,大娘也沒覺得失望。她倆你一言我一語,余下的閑嗑并不關(guān)乎參棒,母親意識到手里的那把韭菜焐熱了,才想起晚飯孩子們在等著吃韭菜餡煎餅盒子呢。
飯桌上,大爺瞇縫著眼咂著二鍋頭,臉色有些微紅,邊嚼著小盤里的花生豆,邊點打著手里的筷子:“我這酒瓶里可真的就缺棵正經(jīng)八百的參,有參更助酒味。”說完抿了一小口,小孩子一旁看得偷咽口水,屋里已是酒香撲鼻了,可大爺一點都沒察覺到,依然自顧自地呷著酒大侃自己的戀參情懷,講著山上采參的故事:“今天讓沙半雞嚇一跳,這貨從半腰高的草窠兒里躥出來,呵,撲棱棱的,當時我還以為是野豬咧,那咱們就會有香豬肉吃嘍!”說這話誰會信呢?母親說:“別聽你大爺?shù)模瑖樍艘惶投紩艿袅?,哪還能吃到野豬肉呢?你大爺真會編派!”這話也少不了編派,這的確是在糊弄小孩笑笑罷了。他繼續(xù)講道:“那天,小傻狍子蹦蹦跶跶地往我跟前湊合,長得跟個鹿兒似的,我都想把它抱回來了。”這下,我們聽得又是直眉瞪眼,他沒完沒了,直噴唾沫星子,不知道他下次趕山還會遇到什么。
大爺說找參時非得跟住棒槌鳥才行,要不這么多山頭,上哪摸棒槌的影子呀。林子里飛著各種小鳥,這個落下,那個飛起,唧唧啾啾爭相鳴叫,八成大爺都找不準哪個是棒槌鳥。即使他找著牽線的棒槌鳥,可那腳步能跟得上嗎,跟個精靈似的,小鳥比誰都更愛參寶,它看見人來就會閉嘴,機靈得不會讓大爺輕易找到,否則棒槌就不會是人參,人參也不會是棒槌了,這一點,也許大爺忽視了。母親說:“你大爺找參是認真的,可他從來沒怪過小鳥?!蹦赣H說這話時也是認真的??蓱z的大爺,小鳥這么捉弄他,恐怕他的酒瓶子永遠缺棵像樣的參了。
大爺是左鄰右舍眼中的活寶,活寶就該遇到棒槌鳥、小狍子。他滿山滿谷地編故事,新鮮得如鮮枝嫩葉,讓鄰里平常的日子變得生動有趣,活潑有笑聲。母親說:“你大娘也是個知足的女人,知足的女人都是有福的?!?/p>
母親說的我們不懂,大娘的日子就是周圍嬸子大娘們的日子啊,哪有什么兩樣?只不過是找參的大爺讓一個個山里故事回味悠長。
責任編輯:黃艷秋
美術(shù)插圖: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