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 苗(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第一中學,都勻 885000)
小云(化名),女,18 歲,高三年級學生。父母從小對小云要求比較嚴格,小云與母親感情好。進入高中以后,小云就讀寄宿制高中,與家人見面時間少。在父母眼中,小云一直比較乖巧、懂事、上進;在班主任眼中,小云與同學相處融洽,在學習上認真刻苦,對自己要求較高;在朋友眼中,小云性格溫柔、陽光。
臨近高考,面對繁重的復習壓力,小云產(chǎn)生了煩躁、焦慮、無助等負面情緒,上課時有時無法全情投入,復習效果下降,學習效率降低,希望能夠調(diào)整好自身情緒狀態(tài),積極備戰(zhàn)高考。
“雨中人”繪畫(Drawing-a-Person-in-the-Rain,簡稱DAPR),是由Arnold Abrams 及Abraham Amchin 設(shè)計的程序,要求個體畫一個在雨中的人,以探索個體在外界壓力情境下的情緒狀況及應對方式。雨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個體主觀感受到的困難或壓力,而個體對壓力的應對則可以通過他在繪畫中對雨的防御(如雨傘、雨衣、大樹等)來象征性地表達。
“雨中人”繪畫為教育者了解學生,以及為學生認識自己提供了很好的途徑。它以直觀安全的形式表達個體的內(nèi)心世界和真實情緒,降低學生的心理防御,讓學生達到更好地認識自己的目的。
第一步,傾聽來訪學生的故事。
第一次來到學校心理輔導室,小云表現(xiàn)得很苦惱,她略有些小心翼翼地說:“老師,你下班了嗎?可不可以跟我聊聊?”她低著頭,默默地擦著眼淚。我請她坐在休息椅上,在旁邊默默地陪伴她。過了好一會,她平復情緒后抬頭看我一眼,又低下頭 輕輕說道:“老師,我不知道自己怎么了,最近總是這樣,一點小事就情緒波動很大?!?/p>
我向她傳達鼓勵的眼神,并邀請她說說自己的故事。
小云:昨天剛考完月考,但是我發(fā)揮得不好,怎么做題也靜不下心來,看著旁邊的同學都學習得很投入很認真,我真的好心慌,還跟同桌因為一些小事發(fā)生了爭吵。于是下課以后我就打電話給媽媽,希望能得到一些安慰,但是我告訴媽媽以后,媽媽只是一個勁地說“沒關(guān)系,沒關(guān)系”。光說“沒關(guān)系”有什么用,根本不知道我需要什么!
師:聽上去你似乎有些無助,對媽媽的反應不太滿意,你希望媽媽說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嗎?
小云:我也不知道我想要她做什么,就是聽到她總說“沒關(guān)系”很煩。打電話是希望她能多安慰我,讓我好過一點,誰知道反而讓我的心情更糟糕了。我們都已經(jīng)賭氣三天沒聯(lián)系了。老師,你說我這是怎么了?
師:你在遇到困擾時能夠主動向老師尋求幫助,我覺得你真的很勇敢。你剛剛說最近的情緒經(jīng)常受周圍事和人的影響,你希望通過與媽媽的溝通來調(diào)節(jié)心情,但是因為溝通效果不理想,反而讓自己的情緒更糟糕了,是這樣嗎?
小云:嗯,是的。
師:你目前的情況我大概知道了,關(guān)于你目前這個問題,我們用繪畫的形式來幫助你解決問題,你看可以嗎?
小云:可是我不會畫畫。
師:我們并不是要畫一幅完美的作品,是想通過繪畫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線索,為我們解決問題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小云:好的,我試著畫一幅。
隨后,心理教師向小云說明了作畫規(guī)則,小云作了一幅“雨中人”繪畫。(見圖1)
圖1 來訪學生的“雨中人”繪畫
第二步,針對畫作展開交流。
師:剛剛邀請你畫了一幅雨中人,我看你畫得很認真很投入,現(xiàn)在能跟我介紹一下你畫的畫嗎?
小云:剛剛畫畫的時候,我感覺自己慢慢平靜下來了。我畫的是一幅雨中的情形,有一個人在屋檐下躲雨,有一個媽媽帶著小孩在雨中行走。還有一個人在雨中奔跑,他沒有帶傘,只能用手遮住自己。
師:是怎樣大小的雨呢?
小云:這個雨下得不是很大,也不是那種毛毛雨,就是中雨吧。但是下了挺久的,你看地面都出現(xiàn)一些低洼了。
師:我看到你畫中畫了三個人,能向我說說畫中的三個人分別是怎樣的心情嗎?
小云:在雨中奔跑的人是比較著急的,他想早點回到家。媽媽和小孩是比較平靜的,他們剛買完菜回家,小孩子在雨中蹦蹦跳跳著,心情比較好。至于這個人,她沒什么表情,看著遠方。其實我挺不喜歡下雨的。
師:我剛剛注意到你在描述屋檐下這個人的時候停頓了挺久,是因為想到了什么嗎?
小云:我覺得這個人表面上很平靜,其實她的內(nèi)心在思考些什么,讓她感覺腦子亂糟糟的,心情比較煩躁,還有一些憂傷。
師:你剛才說,她邊看著外面下著雨,邊思考著自己的心事,還說這是一場下了挺久的雨。那我有點好奇,雨下了挺久的,房屋里面的人一直在里面躲雨呢,還是會什么時候走出來?
小云:(思考)這個問題我沒有想過,就是覺得下雨了,不喜歡濕漉漉的感覺,所以可能等雨停了就會走出來吧。
第三步,探討“畫”與“現(xiàn)實”。
師:如果畫面中有你的話,你會是哪一個呢?
小云:我會是屋檐下這個人吧,因為我第一個畫的人就是她。
師:好的,謝謝你的回答。你知道嗎,在心理繪畫中,雨中人通常用來看一個人的壓力大小,雨的大小代表壓力的大小,而避雨的方式代表我們的應對方式。你在畫面中的雨是中雨,說明你現(xiàn)在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壓力。你選擇在屋檐下避雨,這是你應對壓力的一種方式。在屋檐下避雨能夠讓自己不被淋濕,同時也可能說明面對當前的壓力,有時候你不想直接去面對,或者希望能夠有人庇護你,幫你解決問題。針對剛剛我說的,你是怎么看的呢?
小云:(思考)現(xiàn)在我就是這樣的,一遇到問題就想著逃避,總覺得自己不去想不去管,就不會受影響了。在學習上,也是遇到難題就不想做了。
師:其實避雨也是一種很好的應對方式,也許是因為內(nèi)心存在一些擔心,也許是還沒準備好。如果發(fā)生一件事,會讓你從屋檐下走出來,你覺得會是一件什么樣的事呢?
小云:我覺得如果有人給我送來一把傘,并且邀請我跟他一起走,我會邁出屋檐,走出去。
師:真是非常棒的想法,的確,與人同行會讓我們更有勇氣去面對外面的挑戰(zhàn),同時也會讓我們的旅程更加有趣。那么你覺得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小云:我想我可以打個電話給我的朋友或者媽媽,讓他們過來接我。
師:你說到你可以通過電話與他們溝通,讓他們送傘過來,但是我發(fā)現(xiàn)你畫中的這個人緊緊地抿著嘴。當一個人抿著嘴巴,你覺得這意味著什么?
小云:(沉默)我覺得這可能代表著她不愿與人溝通吧……(低頭)媽媽工作很忙,周圍的同學都忙著做自己的事情,我不想給他們添麻煩。
師:老師感覺你是一個貼心的孩子,我相信有這樣的好朋友、好女兒,你的朋友們和媽媽肯定很幸福。平時你的好朋友會來找你傾訴嗎?
小云:會的,好多小伙伴遇到麻煩都喜歡找我,跟我傾訴。
師:那你的感覺怎么樣?
小云:我覺得很好,能夠幫助他們很開心。
師:幫助別人、傾聽別人是一件很開心的事,你是不是也應該讓你的朋友“多開心”一些?
小云:老師,我明白了。之前我顧慮太多,不愿意敞開心扉去與別人交流,經(jīng)常把心里話壓在心里面,其實我不說,他們怎么會知道我想什么呢。
師:是的,你看,如果我們把雙手打開,是不是也能夠接受別人的幫助,同時在別人有需要的時候,也能夠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呢。
接下來,教師和小云共同探討了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以及當我們情緒狀態(tài)不佳時,可以怎樣去調(diào)整等。在我們的溝通中,明顯感受到小云的表情逐漸放松下來,眼神也更加堅定。在離開心理輔導室時,小云微笑著說:“老師,我覺得之前的我就像一個快裝滿水的瓶子,再有水倒進去就會溢出來,就像我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樣。所以以后我會經(jīng)常照看我的瓶子,保持瓶中的水在安全線內(nèi),及時倒出多余的水,讓它不要裝得太滿。剛剛想到媽媽做的紅燒肉最好吃了,我要給媽媽說,讓她做給我吃,想想都覺得很滿足?!?/p>
第一,關(guān)于“雨中人”繪畫選擇。來訪學生目前正在高三階段,在這個特殊的階段,學生會普遍感到壓力比較大,會使人情緒比較焦躁,同時會放大周圍的人和事對自己的影響?!坝曛腥恕崩L畫能很好地幫助了解來訪學生的壓力及應對情況。
第二,對輔導目標的思考及分析。通過“雨中人”繪畫了解到,該生的確處在一定的壓力之中,通過對畫作的解讀讓學生直觀看到自己的壓力狀態(tài)、當前的應對方式,也看到她想要去積極解決問題的動力,引導她探索解決問題的行動。對于來訪學生來說,自己的探索和嘗試對于他們是有一定現(xiàn)實意義的。在本案例中,結(jié)合焦點療法中“奇跡問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同伴和媽媽的幫助會促進行動的改變。隨著不斷探索、表達,來訪學生的煩躁、迷茫、焦慮等情緒得到一定釋放,獲得更多的能量和勇氣,從而獲得成長。
第三,繪畫在本次輔導中起到的作用。首先是情緒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通過投入繪畫,讓來訪學生的心情逐漸平靜下來。然后是溝通的橋梁作用。通過引導學生介紹她的畫,進一步了解學生當前的情況,包含壓力狀態(tài)、面對解決問題的方式、對待壓力的看法等。其次是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的作用。引導學生進一步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式,通過從畫聯(lián)想到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可以怎么去面對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去思考,找到解決問題的契機,促進后續(xù)行動的調(diào)整和改變。
“雨中人”繪畫在心理輔導中的應用,為教育者解讀學生的心靈,也為學生表達情緒和理解自我提供了很好的途徑。每個人都有很強大的自我療愈能力,心理教師能做的是在繪畫的過程中,讓學生心理的自愈力得到煥發(fā),能夠從中覺察、感受并表達,真正做到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