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 娟(四川師范大學附屬青臺山小學,成都 610199)
【活動理念】
學校心理危機預防是危機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從小、近、親的原則出發(fā)開發(fā)心理危機預防課程,幫助學生提升在日常生活中管理各種情緒的能力,營造互助氛圍,提升心理韌性,能有效降低危機發(fā)生的可能性。三年級的學生會經歷各種情緒,包括尷尬這種社交情緒。調查學生們覺得尷尬的情境,發(fā)現(xiàn)有被老師點名批評、活動中意外失誤、情急之下走錯班級喊錯人、重大失誤等情形。對有的尷尬他們能“一笑而過”,但是有的尷尬時刻讓學生難以釋懷。隨著自我意識的發(fā)展,他們更加在意別人對自己行為表現(xiàn)的評價和反應。心理學研究還發(fā)現(xiàn),尷尬情緒可能會導致個體的自我評價下降、社交回避、情感消極等,某些極度尷尬經歷甚至會引發(fā)心理危機。
研究發(fā)現(xiàn),尷尬和心理健康之間存在負向的關聯(lián),即尷尬情緒越強烈,一個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越糟糕。研究還發(fā)現(xiàn),在尷尬情境下,自尊感受較低的人更容易陷入心理危機,而自尊感受較高的人則更容易從中恢復過來。幫助學生認識尷尬,學會化解尷尬的方法,友善對待他人的失誤,營造一個接納和尊重的班級校園環(huán)境就顯得尤為重要。
根據(jù)CBT 理論,我們可以對情境進行新的解釋,包括對事件意義進行重新評估,從不同角度看待事物,這種認知重評工作可以減輕或改變個體的情緒狀態(tài)。以CBT 為理論基礎,對三欄表進行變式處理,引導學生改變對尷尬情境的認識和想法,從而產生積極的緩解尷尬的行為。尋求社交支持被認為是另一種有效的尷尬緩解策略,與朋友或親密的人分享尷尬經歷,獲得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減輕個體的情感負擔。本文以CBT 為理論基礎,引導學生改變對尷尬情境的認識和想法,從而生發(fā)出積極的緩解尷尬的行為。
【活動目標】
認知目標:(1)理解尷尬是普遍存在的情緒;(2)認識尷尬的積極意義。
情感目標:(1)感受尷尬的身體反應,直面尷尬;(2)同理他人的尷尬,用包容的態(tài)度面對。
技能目標:(1)學會緩解尷尬的辦法;(2)將積極思維、幽默、尋求幫助等方式運用到實際的尷尬情境中。
【活動重難點】
認識尷尬的積極意義,理解尷尬的普遍性,學會包容自己和他人的失誤;將積極思維、幽默、尋求幫助等方式運用到實際的尷尬情境中。
【活動方法】
活動體驗法、團體討論法、繪本分享。
【活動準備】
前置任務:收集學生近期感到尷尬的事情,或者自己覺得排名前三的尷尬場景。
課堂中:原創(chuàng)繪本視頻、打孔的任務單、活動鐵圈、自制小冊子、動物卡片、解壓泡沫球。
【活動對象】
三年級學生
【活動時長】
一課時
【活動過程】
一、熱身導入:演員請就位
引導語:演員有一個很重要的基本功,那就是會模仿,請問我們班有沒有會模仿的小演員?
教師請學生上臺抽取動物卡片,并且模仿動物的聲音和動作,其他同學看看他演得像不像。首先選舉手的同學表演,然后采訪沒有舉手的同學。
師:你剛舉手了,后面沒有舉手,原因是什么?
生:前面那個同學抽的動物圖好搞笑,我不想表演了。
師:你不想表演的時候是什么心情呢?
生:不好意思。
師:還有沒有同學跟這個同學一樣,看到第一個同學表演后,就不想表演了。你們的心情是什么呢?可以具體描述一下嗎?
生:會被大家笑話,難為情,很尷尬。
師小結:謝謝同學們的真誠表達,我們今天要討論的主題就是你們剛感受到的情緒——尷尬。
教師出示概念。
尷尬:當我們在公眾場所完成一些任務的時候,如果出現(xiàn)失誤或者表現(xiàn)不佳,會產生局促不安、不自在、羞愧等情緒體驗。我們都經歷過這種情緒,那就是尷尬。
二、尷尬人人有,尷尬處處有
師:生活中你們經歷過尷尬的時刻嗎?
生:認錯人,喊錯名字的時候比較尷尬。
師:有沒有同學跟他一樣經歷過這個尷尬時刻?舉手示意一下。
師:從剛剛大家舉手的情況來看,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大家都經歷過那樣的尷尬時刻。
師:是的,尷尬人人有。我們再來看看老師課前收集的同學們生活中的尷尬一刻,如果你也覺得這個時候確實挺尷尬的,可以舉手示意。(出示課前調查)
師小結:尷尬人人有,尷尬處處有。有的尷尬我們能大大方方說出來,事后再看,也許還有點好玩。但是有的尷尬一刻讓我們難以啟齒,甚至不能釋懷。久而久之,小小的尷尬挫敗了我們的自信,甚至讓我們開始逃避,負面情緒不斷積壓,嚴重的時候影響到我們的身心健康。看來,防微杜漸,緩解小小的尷尬也大有意義?,F(xiàn)在進入今天的主題“TADA,尷尬了,沒關系”。“TADA”是什么意思,先賣個關子,我們后續(xù)解答。
三、認識尷尬,緩解尷尬
師:接下來讓我們拉近鏡頭,聚焦到一個尷尬的場景,看看發(fā)生了什么。
播放繪本故事“飛出去的鼓棒”前半段:
樂樂很喜歡架子鼓,為了這一次的表演,他刻苦練習了好幾周,終于等到了演出那一天。聚光燈打在樂樂臉上,樂樂的心情又激動又緊張。表演開始了,樂隊的表演漸入佳境,樂樂隱約感覺手心直冒汗,也許是燈光照得太熱,也許是自己太緊張,手里的鼓棒呀,開始有些不聽使喚?!癲uang”一聲不和諧的聲音蹦了出來,樂樂的一支鼓從镲片上彈了出去,正好落到了前面吉他手的頭上。這下糟了,整個節(jié)奏都亂了,臺下的同學們哄堂大笑。一瞬間,樂樂的臉變得通紅,手上的汗更多了,呼吸都變得急促,心臟好像跳到了嗓子眼,頭也不敢抬,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這演出還要不要繼續(xù)呢?
師:樂樂這個時候是什么情緒?
生:尷尬。
師:尷尬的時候,他的身體有哪些反應?
生:臉紅;汗多;心跳;呼吸急促。
師:這些身體反應在提醒我們,我們尷尬了。還伴隨有哪些情緒?
生:焦慮、緊張、害怕等。
為了能夠實行印尼華人民族語言文化教育,熱愛華文教育的老前輩們想方設法地興辦多種形式的華語教育機構。不過,由于華語只能作為語言課程,在學校其他主要課程中無法發(fā)揮教學用語的作用,華文教育的中華文化傳承功能受到嚴重制約。
師:當這些情緒混雜在一起,身體的不適反應越來越強烈,樂樂的演出還能繼續(xù)嗎?
生:不能。
師:如果你是樂樂,想讓表演繼續(xù),你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教師引導同桌交流討論。
生:我會撿起來,繼續(xù)表演。
師:你做出這個舉動的時候,你的想法是什么?
生:沒關系,失誤就失誤了,誰都有失誤的時候。
師:謝謝這位同學幫樂樂想到一個很好的緩解尷尬的辦法,即積極面對。
師:又是一個緩解尷尬的好辦法——幽默應對。
生:我會先表演,表演后再去找吉他手道歉。
師:這位同學選擇了先專注當下,專注表演的時候我們會集中注意力,尷尬也會緩解很多。
生:還可以請老師幫忙撿一下。
師:很好,我們還可以尋求幫助。
師:掌握了這么多好辦法,樂樂的尷尬確實緩解了不少。不過這個演出能不能繼續(xù),還受到一個因素的影響,如果你是現(xiàn)場觀眾,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做出什么反應?
教師引導同桌交流討論。
生:我會給他鼓掌。
師:你這樣做的原因是什么?
生:讓樂樂放松,給他鼓勵。
師:樂樂太幸運了,能有大家這樣寬容和友愛的觀眾,再加上你們給樂樂的這些緩解尷尬的辦法,演出能不能繼續(xù)下去呢?(學生們紛紛點頭)
播放繪本故事“飛出去的鼓棒”后半段:
樂樂走到臺前,對大家做了一個鬼臉,撿起鼓棒拋起來又接住,然后冷靜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繼續(xù)表演。
樂樂的搞笑舉動讓大家的笑聲里逐漸少了幾分嘲諷,而多了幾分驚喜。不知道從哪里傳來了一陣掌聲,掌聲越來越大,還有歡呼聲,舞臺上的音樂也更加熱烈。這場演出最后完美落幕,精彩屬于臺上臺下每一個人。
師:精彩屬于臺上臺下每一個人,也屬于在座的每一個同學。謝謝你們對樂樂失誤的理解包容和友愛,掌聲送給你們自己。(學生鼓掌)
師:經過這次尷尬的經歷,你覺得會對樂樂產生什么積極的影響?
教師引導同桌交流討論。
生:多了一個好玩的經歷,他不再覺得那個事情很尷尬。還有,下一次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就不再害怕失誤了。
教師出示尷尬的積極意義。
尷尬的積極意義:多了一個好玩的經歷;提醒我們要做好充分準備;積累經驗,更加自信。
師小結:尷尬的情緒不僅讓我們感到窘迫和局促不安,它還是激勵小能手,陪著我們經歷失誤和挫敗。只要我們積極面對,把失誤當成禮物,就能讓我們獲得更多的支持和幫助,幫助我們成長。
四、“尷尬了,沒關系!”
師:從剛剛樂樂的故事里,我看到了同學們緩解尷尬的智慧。下面我們要拋出更多的同學的尷尬一刻了,請大家來幫忙緩解。
活動規(guī)則:
(1)六個同學一組,每組拿到課前調查的同學們的尷尬一刻題單。(見圖1)
圖1 尷尬一刻題單(空白)
(2)六人合作完成提單。
(3)分角色扮演。要求每個組員都參與,演出情境中的尷尬一刻,用上我們所學的方法來緩解尷尬。
師:表演不僅僅是尷尬的主角的演出,身邊的每一個人怎么反應也很重要。
小組進行展示。例如:將“啊,春天來了,春天的校園里滿是歡聲笑語”念成“啊,春天來了,春天的校園里滿是翻身笑話”,全班哄堂大笑。
師:當同學們在笑的時候,你的心情什么樣?
生:尷尬,難過,生氣。
師:后面老師和同學對你說了什么?
生:老師說,沒事,再來一次吧。
師:你聽完心情怎么樣?
生:好多了。還有同學們給我鼓掌,我就覺得沒事了,可以再來一遍。
師小結:謝謝剛剛小組同學給我們活靈活現(xiàn)地展示了具體可操作的好方法,以后面對尷尬,我們可以對自己說:尷尬了,沒關系!
五、揭曉“TADA”
(一)“TADA”表達驚喜
師:最后是不是還有一個疑問沒有解答呢?你們的題單有什么特別的地方嗎?
生:有個孔。(學生觀察題單)
師:當我們智慧地緩解了尷尬,失誤就變成一個成長的禮物——“TADA”?。ń處煆纳砗蟮亩Y品盒里拿出準備好的小冊子)這個小冊子也是老師送給你們的禮物,將平時尷尬的一刻寫在上面,還有你的想法和做法。尷尬的時候,我們可以去里面找方法,當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尷尬一刻手冊會變成什么?
生:開心一冊。
(二)“TADA,尷尬了,沒關系”
師:剛才同學們是不是聽到老師說出了一個詞——TADA。對,這個詞在英文里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當你為人準備了一個驚喜的時候,把禮物藏在身后,拿出來那一瞬間會說“TADA”。還有一個地方也會用到。
教師從身后的禮品盒拿出兩個解壓泡沫球,開始丟球,一不小心球掉了。
師:“TADA”,掉了,沒關系再來。
教師撿起球,繼續(xù)拋球表演,表演成功。同時出示小丑表演的PPT。
師: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誰會在什么時候說“TADA”呢?
生:小丑表演失誤的時候。
師:當馬戲團的小丑出現(xiàn)失誤的時候,比如他們玩丟沙包,丟球的時候,道具掉在地上,怎么辦呢?他當然不能讓節(jié)目停在那里,默默撿起來好像有點尷尬,這個時候他們會開心地轉向觀眾高舉雙手,并且大聲說“TADA”,好像在說:“你看,我失誤了?!?觀眾也會跟著一起大笑起來,這樣表演就會繼續(xù)下去。
師:想不想體驗一下TADA 的力量。
同學們六人小組玩球表演,當一人出現(xiàn)失誤時,大家一起說“TADA”,表示沒關系,表演繼續(xù)。
師:當你剛剛表演失誤的時候,大家一起說“TADA”,你的感受是什么?
生:沒那么尷尬了,很好玩。
六、總結
師:把失誤當成禮物,尷尬了,沒關系,去感受它,化解它。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成長的力量。自己尷尬了,用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別人尷尬了,帶著包容與愛去鼓勵他。小小的尷尬不會變成大大的挫敗,我們的身心會更加健康舒展。
希望大家以后遇到尷尬一刻時能記住我們今天的主題“TADA,尷尬了,沒關系”。
【活動感悟】
本堂課的設計層層遞進,活動形式多樣,學生參與積極性高。學生在“飛出去的鼓棒”討論中很投入,生成觀點豐富,總結了緩解尷尬的好辦法,也認識到尷尬的積極意義。最后的TADA 環(huán)節(jié)將整堂課的氛圍推到了最高點,一個趣味的知識點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讓學生將失誤、尷尬、樂觀、有趣深深地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了形象化的記憶,從而由積極感受帶動積極行為的發(fā)生。下課后,還能時不時聽到孩子們念著“TADA”。這就是心理課可愛的地方吧,它不僅僅是一堂課,更重要的是能深入人心,影響我們的真實生活!
在本堂課的素材選擇上需要謹慎,在課前調查中強調匿名書寫。對孩子們感到尷尬的事情,一定要選擇貼近孩子生活的事例。有的尷尬情境是學生不愿意談起的,要注意觀察學生的表情和肢體語言,可以將其生成一個課堂素材,靈活處理,以免學生過于尷尬而對其造成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