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紀元, 王宗宇, 王鑫桐, 陳 兵, 張宗佳, 張國松
(山東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山東青島 266590)
Ni-W合金具有良好的穩(wěn)定性、低熱膨脹系數(shù)、高抗拉強度、高耐蝕抗磨性,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電子、機械、能源等領(lǐng)域[1-3]。為了提高Ni-W合金復合鍍層硬度、降低殘余拉應力,鍍液中常加入微納硬質(zhì)顆粒ZrO2[4]、BN(h)[5]等。
由于石墨烯具有優(yōu)異的不滲透性、疏水性和自潤滑性等,國內(nèi)外學者開展了石墨烯增強Ni基鍍層的研究[6-8],表明石墨烯的阻隔作用提高了Ni-W鍍層耐蝕性能[9],同時因晶粒細化也能提高Ni-W 鍍層的硬度和耐磨性能[10-11]。氧化石墨烯(Graphene Oxide,GO)和TiO2共同增強Ni-W 鍍層,可以提高鍍層的硬度和彈性模量,加上GO 的自潤滑作用使涂層具有良好的摩擦學性能[12]。
石墨烯疏水及超穩(wěn)定特性,使其難以在鍍液中分散[13],可采用GO替代。但是,采用GO 制備Ni 基復合鍍層存在3 個問題[14]:①鍍液中GO 的C =O 基團與二價金屬離子絡合使GO發(fā)生團聚;②GO在電沉積過程中被還原發(fā)生團聚;③還原GO具有高電導率,產(chǎn)生微電池效應,降低耐蝕性。Zhang 等[14]嘗試采用Al2O3顆粒修飾GO增強Ni-W鍍層,其耐蝕和抗磨性能優(yōu)于GO,但是納米Al2O3顆粒混入影響了對結(jié)果的精確分析。
本文采用GO表面原位生成SiO2的方式對GO進行改性,通過不同的電沉積電流密度,研究了SiO2@GO對Ni-W鍍層微觀組織、硬度、耐蝕性和抗磨性能的影響,并對其機理進行分析。
試驗采用SMD-60 型數(shù)控雙脈沖電鍍電源,電沉積的參數(shù):NiSO4·6H2O為30 g/L;Na2WO4·2H2O為60 g/L;NiCl2為5 g/L;NaBr為15 g/L;Na3Cit為60 g/L;NH4Cl為27 g/L;十二烷基硫酸鈉為0.5 g/L;糖精鈉為2 g/L;SiO2@GO為0.1 g/L;pH =6;溫度為50 ℃;沉積時間為40 min;平均電流密度分別為4、6、8、10 A/dm2;占空比為0.2;頻率為400 Hz?;w材料為C45 鋼,尺寸為50 mm×15 mm×4 mm(打磨拋光),陽極采用純Ni板。
(1)SiO2@ GO 制備。取GO 30 mg,加入15 mL等離子水中進行超聲溶解,超聲時間0.5 h,與15 mL無水乙醇混合;然后在超聲作用下將270 μL TEO溶液(質(zhì)量濃度為0.93 g/mL)溶解在該溶液中1 h。將混合物密封在50 mL高壓釜中,150 ℃下保持10 h;最后在60 ℃真空保持24 h,抽濾真空干燥獲得SiO2@GO。
(2)Ni-W-SiO2@GO制備。按電沉積的參數(shù)各成分比例配制電鍍液。稱取0.04 g 前期制備的SiO2@GO,超聲溶解后加入鍍液中,攪拌超聲各1 h,磁力攪拌后靜置24 h,觀察沉淀情況并過濾。試樣在堿液超聲清洗,去離子水清洗,在10%鹽酸溶液中活化10 ~20 s,制備復合鍍層。
采用FEI Nova Nano 450 場發(fā)射掃描電子顯微鏡(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F(xiàn)ESEM)觀察樣品表面微觀形貌。采用Rigaku D/Max2500PC X射線衍射儀(X-ray Diffractometer,XRD)對鍍層結(jié)構(gòu)進行表征。采用Nicolet 380 型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xiàn)T-IR)表征樣品紅外光譜,波數(shù)400 ~4 000/cm。采用自動顯微硬度計測量鍍層顯微硬度(F-T 公司),載荷100 N。采用Gamry Reference 3000 型電化學工作站測試樣品質(zhì)量分數(shù)為3.5% NaCl 溶液的極化曲線與電化學阻抗譜,掃描速率為1 mV/s,測試電位為-0.5 ~0.5 V,頻率范圍為0.01Hz ~100 kHz。采用RTEC MFT-5000 型摩擦磨損試驗機評定摩擦學性能,往復頻率1 Hz,滑移距離10 mm,載荷10 N。
圖1 所示為GO和SiO2@GO的FT-IR測試結(jié)果。SiO2@GO表面的官能團相比GO,缺少了-CH2-和C =O、新增了Si-OH 和Si-O-Si。Si-O-Si 基團的出現(xiàn)說明在GO表面原位生成了SiO2納米顆粒,C =O 因SiO2的修飾而消除。鍍液中二價金屬離子因與GO 表面C =O絡合,而使片狀GO 發(fā)生團聚[15],修飾后的SiO2@GO,因C =O 基團消失,去除了二價金屬離子絡合源。同時SiO2@ GO 表面的-OH 基團并沒有減少,保持了其親水特性。
圖1 GO和SiO2@GO的FT-IR譜
添加GO和SiO2@GO鍍液施鍍前后如圖2 所示。SiO2@GO和GO在鍍液中均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見圖2(a)和(c)],說明GO 表面改性沒有影響其親水性。施鍍后,GO在電鍍液中產(chǎn)生了明顯的團聚,如圖2(d)所示,主要原因是鍍液中的二價金屬離子絡合以及GO被還原[16]。而SiO2@GO 在鍍液中沒有發(fā)生明顯的團聚現(xiàn)象[圖2(b)],修飾后的GO避免了因二價金屬離子絡合,同時還原SiO2@GO表面仍具有官能團,保持親水性能[13]。
圖2 添加GO和SiO2@GO鍍液分散性對比
圖3 所示為不同電流密度下制備的Ni-W-SiO2@GO鍍層的XRD 圖譜,GO 表示電流密度為8 A/dm2時制備的Ni-W-GO 鍍層。5 種鍍層都顯示為FCC 的Ni基固溶結(jié)構(gòu),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鍍層的晶化性能增加且晶粒尺寸變大。
圖3 Ni-W-SiO2@GO鍍層的XRD譜
圖4 所示為不同電流密度下Ni-W-SiO2@ GO 鍍層的SEM形貌。圖4(e)為電流密度為8 A/dm2時制備的Ni-W-GO鍍層的表面形貌,鍍層表面平整,顆粒細小,從大倍數(shù)SEM圖可以看到,Ni-W顆粒包覆著還原GO,較多的還原GO 裸露在外[見圖4(f)]。圖4(a)~(d)是電流密度分別為4、6、8 和10 A/dm2時制備的Ni-W-SiO2@GO鍍層表面形貌,電流密度較小時(4、6 A/dm2)因沉積效率低,成核不均勻,使其表面出現(xiàn)不均勻的凸起;當電流密度增至8 A/dm2時,鍍層表面平整,為典型的電鍍菜花狀結(jié)構(gòu),隨著電流密度的增加,10 A/dm2時鍍層產(chǎn)生裂紋[見圖4(d)]。
圖4 不同電流密度下Ni-W-SiO2@GO鍍層的SEM圖
對在電流密度8 A/dm2制備Ni-W-SiO2@ GO 鍍層進行了EDS面掃分析,結(jié)果如圖5 所示。C、Si和O元素分布均勻,說明SiO2@GO在鍍層中均勻分布,而Ni-W-SiO2@GO鍍層重大還原GO 出現(xiàn)了團聚被包覆現(xiàn)象[16]。鍍層中GO 的分布與其在鍍液中的分散性成正向關(guān)聯(lián),結(jié)合圖2 可知在施鍍過程中,SiO2@ GO在鍍液中能夠保持良好的分散性能。
圖5 電流密度8 A/dm下制備Ni-W-SiO2@GO鍍層的EDS圖
顯微硬度測試結(jié)果如圖6 所示(其中4 A、6 A、8 A、10 A分別表示Ni-W-SiO2@GO鍍層在電流密度4、6、8、10 A/dm2對應的Ni-W-SiO2@GO-4A、Ni-W-SiO2@ GO-6A、Ni-W-SiO2@ GO-8A、Ni-W-SiO2@ GO-10A,GO表示Ni-W-GO-8A)。電流密度為8 A/dm2時,鍍層的硬度最高,為663 HV;電流密度增加到10 A/dm2時,鍍層存在裂紋[見圖4(d)]鍍層硬度下降到566 HV。
圖6 不同電流密度下Ni-W-SiO2@GO鍍層硬度對比
圖7 所示為Ni-W-SiO2@ GO 鍍層電化學阻抗譜Bode圖。電流密度8 A/dm2時制備的鍍層在低頻區(qū)阻抗值要遠大于其他鍍層,同時在低頻區(qū)具有較高的相位角,薄膜在電解質(zhì)溶液中形成了致密且穩(wěn)定的保護膜,闡釋了該鍍層具有最好的耐腐蝕性。
圖7 Ni-W-SiO2@GO鍍層阻抗譜Bode曲線
鍍層電位極化測試結(jié)果如圖8 所示,自腐蝕電位(Ecorr)和自腐蝕電流密度(Icorr)見表1。Ni-W-GO鍍層具有最高的Ecorr,相比于Ni-W鍍層提高了約60 mV,GO的加入提高了Ni-W鍍層發(fā)生腐蝕的門檻值。但是,Ni-W-GO鍍層的Icorr卻高于Ni-W鍍層,說明其腐蝕速度大于Ni-W鍍層。Ni-W-GO 鍍層中的GO 是以還原態(tài)存在,具有超高的導電性能,其與Ni-W基體形成微電池效益,降低了片狀GO 阻隔作用帶來的耐蝕性提高,加速了腐蝕[9]。測得還原GO 和還原SiO2@GO的電導率分別為4 081、1.40 S/m,還原SiO2@GO近似絕緣體[13]。鍍層中還原SiO2@GO的絕緣性,發(fā)揮的GO片層狀的阻隔作用,消除了因其高導電性而產(chǎn)生的微電池效益,進而提高了鍍層的耐蝕性能。
表1 不同電流密度下制備鍍層的電化學參數(shù)
圖8 Ni-W-SiO2@GO鍍層動電位極化曲線
鍍層摩擦因數(shù)如圖9所示,Ni-W-GO鍍層的摩擦因數(shù)穩(wěn)定在0.5,與相關(guān)文獻報道的相似[9-11]。10 A/dm2時制備的Ni-W-SiO2@ GO 鍍層開始時的摩擦因數(shù)比較高,隨著試驗的進行,摩擦因數(shù)降到0.45,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受到鍍層表面狀態(tài)的影響。其他3 種電流密度下制備的Ni-W-SiO2@ GO 鍍層的摩擦因數(shù)在整個試驗過程中均低于Ni-W-GO鍍層摩擦因數(shù)。
圖9 Ni-W-SiO2@GO鍍層摩擦因數(shù)
磨損形貌如圖10 所示。C45 磨痕存在較多較深且平行于滑動方向的犁溝,為嚴重的磨粒磨損,同時還出現(xiàn)了輕微的剝層磨損。Ni-W-GO 鍍層磨損脫落的GO起到了良好的潤滑作用,提高了涂層的抗磨性能。4 A/dm2時制備的Ni-W-SiO2@GO鍍層以磨粒磨損和剝層磨損為主;6 和8 A/dm2時制備的Ni-W-SiO2@GO磨損表面存在較小的剝落坑,磨損比較輕微,具有好的抗磨性能。
圖10 Ni-W-SiO2@GO鍍層磨損表面SEM圖
本文研究了不同電流密度下電鍍制備Ni-W-SiO2@GO鍍層,借助XRD、SEM、FT-IR 和EDS 等研究其結(jié)構(gòu)及耐磨蝕性能等,結(jié)論如下:
(1)在GO表面原位生成SiO2陶瓷顆粒(SiO2@GO),可以優(yōu)選的去除GO表面的C =O基團。在保持GO親水特性下,施鍍時鍍液中的SiO2@GO保持良好的分散性。
(2)沉積電流密度對Ni-W-SiO2@ GO 鍍層形貌及性能有顯著影響,8 A/dm2時制備的Ni-W-SiO2@GO鍍層具有最好的表面質(zhì)量,其低的電導率和阻隔作用提高了鍍層的耐蝕性能,潤滑作用提升了其減摩抗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