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英語學習中,語法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掌握語法對學生提高英語水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實踐面臨的現(xiàn)實問題是,傳統(tǒng)的語法教學方式單調(diào)枯燥、缺乏吸引力,導致學生對其失去興趣,英語學習效果難以達到預期。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亟須結合新課改理念,積極探索多種有效的情境教學策略,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特點,激發(fā)學生對英語語法的興趣和熱情,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語法學習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情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3)48-0096-04
一、 引言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對語法知識內(nèi)容的三級要求是初步意識到語言使用中的語法知識是“形式—意義—使用”的統(tǒng)一體,明確學習語法的目的是在語境中運用語法知識理解和表達意義。在語境中運用所學語法知識進行描述、敘述和說明等。在這一背景下,教師們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實際能力,將重點放在學生對語法和詞匯知識的理解與應用上。學習英語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素養(yǎng),還有助于錘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學習語法和相關知識,學生可以逐漸建立自己的英語知識交叉體系,并逐步掌握聽說讀寫等基本技能。此外,簡單的英語交流也能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起到持續(xù)促進和提升作用。因此,我們需要對有效的情境教學策略開展探索,并全面提高英語教師水平,從而全面提升學生英語整體能力水平。
二、 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深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
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教師們深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這種觀念限制了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能力,不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和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們過于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對學生個體差異的關注和對學生自主思考的引導。同時,教師們過于注重教授語法規(guī)則和例句,卻忽略了語法在實際交際中的運用,這導致學生對語法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不足。
(二)教學方法較為單一
很多教師在教學英語語法時過于依賴課本講解,忽視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他們可能只注重語法規(guī)則的解釋和例句的演示,而缺乏互動和實踐的機會。例如,在教授動詞時態(tài)時,教師可能只是簡單地講解不同的時態(tài),然后通過課本上的例句來說明其用法。然而,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無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和無趣,這樣的教學模式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甚至難以達到預期的學習目標。
(三)缺乏重難點規(guī)劃
英語語法相對復雜,涵蓋了大量的知識點和語法規(guī)則。在學習中,一些重要的知識點,如介詞、形容詞、動詞等不同詞性的使用方法對學生來說尤為重要。例如,在學習動詞時態(tài)時,教師可能只簡單地講解了各個時態(tài)的構成和用法,然后讓學生做一些單詞填空或改錯的練習。然而,動詞時態(tài)的使用涉及動作發(fā)生的時間、狀態(tài)的持續(xù)性、先后順序等多個方面,學生可能會在理解和應用上遇到困難。因此,教師需要提供更多的指導和練習機會,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這些知識點。
(四)教學理念落后
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界逐漸認識到教學理念轉變的重要性。然而,在英語語法教學中,仍存在教學理念落后的問題。盡管新課改鼓勵通過實踐練習讓學生掌握語法知識的正確理解和運用,而非僅僅是死記硬背形式知識,但在傳統(tǒng)英語教育中,仍有很多教師過于注重知識講解,而忽視了應用訓練。這些教師可能過度關注傳授語法知識,而沒有充分認識到實踐操作的重要性,他們可能強調(diào)語法規(guī)則的解釋和例句的背誦,沒有給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應用練習和實際交流的機會。
三、 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語法情境教學策略
(一)有效整合教材內(nèi)容,培養(yǎng)英語思維品質(zhì)
為了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和英語核心素養(yǎng),我們研發(fā)并推出了全新的課堂模式——思維課堂。思維課堂不僅僅側重傳授知識點,更重要的是要通過深度分析和整合教材內(nèi)容,幫助學生打破固有的思維桎梏,從感性認知向理性認知過渡。我們注重在教學中為學生鋪設豐富的知識網(wǎng)絡,讓他們能夠從中汲取更多的精華,更好地將所學應用到實踐中。在思維課堂中,我們特別強調(diào)學生以已有的知識結構為基礎來分析和掌握新的語法知識。例如,在學習“一般現(xiàn)在時”這個語法點時,我們采用了思維課堂的教學方法并結合了新課改的理念。我們不僅僅簡單地教給學生動詞的變化規(guī)律,更注重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和理解一般現(xiàn)在時的語法特點。通過情境教育的方式,我們將學生置身于日常生活的場景中,讓他們觀察和描繪周圍發(fā)生的事情,描述自己的興趣愛好等。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然而然地運用一般現(xiàn)在時來表達他們的觀察和行為。這種由點及面、從實踐中深化理解的教學方法,能幫助學生建立起完整而系統(tǒng)的語法體系,并更好地掌握英語基礎。因此,我們將繼續(xù)推廣和完善這種教育模式,并計劃將更多元素如情境教育、互動式教育等納入其中,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享受英語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二)積極創(chuàng)設生活語境,幫助學生理解語法含義
教育思想中的“生活即教育”不僅說明了生活和教育之間緊密聯(lián)系的信息,也為英語語法教學提供了重要指導方針。學習一門語言一定要在特定的語境和環(huán)境中進行,只有在真實而貼近生活的情境下,學生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語法和句型知識。這樣一來,語感就可以在學生心中悄然形成。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引入生動的生活案例,并創(chuàng)設具有生活化氣息的語言情境,以加強課堂的生活化氣息。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課本上所學內(nèi)容,并且可以激發(fā)他們對知識點的熱情和興趣。同時,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重點內(nèi)容,教師也可以通過細節(jié)描述、情感引導等方式進一步擴展內(nèi)容。
例如,在新課改中,我們注重通過情景教學和真實語境的方式來教授語法知識,如“fewer...than”“l(fā)ess...than”“more...than”。我們可以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想象自己在真實場景中,并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進行交流和表達。例如,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討論購物體驗,比較不同商品的數(shù)量或價值,并運用“fewer...than”“l(fā)ess...than”“more...than”來表達他們的觀點和比較結果。通過這樣的實踐體驗,學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這些語法知識,并能夠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同時,在情感引導方面,教師可以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引入一些有趣的購物場景,讓學生在參與比較與評價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和樂趣,培養(yǎng)他們在英語語法教學中更加主動和投入的態(tài)度。通過將生活元素融入英語教學,不僅可以豐富課堂內(nèi)容,還能幫助學生全面提升他們的英語水平。在真實而多元化的語境中練習和應用語法知識,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還能促進他們在英語閱讀和寫作方面的能力提升。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在復雜情境下快速做出反應,培養(yǎng)他們的英語應用能力。
(三)結合語境突出語法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語法應用能力
通過對初中英語教育的現(xiàn)狀進行觀察和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語法學習方法往往難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很難讓他們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們在大量練習之后容易感到枯燥,他們往往會忽略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從而難以形成系統(tǒng)的思維方式。因此,在初中英語教育中,我們應該采用更加有趣和富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在學習條件狀語從句這個語法知識點時,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設計句子接龍游戲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知識點,這種互動的學習方式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度和樂趣,并加深學生對條件狀語從句的理解。
教師可以先給出一個簡單且易于理解的例子,如“If it doesnt rain, we will visit the park nearby.”然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If you visit the park, what will happen?”這個問題旨在引導學生思考關于條件狀語從句的用途和含義。接下來,進行接龍游戲。教師分別給每個學生一個句子,并要求他們使用條件狀語從句來回答一個問題,并將其擴展為一整個句子。例如,第一個學生可以說:“If I win the lottery, I will travel around the world.”然后下一個學生接著說:“If you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what will you see?”這樣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對初中生來說是非常有趣的體驗。這樣的情境練習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條件狀語從句這一知識點,還能增強他們參與活動的樂趣和積極性。通過在真實語境中練習條件狀語從句,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它的用法和意義,并將其應用到實際交流中。這種教育方式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提高初中英語教育的質(zhì)量,而且能夠幫助學生更輕松且易于理解地掌握英語語法知識點。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設計互動活動,學生能夠更積極地參與英語學習,提高語言表達和溝通能力。
(四)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發(fā)散學生英語語法思維
優(yōu)秀的教師不應該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教師應該努力將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學生,充分發(fā)掘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教師應該擔任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和知識發(fā)現(xiàn),并與他們一起進行討論和理解。舉個例子,在教授“Dont eat in class”這個單元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回憶已經(jīng)學過或見過的類似句子,來增強他們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強調(diào)語法結構之間的關聯(lián),幫助學生更深刻地領悟所學內(nèi)容。
此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布置一些任務和活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總結和概括所學的知識。例如,在教授祈使句這個語法結構時,可以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嘗試尋找特點、規(guī)律以及相關的使用情況。通過同伴間的交流和互動,學生不僅可以積極參與并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還能鍛煉自我思考、創(chuàng)新思維和團隊合作精神。教師應該像引導者一樣帶領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前進,注重他們的自我發(fā)現(xiàn)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相信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孩子們能夠真正理解、掌握并靈活運用英語語法結構,并在各種交流場合中自如應對各種英語表達。此外,這樣的英語教育模式不僅有助于學生的長期發(fā)展,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強化語法學習指導,幫助學生鞏固語法知識
英語相對其他學科而言更具有靈活性,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巧妙運用語法規(guī)則來檢驗學生的應用能力。但是,由于英語語法規(guī)則繁多,學生往往會感到困惑和無聊,從而導致學習效果不佳。為了確保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興趣持久性,教師在教學中必須深入解析語法的特點,并采用有趣的方式幫助學生聯(lián)想、記憶英語語法規(guī)則。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也能夠使學生收獲學習樂趣,從而增強他們對英語語法的理解。以be動詞用法為例,教師需要通過一系列巧妙的措施讓學生真正理解其用法。在講解be動詞用法時,可以借助形象直觀的圖形進行實踐操作。比如,畫一個小孩子站在桌子旁邊,然后說“我am在桌子旁邊,你are在桌子旁邊,he/she/it is在桌子旁邊”,這種教學方式能夠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實踐,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通過這樣創(chuàng)新、有趣的教學方式,教師可以輕松讓學生掌握英語語法規(guī)則并提高他們的應用能力。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也能夠更好地與學生互動和溝通、達到有效交流。當孩子們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掌握了這些技巧時,他們心里必定涌現(xiàn)出一種滿足感和成就感。通過這種積極的建設性反饋,他們以后也會更加努力地投入到英語語法的學習中去。
(六)重視練習,在聽、說、讀、寫訓練中教學語法
在學習任何一門知識的過程中,反復練習都是必不可少的,在語言學習中尤為重要,只有通過持之以恒地訓練才能真正掌握一門語言技能。扎實的語言練習是基礎,但是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也是至關重要的。正確的練習方法可以讓學生更加高效地提高語言技能,如果缺乏啟發(fā)性、趣味性和創(chuàng)新性,就會導致學生產(chǎn)生語言練習的厭煩和抵觸心理。因此,在教授英語語法時,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和靈活思維。例如,在教授“一般過去時”時,老師不可以簡單地讓學生背誦套用規(guī)則,可以讓學生找到更多具體和真實的英文句子來表述,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展開聽力、口語、閱讀和寫作的訓練,增強學生對規(guī)則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將英文句子與漢語翻譯相結合進行講解,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英文句子的理解程度,還可以提高學生漢英互譯的能力。同時,選用與每個季節(jié)、節(jié)日或學科相關的主題作為語言練習內(nèi)容也是值得鼓勵的做法,通過豐富多彩的練習內(nèi)容,有趣而又有用地為學生傳遞知識點。
(七)有效解析英語句型,增強學生語法理解
在中學英語語法學習的過程中,掌握各種英語句式和句型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這些句式和句型的正確應用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整個語法知識的意義和應用場景,從而加強他們對英語語法的運用能力。此外,在閱讀理解題目中,掌握特殊句式的含義也是至關重要的。如果學生不能正確理解這些句式,很容易造成翻譯錯誤并偏離文章的核心思想。同樣地,在寫作方面,不掌握足夠的句式也會帶來困難,因為在表達過程中,使用不同的句式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動、有趣而且具有變化性,如果缺乏這些技巧,學生將無法展示出自己的寫作能力。因此,語法知識對英語學習來說非常重要。當教師教授語法題目時,應該引入不同的句型和句式,并且在句子中融入語法知識,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其意義和使用方法。例如,“It is a football”這句話可以分析為一個“主語+am/is/are”的句式結構,精確、清晰明了的結構可以讓學生更快地理解肯定句的句式結構。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擴展思維,根據(jù)肯定句的句式結構分析否定句的結構。通過自己推導這些知識點,并在教師的指導下加深自我理解和記憶,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語法水平將得到提升。
四、 結論
總而言之,在初中英語語法教育方面,遵照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構建合適的學習環(huán)境至關重要。為此,教師應該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采取情境教學方法開展語法教學工作,這種做法不僅可夯實學生對語法內(nèi)涵的理解,同時也有望提高他們的英語語法水平。
參考文獻:
[1]沈文艷.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語法情境教學思考[J].中學生英語,2022(44):133-134.
[2]劉曉云.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語法創(chuàng)新教學[J].教學管理與教育研究,2022(8):33-34.
[3]陳秀敏.淺談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語法教學[J].試題與研究,2021(19):15-16.
[4]王洋.新課改背景下優(yōu)化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路徑分析[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3):30-31.
作者簡介:鄒迎華(1978~),女,瑤族,湖南郴州人,中山市古鎮(zhèn)學校,研究方向: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