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穎/文
現代教育注重以學生為中心,提倡個性化教育。音樂教育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感和審美,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目前新課改環(huán)境下,政府鼓勵職業(yè)學校積極與產業(yè)深度融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改革人才培養(yǎng)模式,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技能。在職業(yè)教育中,中職音樂教育往往容易被忽視和邊緣化,雖然音樂是某些中職學校的主要教學科目之一,但目前仍存在諸多問題,如音樂課程不被重視、教學方法陳舊等。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和提高音樂教學質量,中職音樂教師需要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進行音樂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同時,音樂教師應該進行教學內容的更新和改革,通過新的方法和技術,不斷提升音樂教學的質量。這樣能夠促進中職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音樂課程的實際作用落到實處。針對當前中職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本文探討了一些解決路徑,以期對中職音樂教育做出一些貢獻。
首先,音樂教學中存在教學目標定位不清晰的問題,許多學生僅將音樂課作為興趣科目,不是很重視,缺乏學習的動力,無法深入感受到音樂的魅力,這是教師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其次,通常在音樂課堂中,教師們往往任由學生自由發(fā)揮,學習氛圍相對較為活潑,但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偏弱,對音樂學習的態(tài)度模棱兩可,還是需要教師在管理上加強對學生的引導。此外,學生缺乏扎實的音樂知識,長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tài)下,無法學好樂理知識和音樂技巧,這就需要教師針對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法和計劃,幫助學生加強音樂方面的學習。教師應該制定足夠有效的教學計劃,以確保課程目標的達成,并鼓勵學生積極完成設立的目標,從而提高音樂教學的效果和質量。
目前,不少中職音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然使用老舊的教學方法,如課堂講授、樂理學習等傳統(tǒng)模式,形式單一,缺乏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導致音樂課堂變得單調乏味。針對這個問題,教師需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和技巧,注重音樂教學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引起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音樂是一門娛樂性很強的學科,并不枯燥、無聊,但有些教師未能充分利用其優(yōu)點,無法巧妙地使用好的教學方法,調動音樂課的學習氛圍。因此,教師需要認識到音樂的獨特性,注重選取好的教學方式,充分展現音樂之美,將音樂貫穿于教學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的美妙與魅力,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藝術涵養(yǎng)和鑒賞水平的提升。為此,教師需要加強教育教學專業(yè)素質的建設,具備更高的音樂學科知識水平,更全面地掌握音樂的技能技巧,從而提升教學能力,實現良好的音樂教育效果[2]。
目前,大部分中職音樂教學的課堂教學模式依然是“教師中心”,教師是課堂上的主導者,向學生單方面地傳授知識,學生只能被動接受。中職教師過于強調知識灌輸,缺乏和學生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沒有交流,使教學課堂失去活力,難以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學習缺乏主動性、狀態(tài)消極,雙方形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缺乏對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和文化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們難以對音樂產生興趣[3]。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改變教學策略,采用更加開放、靈活的課堂模式,增加學生參與度,注重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建立基于互動的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機制,使教學課堂變得更加活躍、生動,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提高中職音樂教育的質量。
中職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參差不齊,也是中職音樂教學的一大困境。一些學生喜歡歡快激昂、快節(jié)奏的流行音樂,對于傳統(tǒng)經典音樂不感興趣。其次,學生的文化水平不同,導致教師在進行知識講解時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以保證講課內容能令每個學生都聽得懂。另外,學生之前是否接受過音樂培訓也會影響他們在中職音樂課堂上的學習表現。之前沒有接受過音樂訓練的學生可能跟不上,這也對中職音樂教師的授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在進行授課講解時,針對學生水平、能力的不同,給予不同的輔導和指導,因材施教,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和技能。
首先,教師需要確立教學目標,讓教學更加科學和實際。在確定教學目標時,需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興趣、特點和學習背景等因素,在此基礎上制定出符合他們實際需要的教學方案。此外,教師應該通過不斷的反思和調整來完善教學目標,從而逐步提升教學的效果和質量。其次,教學內容需要符合現在中職音樂教學新課標的基本要求。新課標強調了中職音樂教育要發(fā)揮音樂學科教育的獨特優(yōu)勢,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yǎng)的提高等。因此,教師需要了解新課標的要求,制定符合要求的教學方案,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的教學環(huán)境,幫助學生掌握音樂教育的基本知識和技能[4]。最后,教師應保證教學目標的靈活性,盡量滿足不同學習能力差異層次的學生需求。中職學生年齡、興趣愛好和學習水平都有所不同,教師需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方案。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調整教學的節(jié)奏和方式,使學生能夠學有所得,確保學生的教育質量和效果。
傳統(tǒng)思想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認識。許多人仍然認為音樂僅僅是一種娛樂和消遣,而忽視了音樂教育對于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和藝術修養(yǎng)的培養(yǎng)的重要作用。因此,中職學校需要加強對音樂教育的宣傳和理論研究,讓學生重新認識音樂教育的重要性。音樂教育課程需要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重視度。學生的興趣是持續(xù)學習的前提,也是音樂教育的核心目標。為此,教師需要在課程設計和教學過程中注重增強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創(chuàng)設有趣的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樂于探索和創(chuàng)造,在音樂世界中獲得快樂和有益的成長。教師可以根據需要制定相應的考核規(guī)定,進行隨堂小練習,增強學生對課程的記憶。中職學生時間緊張,學習壓力大,如果沒有考核和評價,學生們可能會忽視音樂教育學習。教師可以通過隨堂小練習、作業(yè)、期末考試等多種方式進行考核和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教育學習,加強學生對音樂教育的重視和注意力。
教師應充分利用音樂的趣味性和靈動性,選取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多樣化的學習機會。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具有趣味性和靈感性的特點,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應該抓住這些特點,充分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在音樂教育中,教師可以運用編曲、合唱、合奏等多種方式,以融入教學方法,豐富音樂教學內容,激勵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5]。
教師應將現代媒體信息融入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情景式教學等方式,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隨著社會發(fā)展和科技進步,現代媒體信息已經成為學生重要的學習媒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情景式教學、網絡音樂教學等方式,將音樂元素與現代多媒體技術結合,增強音樂教學的吸引力和實際效果,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同時,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它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促進學生之間的互動和共享。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和探索,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能動性,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提高課堂互動性能夠使音樂課堂的學習氛圍活躍起來,讓學生更愿意參與課堂,促進中職音樂教學效率。傳統(tǒng)教學把教師作為主角,學生被動接受知識。這種教育模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要。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學生置于學習的核心位置,引導學生參與課堂互動,增強課堂活力,提高課堂效率。教師要注意給學生充足的音樂品鑒時間,讓學生充分感受音樂的魅力。中職音樂教學應該旨在讓學生獲得音樂素養(yǎng)、能力,并且養(yǎng)成音樂欣賞習慣[6]。教師可以提供更多的聽音樂、看音樂、讀音樂和寫音樂欣賞的機會和資源,讓學生深入了解音樂,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熱情,同時也應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享受音樂的世界。
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對音樂教學至關重要。教師是中職教育教學的主要執(zhí)行者和組織者,其教學素質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和發(fā)展。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不僅體現在音樂知識和技能方面,還涉及教學方法、教學策略等方面。為了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教師應該注重專業(yè)素質的提升,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和專業(yè)技能,從而使自己具有更高的教學素養(yǎng)。
學校應引入高水平師資力量,定期進行培訓和進修。對于中職音樂教學而言,教師隊伍的專業(yè)素質是至關重要的。學校應該引進具有較高音樂素養(yǎng)的師資力量,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7]。同時,學校還應該為教師提供培訓和進修的機會,使其不斷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質,為音樂教學提供更好的服務和支持。
同時,教師也應不斷提升自身音樂素質,從源頭上解決中職課程質量問題,提高音樂教學整體質量。教師的音樂素質是中職音樂教育質量的重要基礎,僅僅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還不夠。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的音樂素質提升,比如學習音樂理論、演奏技能等方面的知識,從源頭上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整體質量。
綜上所述,中職音樂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常見問題,如學生學習興趣不足、師生互動欠缺、教學內容單一等。針對這些問題,中職音樂教師可以采取多種解決方案。例如,通過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如小組合作、音樂情境構建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加強互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此外,教師也應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不斷探索和總結,為中職音樂教學的改進和創(chuàng)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在今后的中職音樂教學中,中職音樂教師應該繼續(xù)關注這些問題,注重優(yōu)化教學方案和方法,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和培訓。只有通過不斷探索和努力,才能夠提高中職音樂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為實現教育現代化和提高學生綜合素質作出更大的貢獻。■
引用
[1] 何博文.淺談中職音樂教學中音樂素養(yǎng)的提升[J].讀與寫,2018,15(36):13-14.
[2] 廖雅婷,鄧蘭.結合學生職業(yè)發(fā)展的中職音樂教學研究[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2(33):117-120.
[3] 焦曉崗.互聯(lián)網背景下混合式教學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新通信,2023,25(4):242-244.
[4] 王靜.體驗式教學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應用探討[J].知識文庫,2022(8):88-90.
[5] 周健.中職音樂教學中學生興趣培養(yǎng)策略探討[J].現代職業(yè)教育,2022(8):52-54.
[6] 王巧麗.互聯(lián)網背景下中職音樂課堂教學體系創(chuàng)新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2(3):37-39.
[7] 林麗珠.“體驗式”教學在中職音樂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戲劇之家,2022(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