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朵
最近不少年輕人在社交媒體上曬出去老年大學上課的買家秀,課程從常見的聲樂、舞蹈、書畫、攝影到小眾的斯諾克、素食制作、空靈鼓,主打一個能文能武、可鹽可甜。關(guān)鍵是作為公益性質(zhì)的成人教育機構(gòu),每學期幾十到幾百塊錢不等的學費,比起市面上動輒好幾千元的興趣班,對錢包實在太友好了,難怪有網(wǎng)友感嘆:真想快進到退休生活。
但這“夢中情學”不是想上就能上,老年大學招生時對年齡要求很嚴格,有些學校即使收年輕人也是在有空位的情況下,名額緊俏時肯定老年人優(yōu)先。能報上名的幸運兒踏進久違的教室時,起初都抱著玩玩的心態(tài),結(jié)果卻越學越上頭。
老年大學里的老師不僅認真負責還特別溫柔耐心。書法課會詳細講解字帖作者的人生際遇和寫字時的心情,鼓勵大家感受字帖的靈魂。鋼琴課會扎扎實實從樂理教起,反復演示,課程安排得滿滿當當,為了照顧請假的同學還會錄屏給他們補課。
更拉好感的是不用考試,不強制做作業(yè)。不過,別以為年輕就能輕松成為“優(yōu)等生”,有人天生手腳不協(xié)調(diào),班上的阿姨們也一點不嫌棄,帶她一遍遍從基礎(chǔ)手位和步法學起。這種其樂融融的學習環(huán)境讓不少資深退堂鼓愛好者連連感嘆:“在上班和上進之間,我選擇上老年大學?!?h3>i人變e人,就差一群老baby
都說上老年大學圖的是氛圍感,早早給自己打上社恐、宅人標簽的年輕人來到這里才發(fā)現(xiàn):i人和e人之間其實就差了一群“花老”同學,每周和老b a b y們待上兩小時太開心了。
如果不是在老年大學,年輕人很難有機會認識那么多陌生又有共同愛好的長輩。跟他們在一起學習毫無壓力:在這里,學習不是為了比賽和證書,而是生活中一件快樂的小事。有老爺爺為寫好一幅字,把好多支毛筆都寫齜毛了;前一秒還在跟你扯家常的婆婆,聽到音樂聲響起立即回神仔細聽講。即使學了就忘也沒關(guān)系,下學期繼續(xù)報名,“延畢”十幾次的同學大有人在,甚至入了學就不想再畢業(yè)。
在這里,社交也毫無壓力,爺爺奶奶們?nèi)司缗#瑥恼n堂內(nèi)容、旅行見聞到吃沒吃飯、結(jié)沒結(jié)婚,一點不用擔心冷場。他們會大方承認自己的不足,也不吝給出夸獎和鼓勵,讓你瞬間雞血值爆棚。有00后還跟同桌奶奶成了忘年交,下課后一起搭地鐵回家的路上,聽奶奶聊養(yǎng)貓和學京劇的瑣碎日常。
讓年輕人更想不到的是,來老年大學上個課,人生格局都打開了。以前總跟自己說等找到工作、等混出樣子、等財務(wù)自由再考慮愛好,但看到來報名的阿姨跟閨密約著要把感興趣的課一門門學下去時,突然明白當下的快樂同樣重要。
以為這輩子與學霸無緣的人,在這里重新看到了希望:現(xiàn)在就提前三十年自學,退休后去老年大學當學霸。誰說一定要贏在起跑線上,想通了就努力,什么年齡都來得及。同樣是練書法,小時候?qū)戝e一筆就會渾身難受,覺得影響了整個字,沒必要繼續(xù)寫下去了。但在老年大學,寫歪一筆不再耿耿于懷,沉浸其中用自己的風格寫字,比標準和完美更重要。對00后來說,這種心態(tài)上的變化來得正是時候:人生本來就有很多看上去不“協(xié)調(diào)”的筆畫,但那依然是自己親筆寫下的字,依然是屬于自己的人生。
老年大學當然不可能成為年輕人的主流,吸引他們的是那種不被競爭推著走,心無旁騖感受生活的狀態(tài)。老年大學像是兩點一線間偶然岔出的小路,讓年輕人看到人生下半場可以如此豐富、快樂原來有這么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