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瑞
先來看一段林語堂先生給《蘇東坡傳》寫的序言,相傳很多人是看了這篇序言后,才有了看《蘇東坡傳》的沖動。請看:“我寫蘇東坡的傳記沒有別的理由,只是想寫罷了。多年來我腦中一直存著為他作傳的念頭……書架上列著一位有魅力、有創(chuàng)意、有正義感、曠達任性、獨具卓見的人士所寫的作品,真是靈魂的一大補劑?,F(xiàn)在我能動筆寫這本書,我覺得很快樂,單單這個理由就足夠了?!?/p>
鮮明的個性永遠是一個謎。世上有一個蘇東坡,卻不可能有第二個。個性的定義只能滿足下定義的專家??梢哉f蘇東坡是秉性難改的樂天派,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新派畫家,是偉大的書法家,是釀酒的實驗者,是工程師,是假道學的反對派,是瑜伽術的修煉者,是佛教徒,是皇帝的秘書,是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堅持己見者,是月下漫步者,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一提到蘇東坡,中國人總是親切而溫暖地會心一笑,這個結(jié)論也許最能表現(xiàn)他的特質(zhì)。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個天真的小孩。不可否認的,這種混合十分罕見,世上只有少數(shù)人兩者兼具。
人生如同旅途,是千百年來人們的喟嘆。旅途中,有悲有喜,有苦有樂,有山川大河,也有小橋流水。見過不一樣的風景,才能品味豁達的心境。有詩云:“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大文豪蘇軾亦曾寫道:“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备形蚴且幻}相承的。
林語堂述寫了蘇軾的一生,從蘇東坡少年奇才,到中年升官被貶,晚年也一直遭受朝廷的彈劾,最終在顛沛流離的途中患病去世。但蘇東坡對命運的不順利、不公平一直持有樂觀主義心態(tài):他寫詩、畫畫乃至烹飪……樣樣精通;他喜愛結(jié)交志趣相同的朋友,不嫌貧愛富,與農(nóng)民也能開心地聊天;他內(nèi)心里有屬于自己的自由,同時也有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不與別人茍同,也不隨波逐流;他堅持自己的理念,并踏實過好當下,做個十足的善良人,活出屬于自己獨一無二的生活。
一個心中沒有怨和恨的蘇東坡,活得快樂、坦然,走得平靜、安祥。
(指導教師:王小峰/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