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蕓,姜文,施曉,謝瓊燕
舟山市婦女兒童醫(yī)院,浙江 舟山 316000
人乳頭瘤病毒(HPV)是一種嗜上皮性病毒,主要通過性、母嬰及接觸傳播,臨床表現為生殖器官黏膜上出現尖銳濕疣、尋常疣,可引發(fā)宮頸上皮內瘤變(CIN)及宮頸癌。高危型HPV 持續(xù)感染是引發(fā)宮頸癌的主要因素,故及時有效實施癌前干預,徹底隔離并清除病毒,阻斷病灶持續(xù)發(fā)展,對減少浸潤癌、控制病情具有重要意義[1-2]?,F臨床多采用重組人干擾素α-2a 栓治療本病,該藥有抑制細胞增殖、抗病毒、提高免疫力及抗腫瘤等效果,可經強化免疫調節(jié)能力及抗病毒效果充分發(fā)揮治療效果[3-4]。但長期應用該藥物,機體易產生耐藥性,影響治療效果。近年來,中醫(yī)藥在抗HPV 感染、改善癥狀等方面具有顯著效果[5]。HPV 屬中醫(yī)學帶下病范疇,臨床可見脾虛濕熱證、濕熱下注證及濕毒蘊結證等,其中脾虛濕熱證最為常見,多數醫(yī)家認為本病病機為脾胃氣虛導致運化水濕功能減弱,化生內濕,日久化熱,或受濕、熱、毒邪侵襲,濕熱流注于下焦,損傷任脈、帶脈失約而引發(fā)本病,故治療應以益氣健脾、清熱燥濕為主。本研究所用的固本解毒湯以四君子湯為基礎方,基于健脾固本、清熱解毒的治療思路加減而成,適用于脾虛濕熱證患者。筆者近年來應用固本解毒湯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a 栓治療脾虛濕熱證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發(fā)現可提升治療效果,為進一步驗證兩者結合治療的臨床效果,本研究從HPV 轉陰率、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逆轉率及陰道微生態(tài)等角度出發(fā),分析固本解毒湯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a 栓治療脾虛濕熱型高危型HPV感染患者的臨床療效,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采用《婦產科學》[6]中的高危型HPV 感染診斷標準。HPV 檢測結果提示高危型HPV呈陽性;液基薄層細胞學檢查結果為陰性或LSIL;陰道鏡檢查結果為炎癥或LSIL;經陰道鏡等檢查排除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及宮頸癌。具備以上2 個條件即可診斷。
1.2 辨證標準采用《中醫(yī)婦科學》[7]中的帶下病脾虛濕熱證辨證標準。主癥:帶下量多,色黃呈膿性,質黏稠,有臭氣;次癥:外陰瘙癢,小腹痛,大便溏,腰膝酸軟,神疲倦怠,納呆;舌脈象:舌紅、苔厚,脈濡數。
1.3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與辨證標準;20 歲<年齡<60 歲;病程≥3 個月;存在性生活史;臨床資料完整,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存在生殖器官器質性病變,需手術治療;因感染淋球菌、滴蟲及霉菌等致?。唤泴m頸細胞學檢查確診為宮頸癌;妊娠及哺乳期婦女;過敏體質,或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存在神經系統(tǒng)病變,無法自主溝通、交流;存在造血系統(tǒng)、重要臟器功能障礙。
1.5 剔除標準入組后發(fā)現不符合診斷標準和辨證標準;病歷資料不全;突發(fā)非本病相關的嚴重疾?。徊∏檠杆賽夯?;治療依從性差。
1.6 一般資料研究病例共90 例,均為2020 年1 月—2022 年1 月舟山市婦女兒童醫(yī)院收治的脾虛濕熱型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以隨機數字表法分為2 組各45 例。治療組年齡22~58 歲,平均(38.52±6.49)歲;病程0.38~4.78 年,平均(2.86±0.48)年;高危型HPV 分型:HPV16/18 型17 例,HPV33/35/39 型14 例,HPV52/56 型10 例,HPV66/68 型4 例;合并LSIL 32 例。對照組年齡25~56 歲,平均(36.67±7.83)歲;病程0.54~5.12 年,平均(3.02±0.50)年;高危型HPV 分型:HPV16/18 型19 例,HPV33/35/39 型12 例,HPV52/56 型8 例,HPV66/68 型6 例;合并LSIL 30 例。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經舟山市婦女兒童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2.1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重組人干擾素α-2a 栓(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S19991019,規(guī)格:50 萬IU/枚),于經期結束后3 d陰道給藥,隔天1 次,每次1 枚。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固本解毒湯治療,處方:薏苡仁、白花蛇舌草各30 g,黃芪、黨參、炒白術、茯苓、土茯苓、白毛藤各15 g,蒼術、懷牛膝、黃柏、重樓、苦參各10 g,炙甘草6 g。隨癥加減:濕熱甚、白帶色黃量多者,加忍冬藤、紅藤各15 g,敗醬草10 g;白帶有血絲者,加旱蓮草12 g,黃芩9 g;腰膝酸痛者,加菟絲子10 g。每天1 劑,先用800 mL 水浸泡上藥30 min,煮沸,煎煮20 min后取汁200 mL,再加水400 mL,煎煮20 min,取汁150 mL,兩煎和勻,分早晚2 次服。
2 組均于每個月經期結束后3 d 用藥,治療18 d后停藥,以此為1 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 個療程。
3.1 觀察指標①中醫(yī)證候積分。采用自制的中醫(yī)證候積分量表對患者的中醫(yī)證候進行評分,評估內容和評分標準見表1、表2。中醫(yī)證候積分=主癥評分+次癥評分,分值范圍0~42 分。分值越高,代表癥狀越嚴重。于治療前與治療3 個療程后評定。②HPV 轉陰率。3 個療程結束后,采用轉錄介導等溫核酸擴增技術[試劑盒由美國豪洛捷(Hologic)公司提供]檢查HPV E6/E7 mRNA 轉陰情況。轉陰率=轉陰例數/總例數×100%。③LSIL 逆轉率。陰道鏡下取活體組織檢查LSIL 逆轉情況。低級別病變特征:細點狀血管、細鑲嵌、地圖樣邊界、薄的醋酸白上皮不規(guī)則。高級別病變特征:粗點狀血管、精鑲嵌、內部邊界形態(tài)不規(guī)則、邊界銳利、厚的醋酸白上皮等。LSIL 逆轉率=LSIL 逆轉例數/總例數×100%。④陰道微生態(tài)。3 個療程結束后,評估患者的陰道微生態(tài)恢復情況?;謴驼#和僖核彳站?、過氧化氫酶均為陰性,乳酸菌為優(yōu)勢菌群,陰道pH 值<4.5;未恢復正常:唾液酸苷菌、過氧化氫酶呈陽性,革蘭氏陽性球菌、革蘭氏陰性短桿菌等為優(yōu)勢菌群,乳酸菌量少或無,陰道pH 值≥4.5。陰道pH值:3 個療程結束后,取患者的陰道分泌物檢測pH值,pH 值<3.8 或pH 值>4.2 表明陰道酸堿失衡。
表1 中醫(yī)證候主癥評分標準
表2 中醫(yī)證候次癥評分標準
3.2 統(tǒng)計學方法以SPSS21.0 軟件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描述,組內治療前后比較用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1 療效標準參考《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8]擬定。治愈:HPV 轉陰,合并LSIL 者逆轉為正常,中醫(y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減少≥70%。顯效:HPV 轉陰,合并LSIL 者逆轉為正常,30%≤中醫(y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減少<70%;或HPV 轉陰,LSIL 未逆轉為正常,但中醫(y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減少≥70%。有效:HPV 轉陰,合并LSIL 者未逆轉為正常,中醫(y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減少<30%;或HPV 轉陰,LSIL 未逆轉為正常,30%≤中醫(y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減少<70%。無效:HPV 仍呈陽性,或增加其他新亞型感染,CIN無變化或進展,中醫(yī)證候積分較治療前減少<30%。3 個療程結束后評估臨床療效。
4.2 2 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3。治療后,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χ2=4.406,P=0.036)。
表3 2 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4.3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見表4。治療前,2 組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 組中醫(yī)證候積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治療組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P<0.05)。
表4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表4 2 組治療前后中醫(yī)證候積分比較()分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
4.4 2 組HPV 轉陰率、LSIL 逆轉率比較治療組HPV 轉陰率82.22%(37/45),對照組HPV 轉陰率62.22%(28/45),2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86,P=0.034)。治療組LSIL 逆轉率71.88%(23/32),對照組LSIL 逆轉率46.67%(14/30),2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89,P=0.043)。
4.5 2 組陰道微生態(tài)恢復情況比較見表5。治療組陰道微生態(tài)恢復正常率高于對照組,陰道pH 值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5 2 組陰道微生態(tài)恢復情況比較
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屬中醫(yī)學帶下病等范疇?;颊叨嘁蛩紤]過多,致肝氣郁滯,傷及脾胃,或因飲食不節(jié),損傷脾胃,致脾胃氣虛,水濕停聚,郁久化熱,濕性重濁而下犯,濕熱毒邪入侵子門,傷及任、帶二脈,帶脈失約則帶下異常,故以脾胃氣虛、濕熱毒邪內蘊為主要發(fā)病機制,臨床治療應以益氣健脾、清熱燥濕為主。本研究所用的固本解毒湯以四君子湯為基礎方,方中黨參益氣健脾、扶正祛邪,黃芪益氣健脾、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二者為方中君藥,有健脾益氣固本、托毒生肌的功效。白術健脾益氣,蒼術健脾燥濕,茯苓健脾益胃、利水滲濕,土茯苓清熱解毒,四藥為方中臣藥,可助健脾益氣、燥濕解毒之效。薏苡仁健脾滲濕、解毒散結,黃柏瀉火解毒、清熱燥濕,白花蛇舌草清熱利濕、解毒散瘀,重樓清熱解毒,白毛藤清熱、利濕、解毒,苦參清熱燥濕,懷牛膝引火下行,上述藥物為方中佐藥,有清熱解毒、利濕瀉火之功。炙甘草益氣和中,并調和諸藥,為方中使藥。諸藥共奏益氣健脾、清熱化濕、解毒散瘀的功效。濕熱甚、白帶色黃量多者加忍冬藤、紅藤、敗醬草,有清熱解毒、祛瘀排膿作用;白帶有血絲者加旱蓮草有滋陰清熱、涼血止血功效;腰膝酸痛者加菟絲子有補腎益精之功?,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土茯苓含黃酮類、甾醇類、皂苷類等多種有效成分,具有抗炎抑菌效果[9];蒼術有抗球菌、真菌、桿菌及病毒活性的作用[10];黃芪中含黃酮類、多糖類及皂苷類等多種活性成分,有抗病毒、抗菌及抗腫瘤作用[11];懷牛膝所含的甾酮類化合物、三萜皂苷類化合物,對生殖系統(tǒng)疾病、腫瘤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12];白花蛇舌草含蒽醌類、有機酸類及生物堿類等活性成分,有增強免疫調節(jié)、抗菌消炎及抗腫瘤作用[13]。
此外,陰道微生態(tài)平衡對女性生殖系統(tǒng)的健康極為重要,可抵抗外部病原菌感染,而高危型HPV感染可導致陰道微生態(tài)紊亂,造成陰道菌群失調和局部免疫功能障礙,進而誘發(fā)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14]。有研究表明,陰道微生態(tài)與HPV 感染存在顯著相關性,女性陰道pH 值>4.5 時,HPV 感染的發(fā)生率更高[15]。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HPV 轉陰率、LSIL 逆轉率均高于對照組,中醫(yī)證候積分低于對照組,陰道微生態(tài)恢復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H 值低于對照組。提示采用固本解毒湯聯合重組人干擾素α-2a 栓治療脾虛濕熱型宮頸高危型HPV 感染患者療效顯著,有利于減輕癥狀、體征,促進HPV 轉陰和LSIL 逆轉為正常,并改善陰道微生態(tài)環(huán)境。筆者分析原因在于,在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療中使用中藥,可通過調節(jié)免疫功能,使機體抗感染、抗病毒的能力增強,從而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但因本研究存在樣本量少、觀察時間短等局限性,為進一步證實固本解毒湯對HPV 感染的臨床治療效果,有待后續(xù)增加樣本量、延長觀察時間作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