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湃佳 徐 寧 李 濤 曹永堅 羅 強 劉振杰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廣東省中醫(yī)院檢驗科,廣東廣州 510370
自動化的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臨床檢驗,并涉及光、機、電、軟件、液路、溫控、免疫分析等多方面的綜合技術。系統(tǒng)結構復雜、控制時序要求嚴格、運行可靠性和精密度要求高[1-3]。不同品牌不同型號儀器的試劑針、樣品針的加樣量程差別比較大,由于全自動發(fā)光免疫分析儀為全封閉儀器,有的儀器不能實現(xiàn)儀器開蓋、加純水作為待測樣品或試劑、中斷加樣操作等干預步驟,進行樣本針或者試劑針吸樣量的性能驗證就比較困難。很多廠家進行儀器性能驗證的時候,并沒有對吸樣量進行直接的驗證[4-6]。這顯然不符合《醫(y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7]。本研究應用YY/T 1155-2019行業(yè)標準[8],對西門子最新上市的全自動發(fā)光免疫分析儀Atellica IM1600吸樣量進行驗證。
除氣純水;西門子Atellica IM1600全自動發(fā)光免疫分析儀,梅特勒電子萬分天平XS105。
登陸CSE(Customer Service Engineer),在測試定義里,啟用特殊項目xSMTS10、xSMTS100;xSMT110、xSMT125、xSMT1200;xSMT225、xSMT2200;xSMT325、xSMT3200,并進CSE診斷。打開前后蓋,移去杯子裝載區(qū)的S-Channel,移去試劑針加樣區(qū)孵育環(huán)蓋子,在后臺診斷軟件的Excution里Disable外環(huán),讓外環(huán)掉電。把外環(huán)和S-channel杯子取出,油性筆編號1~89,90~200后(標記在杯子上部),放置5 min后分析天平稱重并記錄在表格里,每20個一袋,從外環(huán)盲孔(90#)逆時針方向依次放置1~89號杯子;S-Channel從Ring loader依次放置90~200號杯子。蓋回孵育環(huán)蓋子和S-Channel,并初始化模塊。取下試劑針周圍環(huán)境溫度傳感器,放置在試劑針加熱器里,打開前蓋取下酸、堿分配針放置在容器里,松開暗盒,把暗盒移到一邊,保證接線正常,當運行測試時從清洗環(huán)推杯子電梯接取杯子。蓋回后蓋,前蓋用屏蔽工具屏蔽開關感應器,壓下蓋鎖。在空試管里放置3 ml純水、3個空試劑瓶Well2位置放入10 ml除氣純水(MLTPRB)。加載Dummy(50099925MMDD01),MLTPRB(07799920012345)。編排一個Test標本,測試一個xSMTS10進行灌注。在暗合推杯位置接住杯子并丟棄之。編排一個ID號為SMT標本,分別編排選擇以下測試各20次:xSMTS10、xSMTS100;樣品針10 μl和100 μl;xSMT125、xSMT1200;試劑1針25 μl和200 μl;xSMT225、xSMT2200;試劑2針25 μl和200 μl;xSMT325、xSMT3200;試劑3針25 μl和200 μl。每個測試杯在清洗環(huán)推杯子到暗盒的位置接住,依次放在試管卡座上(如試管泡沫板)。分四次進行,每次分別稱重。分析天平測量重量并記錄在表格里,復原儀器,在診斷里清空填充杯子1次,測試定義里關閉本方案啟用的測試項目,關機重啟,并運行標本觀察。
建立Excel數(shù)據(jù)表,分別計算每一個試驗杯子里面加入水的重量,并計算變異系數(shù)值,加樣體積≤10 μl,偏倚不超過±1 μl,變異系數(shù)≤5%為可接受范圍,10 μl<加樣體積≤50 μl,變異系數(shù)≤3%為可接受范圍,加樣體積>50 μl,變異系數(shù)≤2%為可接受范圍。標準大氣壓,25℃條件下,水密度為997.403 kg/m3。
測試程序完成后,分別計算每一個試驗杯子里面加入水重量的均值及變異系數(shù),評估試劑和樣本加注的重復性,所有測試項目變異系數(shù)均處于允許變化范圍之內[9]。根據(jù)YY/T 1155-2019行業(yè)標準,在恒溫恒濕箱內,結合各項目20次測定均值計算偏倚,評估試劑和樣本加注的正確度,所有測試項目偏倚均處于允許范圍內。加樣體積≤10 μl,偏倚不超過±1 μl,變異系數(shù)≤5%為可接受范圍,加樣體積10 μl<加樣體積≤50 μl,偏倚不超過5%,變異系數(shù)≤3%為可接受范圍,加樣體積>50 μl,偏倚不超過5%,變異系數(shù)≤2%為可接受范圍[9]。試驗儀器樣本與試劑加注的重復性和正確度均滿足要求,見表1~4。
表2 試劑針1吸樣正確度和重復性驗證
表3 試劑針2吸樣正確度和重復性驗證
表4 試劑針3吸樣正確度和重復性驗證
根據(jù)《醫(y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CNAS CL02:2012)中的臨床生物化學測試標準[7-8],新測試體系在測試患者樣本之前,必須進行一系列的評價和驗證,以確保其在測試過程中的準確性和正確度等指標滿足預定的使用目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校準規(guī)范》[9]中亦有相關描述。王軍等[10]也認為,在新的試驗體系中,采用符合國家有關標準的試驗手段,然后再進行試驗;對檢驗系統(tǒng)的基礎分析能力進行了檢驗,只有檢驗能力達到了規(guī)范的要求,才能用于日常的臨床檢驗[7-9]。性能驗證主要包括參考區(qū)間、精密度、干擾和回收試驗、檢出限等,樣本針和試劑針的驗證屬于精密度和正確度的范疇,由于認可準則里面沒有明確的內容指引,很多廠家對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進行性能驗證的時候,通常認為,只要精密度和正確度結果符合要求就等于樣本針和試劑針的吸樣是符合要求的。因此,很多公司出具的校準報告上,均沒有明確的進行樣本針和試劑針的實驗。而在國家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2019發(fā)布的全自動發(fā)光免疫分析儀評價標準YY/T 1155-2019中,已經(jīng)明確了加樣正確度和重復性的要求,并且提供了兩種驗證方法可供參考。
稱量方法是通過操縱儀器中的試劑針頭或樣本針頭,將一定容積的液滴移到規(guī)定的器皿中,然后利用電子天平來計量被移出的液滴的容積[10-12]。但是,大部分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都不支持以上液體轉移的具體測試順序,而且在實驗室中進行微稱時,會受到很多的影響,如果操作不當,就會帶來很大的不確定度,無法對儀器試劑和樣品的加注精度和重復性進行實際的檢驗[13]。在理論上,常規(guī)的比色法可以判斷樣品的加注狀態(tài),然而,目前主流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第一個添加的不是樣品,而是試劑1,而且二者的加注之間的間隔十分短暫,因此使用比色法來判斷二者之間的關系十分困難。比色法是通過加注、回收和定容的方式,稀釋所加注色素原液,確定稀釋倍數(shù),并對稀釋后色素原液與內標物吸光度進行測量,進而計算色素原液加注容量。有研究提出了對比色法進行改進的方法,即在全自動生化分析機中設置特殊的檢測步驟,將吸光度已知的標準物質進行稀釋,然后對稀釋后的吸光度進行測定,并與理論吸光度值進行比較;對進樣及進樣的精確性及重現(xiàn)性進行了間接評估[14-15]。
實驗的過程中有幾個關鍵的步驟需要特別注意:①操作者需要非常熟悉儀器的性能和操作,需要專業(yè)的儀器工程師的協(xié)助,在測試定義里啟用特殊項目如:xSMTS10;②設置好了程序,停機之后,需要將外環(huán)和S-channel杯子取出,并用油性筆編號1~89,90~200后(標記在杯子上部),放置5 min,等筆跡完全干了之后,每20個裝一袋,因為量太多會比較亂,而量太少,操作步驟多容易出錯;③實驗開始后,每個測試杯在清洗環(huán)推杯子到暗盒的位置接住,并且依次放在試管卡座上(如試管泡沫板)。分4次進行,每次進行20個杯子的實驗并5 min內完成稱重。該過程需要密切關注杯中液體的撒漏或者揮發(fā);④大部分的試劑盒其中有一格是完全干凈密封的,在進行后面的實驗的過程中,可以利用該格子添加蒸餾水,作為試劑針測試的樣本。
綜上所述,西門子全自動發(fā)光免疫分析儀Atellica IM1600樣本針和試劑針吸樣量正確度和重復性符合YY/T 1155-2019行業(yè)標準,可以進行常規(guī)檢測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