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超
小朋友們,開篇之際,吳老師先來一個“靈魂發(fā)問”:你有沒有心愛之物?是什么?許多作家筆下描寫的事物,都是他們的心愛之物,如琦君的桂花,馮驥才的珍珠鳥,豐子愷的白鵝,老舍的貓……也正因為他們寫的是自己的心愛之物,所以我們讀起來才會覺得充滿趣味,充滿感情。
第一步,你要確定“心愛之物是什么”。
在這里,吳老師只想針對“怎么尋找自己的心愛之物”提醒一點:
心愛之物不能等同于喜愛之物。如果隨便找一件喜愛之物來寫,對于這篇習(xí)作,這種做法就很草率了。
我暫且把心愛之物設(shè)為未知數(shù)X 吧。
假如X 還在你的身邊,它一定是你愛不釋手、形影不離、心系夢繞的事物。
假如X 只能存在于你的回憶里,它一定讓你悲傷過,懷念過,是一件至今都難以忘記,甚至在心中無法替代的事物。
相信大家順著上面兩個假設(shè),應(yīng)該就能沉下心來,發(fā)現(xiàn)真正的心愛之物。
接下來,吳老師再來第二個“靈魂發(fā)問”:回憶之前的習(xí)作,你們一般都會按照怎樣的思路寫一件自己喜愛的物品呢?
第二步,確定寫作思路。
按照以往的慣例,我們可以如此設(shè)計記敘“心愛之物”的寫作思路:外形——心愛之物的來歷——成為心愛之物的原因——寫一件具體的事突出你對它的“心愛”。
在這里,吳老師仍然只想針對“心愛”提醒一點:寫出“心愛”,離不開心理活動,所以不能吝惜任何表達(dá)心情的詞語,不能缺少描寫內(nèi)心感受的語句。
我暫且再把心愛之物設(shè)為未知數(shù)X 吧。
寫外形時,除了描寫X 的樣子,還要描寫你看X 時的心情,每一次看X 你都會想什么。
寫來歷、原因,尤其是描寫具體事例時,不僅要寫清楚X 是從哪兒得到的,還要描寫你得到X 時的心情和感受,更要借助事例講清楚內(nèi)心的想法,讓讀者通過事例感受到你內(nèi)心的想法,感受到X 真是你的心愛之物。
第三步,完成習(xí)作初稿后,把自己的習(xí)作讀給家人、好朋友聽一聽,看看他們能不能感受到你的“心愛之情”,可以根據(jù)他們的建議,在適當(dāng)?shù)牡胤教砑踊蛐薷囊恍﹥?nèi)容。
最后,吳老師建議大家將修改后的習(xí)作工整地謄抄一遍,并附上心愛之物的“照片”或“繪圖”,給“心愛之物”充分的儀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