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貓
孩子們,如果一首詩向你們發(fā)出疑問,你會如何回答呢?如果你們也用一首詩回答它那又會如何?我們可以看看日本詩人谷川俊太郎這首經(jīng)典的詩歌:
媽媽,為什么?
[日]谷川俊太郎
彭懿 譯
媽媽,
小河為什么笑個不停?
因為太陽在給小河撓癢癢啊。
媽媽,
小河為什么唱個不停?
因為云雀夸小河的聲音好聽。
媽媽,
小河為什么涼涼的?
因為小河想起了冬天對它的愛。
媽媽,
小河幾歲了?
小河永遠(yuǎn)和年輕的春天同歲。
媽媽,
小河為什么不休息?
那呀,是因為大海媽媽
在等著小河回家
“太陽給小河撓癢癢”不就是河面波光粼粼的景象嗎?包括后面的“小河永遠(yuǎn)和年輕的春天同歲”其實寫的是冰雪融化,春水上漲。最后一節(jié)隱含了“萬川歸?!钡囊馑迹屓梭w會到生命的真諦,人生的終極意義。
小河奔涌,充滿瞬間的波動和永恒的回聲。生命之水潤澤萬物,詩句本身不也是詞語之河嗎?
孩子們,你心中有自己的疑問嗎?這些疑問有時就是詩:
水呀你到哪兒去?
[西]加西亞·洛爾迦
戴望舒 譯
水呀你到哪兒去?
我順著河流,
一路笑到海邊去。
海呀你到哪里去?
我向上面的河流
找個地方歇腳去。
赤楊啊,你呢,你做甚么?
我對你甚么話也沒有,
我呀……我顫抖!
我要甚么,我不要甚么,
問河去還是問海去?
(四只沒有方向的鳥兒,
在高高的赤楊樹上。)
我們知道谷川俊太郎的“ 河流” 是層層推進的,而洛爾迦逆流而上,構(gòu)建了一個無序的樂園:水入河流——大?!獦洹摇B兒。尤其是最后“赤楊”這一意象的出現(xiàn),如同切換中的電影鏡頭,讓整首詩變得神秘起來。它為何顫抖?是風(fēng)的吹拂還是水的悸動? 還是因為自己無法行走而悲傷?河流和大海都有方向,但楊樹和四只鳥兒卻沒有方向……
下面我們看看一個孩子心中的疑問吧:
問 題
小二牛(7歲)
什么是眼淚
眼淚是我哥哥氣我時
我發(fā)射的炮彈
眼淚是透明的血
什么是害怕
害怕是老鼠遇到貓害
怕是滿大街都是人
可我一個也不認(rèn)識
什么是小溪
小溪是大海的寶寶
什么是閃電
閃電是一片烏云重重一拳打到
另一片烏云的眼睛
什么是花
花是佛的手指
詩歌以夸張和問答的形式,表現(xiàn)了眼淚、害怕、小溪等事物的形象,最后一句讓整首詩得到升華。因為這個世界有太多的疑問,每個疑問都是美妙的奏鳴曲,輕輕地觸動你的心,像佛開花的手指。
所以孩子們,重要的不是那些疑問有了答案,而是在置疑的過程中我們的詩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