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穎
(五邑大學 廣東 江門 529000)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 年3 月18 日全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提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思想政治理論課(以下簡稱“思政課”)發(fā)展的背景是“兩個大變局”,即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成為推動思想理論課高質量發(fā)展的關鍵一步?,F(xiàn)今,大中小學思想政治課一體化建設正有序推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22 年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2]。思想政治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實踐層面上,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以下簡稱“一體化”)面臨許多困境。
石書臣認為,縱向一體化應體現(xiàn)整體規(guī)劃性和上下貫通銜接,同時呈現(xiàn)不同學段的特點,使大中小學思政課的開設呈現(xiàn)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狀態(tài)。而從思政課課程資源的角度講,還包括家庭、學校、社會橫向的一體化[3]。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要著眼于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以系統(tǒng)性思維整體構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整體格局,在橫向上相互協(xié)調發(fā)展,從縱向看則聯(lián)通彼此。地方高校在推動區(qū)域性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方面有其獨特的優(yōu)勢。
各學段教師一體化的發(fā)展程度是衡量“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指標之一。打造和建設小學、中學和大學思想政治課教師相互交流的平臺是提高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一體化程度的重要途徑。地方高校可充分利用其獨特的組織優(yōu)勢牽頭設立“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為區(qū)域內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有效且穩(wěn)定的交流平臺。
第一,高校具有豐富的研究資源和充沛的師資,能夠牽頭帶領各學段思政課教師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理論研究。第二,高校能夠通過開展理論講座、學術沙龍等形式的理論學習活動,提升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對一體化建設理論的理解。第三,高校具有理論研究的優(yōu)勢,高校教師可與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聯(lián)合申報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課題,以帶動本區(qū)域思政課一體化的建設和發(fā)展。
推動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要求大中小學思政課在教學內容上相互聯(lián)系又有所區(qū)別。大學、中學和小學各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不一樣,應遵循各學段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在教學內容設計上有所區(qū)別。即不同學段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點應有所區(qū)別,同時也能夠看到各學段的重點之間層層遞進、螺旋上升的清晰的邏輯關系,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內容的選擇,注意學生學習的重點。地方高??沙浞掷帽緟^(qū)域內的紅色文化資源和鄉(xiāng)土文化資源,牽頭建設具有區(qū)域特色的本土教學資源庫,按照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及學習重點組建教學資源庫,推動教學資源一體化建設。
思政課教師對“一體化”的認識還有待提升。曾玉梅指出,思政課系統(tǒng)性建設的銜接性要求處于不同學段的教師既各有側重,又不孤軍奮戰(zhàn),應做到互通互融、有效銜接[4]。各學段思政課教師共同的教育目的是立德樹人,但在每一學段又有不同側重,小學階段側重于啟蒙教育,初中階段側重于情感的引導,高中階段側重于政治素養(yǎng)的培育,而大學階段則應側重于培養(yǎng)大學生的使命擔當。筆者通過對廣東省A 市包含大學、高中、初中、中職、小學學校的思政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發(fā)現(xiàn),49.69%的思政課教師對此是有所了解的,而聽說過和不了解的占50.31%??傮w來說,思政課教師雖對“一體化”建設有一定的了解,但對“一體化”建設的認識還有待提升。
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縱向聯(lián)結通路仍需打通。要打通各學段思想政治課的縱向聯(lián)通離不開各學段思政課教師在教學和教研方面的相互交流。徐秦法、黃冰鳳指出,要以“教學協(xié)同、科研協(xié)同、實踐協(xié)同”三個協(xié)同來提升各學段教師的銜接意識,突破各學段思想政治課教師之間固有的壁壘[5]。打通縱向聯(lián)結通路是“一體化”建設中至關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調查中,“沒有參加過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相關的教研活動”的教師占15.45%;“參加過1~4次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相關教研活動”的教師占59.08%;“參加10 次以上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相關教研活動”的思政課教師占10.23%。由此可見,參加調查的思政課教師基本都參加過“一體化”相關的教研活動,但是次數(shù)較少。因此,小學、中學和大學各學段的思政課教師之間需要增加交流頻次,“一體化”的縱向聯(lián)結通路仍需打通。
大中小學思政課師資仍需充實。思政課的一體化發(fā)展離不開教學實踐,而教師則是發(fā)展進程中的主要推動者。當前,各大中小學總體上配備了專職的思想政治課教師,但在思政課教師的結構上仍存在師資發(fā)展難題。在數(shù)量上,思政課教師的數(shù)量基本符合教育部要求,但其中專職教師數(shù)量仍待提升。在質量上,思政課教師總體質量較好,但其中思政相關專業(yè)的教師人數(shù)仍需提升。在訪談中,參與調查的教師特別是小學、初中學段的教師反映在小學、初中階段授課的思政課教師多為其他科任教師兼任。這也導致了其他問題,一是思政課的課時不能完全保證。二是兼職思政課教師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培訓,相比專職思政課教師,兼職思政課教師在備課、教學和教研上都面臨更大的困難。三是兼職思政課教師還需兼任其他課程的教學任務以及行政任務,也影響了思政課的教學質量以及對思政課教學的深入研究。
地方高校牽頭成立區(qū)域性的大中小學思政課研究中心,改變不同學段思政課之間相互分割的狀態(tài)。在調查中,有16.08%的調查者表示所在地區(qū)有市級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中心,17.12%的受訪者表示所在地區(qū)有區(qū)級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中心。37.37%的調查者表示其所在地區(qū)有校級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中心。有16.28%的受訪教師表示其所在地區(qū)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教研、交流平臺是名師工作室。另外,跨學段的教學交流活動逐漸增多。在調查中,有31.94%的受訪教師表示目前參加的跨學段思政課教學、教研活動的交流頻率是每周一次,每月參加一次的占21.09%,每年參加一次的占15.87%。可見跨學段的教學、教研交流活動在逐漸增多。此外,教師對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也在逐漸加強。在調查中,有72.86%的受訪教師認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非常有必要,是提高思政課教學質量的重要內容。地方高??砂l(fā)揮其組織優(yōu)勢,通過科研項目支持牽頭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研究中心。依托研究中心暢通各學段教師交流溝通的渠道,通過研究中心組織各類教學、教研活動,推動“一體化”建設發(fā)展。
組織開展“一體化”建設相關理論學習培訓,開展常態(tài)化的跨學段思政課教研交流。在調查中,受訪教師認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困難有很多,其中教師自身知識儲備不足、相關培訓缺位及大中小學思政課之間的銜接難度大這三項是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的主要困難,分別有63.67%、51.15%和53.86%的受訪者都選擇了此三項。首先,高校在“一體化”研究方面具有天然的師資優(yōu)勢,特別是地方高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地方高??沙浞职l(fā)揮其師資優(yōu)勢,通過專題講座、學術沙龍和教育培訓等形式開展理論學習,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師的理論水平,也為思政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提供重要的學習平臺。其次,以研究中心為交流平臺,組織大中小學各學段教師參加跨學段集體備課會、跨學段聽課評課和跨學段聯(lián)合教研活動等??鐚W段的思政課教研活動可幫助不同學段的教師了解除自己所任教學段外其他學段思政課具體的教學安排,對于教師在實踐中貫徹“一體化”的理念非常必要。在跨學段的集體備課活動中,各學段思政課教師可就教學目標、課程目標和教學方法等進行相互交流,根據(jù)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特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也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自身所教學段的教學目標和課程目標,更好地形成自覺的“一體化”意識,把“一體化”的理念貫徹到教學實踐中。最后,以高校教師為主導,在課題研究上開展“一體化”相關的合作,充分發(fā)揮高校教師的科研優(yōu)勢,跨學段圍繞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申報課題。
首先,地方高校一般設有地方文化研究中心,可聯(lián)合地方文化研究中心打造具有區(qū)域特色的線上教學資源庫,為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提供豐富的備課資源。地方高校可組織開發(fā)涵蓋大中小學的思政示范課程,為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開展教學提供參考。其次,地方文化是思政課教學資源的重要內容之一,能夠幫助學生了解當?shù)匚幕?,也是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應有之義。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中融入地方文化,特別是地方紅色文化,有利于把思政課講深、講實。其中,地方高校還可依托科研或者舉辦教學比賽,組織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聯(lián)合開發(fā)融合地方文化的思政示范課程。最后,線上教學資源庫同樣也是各學段思政課教師溝通交流的重要平臺,通過線上平臺開展不同學段教師之間的教學觀摩活動和評課活動。線下教學觀摩和評課活動在活動時間上要求較高,在調查中有70.35%的受訪教師認為建設網(wǎng)絡平臺是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的重要途徑,網(wǎng)絡平臺能夠提高教學觀摩活動和評課活動的效率,可作為思政課教師日常學習進修的重要資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