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園子開園啦!這里有好玩的互動,有趣的故事,青菜們暢所欲言,園子里好熱鬧呀!
歡迎小伙伴們來微博@青年文摘彩版雜志參與互動話題投稿!也可關(guān)注“青年文摘”微信公眾號,后臺回復“青菜園子”,觀看更多精彩評論集錦!
@解憂貓舍:大年三十晚上,一家子陪著侄子們放煙火,我注意到奶奶望著侄子手里的煙火發(fā)呆,就給奶奶也拿了幾支。煙花綻放的那一瞬間,奶奶笑得像個孩子一樣。
@鄭開秀:大學畢業(yè)后,我響應(yīng)國家號召去部隊服役,到了大年三十,團里組織全團官兵在大禮堂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吃年夜飯。不巧那個點兒輪到我在部隊站崗,班長和班副為了讓我看聯(lián)歡晚會、吃年夜飯,提前一小時過來換崗,那一晚簡陋的大屏幕上播的什么早已記不清了,只記得禮堂里戰(zhàn)友們那些驚喜的歡笑聲……
@南野遺民:在日漸式微的年味中,時下興起了一種新的過年方式——在手機上過年。紅包封面上印著前“兔”似錦,煙花在群里徹夜不眠,我們聚在一起,在手機上“開個房間”一起看晚會。這是老家的新年,更是我一生剪不斷的鄉(xiāng)愁。
@嵩花粉:初一早晨拜過年之后,我和幾個小伙伴約好去家后院的那條河上滑冰。帶著自制的“滑冰神器”——幾片木頭板、兩個小木棍、大長釘?shù)慕M合,人往小木板上一坐,雙手使勁往后劃著小木棍,就這樣你追我趕,玩瘋了。不過在快樂的同時也要注意安全呀!
@三號松果鋪:過年的時候可以去奶奶家買炮玩!
@桀驁15:廣東過年家鄉(xiāng)的小吃是煎堆,小時候最愛吃,偷著吃,那種油炸的特別容易上火,然后幾天嗓子都疼,說不了話。
@胖胖糖:廣西過年,家家戶戶都要做“糖環(huán)”,鄰里間會互相幫忙,有人和面,有人搟面,有人編糖環(huán)的花樣……我就喜歡搶一些邊角料,做成自己喜歡的樣子,然后偷偷混進去炸。一口嘎嘣脆,比新年的鞭炮聲更讓人期待!
@要健康快樂呀ba b y:那個時候我還沒結(jié)婚,還是媽媽的孩子,真快樂啊,沒有煩惱?,F(xiàn)在我是孩子的媽媽,也要學著媽媽的樣子在廚房忙碌。
@柳風沐筱:過年時,每家都會把豆子放在門口,小孩子們?nèi)ツ?,門口的豆子越少就表示新的一年里這家會更受歡迎,然后大人們會把豆子和冰糖一起煮,有點像臘八粥,但是更甜。
@不是所有的蟲子都能變成蝴蝶:這是一張20年前的老照片了,那時也沒有什么山珍海味,但是一到過年的時候就是特別高興,能吃好吃的,放鞭炮,看春晚,現(xiàn)在跟過去比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郁金香:內(nèi)蒙古過年,媽媽蒸很多粘豆包、糖三角,用面袋裝好凍在倉房里,爸爸炸內(nèi)蒙大果子、炸開花豆,燉干白菜。內(nèi)蒙人好客,正月串親戚,今天在七大姑家明天在八大姨家吃喝、打撲克、打麻將、推牌九,氣氛很是熱鬧。
@腹愁者:話不多說,直接展示我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