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松
【摘要】學生對小說有比較高的閱讀期待,教師圍繞小說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基于學生閱讀學情特點,設定一些應對措施,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小說閱讀品質。教師從閱讀審美教育角度進行教案設計,推出更多閱讀鑒賞學習活動,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討論,豐富學生小說閱讀鑒賞體驗,強化學生審美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小說閱讀;審美教育
小說閱讀有自身規(guī)律和要求,教師設計完善的教學方案,為學生規(guī)劃清晰閱讀路徑,能夠順利啟動學生閱讀思維,讓學生在深入研討中成長審美認知。高中語文教材中有相當比例的小說內容,學生對小說有較高閱讀興趣,但因為多種制約因素的存在,學生閱讀鑒賞小說素材時,暴露出多維度的認知障礙,限制學生閱讀鑒賞學習效果。教師創(chuàng)意組織小說閱讀鑒賞活動,借助多種輔學手段展開教學設計,優(yōu)化閱讀情境、傳授閱讀方法、組織閱讀活動、創(chuàng)新閱讀訓練,都能夠有效開發(fā)和鍛煉學生審美想象力、鑒賞力、體驗力、創(chuàng)造力。
一、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開發(fā)學生審美想象力
新課標明確要求語文課程要提升學生學科素養(yǎng),促進學生審美能力成長,教師在閱讀教程安排時,要貼近學生審美認知展開引導和組織。閱讀小說不是為了“看熱鬧”,教師要根據學生閱讀鑒賞認知能力,設定明確的小說閱讀鑒賞目標,配合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有效開發(fā)學生閱讀審美想象力,讓學生主動閱讀思考中建立認知能力。教師設計閱讀問題、布設閱讀任務、播放影視片段、展示直觀圖形等,都可以對學生形成心理觸動。
如教學茹志鵑的《百合花》,這是短篇小說,教師在導學環(huán)節(jié)播放同名電影片段,組織學生觀看影片,在閱讀教材內容基礎上展開研學行動。教材選編內容是小說重點章節(jié),集中表現通訊員的真誠善良,他無疑是英雄人物,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小說里的新媳婦,她和藹、樸實、開朗,具有奉獻精神。學生有觀看影片經歷,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文本時,學生回饋更為到位,閱讀學習進展順利。教師繼續(xù)設計閱讀猜想任務:通訊員犧牲了,對新媳婦和其他人都造成一定影響,我們不妨推想一下,后來新媳婦會有什么樣的表現呢?學生對這個話題比較感興趣,紛紛給出自己的個性觀點。教師對學生展望給予更多認同評價,組織學生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深化學生小說閱讀鑒賞情感認知。
閱讀情境創(chuàng)設具有豐富調動力,教師對學生關注點有充分把握,精心選擇設計方法,對學生多種感官形成觸動,并傳遞明確的信號,這對激活學生閱讀思維有一定幫助。高中生對小說閱讀有不同期待,對小說的理解也呈現個性化,教師圍繞審美主題展開教學指導,為學生深度鑒賞、評析小說素材提供豐富的思維切入點。
二、傳授閱讀方法,提升學生審美鑒賞力
高中生有閱讀學法積累,教師要有充分的學情調查和研究,為學生傳授一些閱讀方法,其助學作用更為突出,學生審美觀成長更為順利。閱讀鑒賞本身帶有審美屬性特點,教師在審美鑒賞中設計學習目標,組織學生進入審美體驗環(huán)節(jié),在深度研學中達成更多學習共識,逐漸達成閱讀共識?!皩W無定法,貴在得法。”語言鑒賞需要更多方法支持,教師不妨在閱讀鑒賞角度選擇、鑒賞程序安排、鑒賞交互形式、鑒賞效果評價等方面進行學法傳授。
學法包含諸多內容,教師針對學生閱讀需要展開學法研究,能夠創(chuàng)造豐富學習動機。教師在學法傳授時,要注意滲透審美內容。如教學《哦,香雪》,這篇小說表現山里閉塞環(huán)境下農村青年對外部世界的向往,小說情節(jié)具有生活氣息,充滿浪漫主義色彩,與學生閱讀審美高度契合,教師要求學生梳理小說三要素,從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等角度展開閱讀和討論,逐漸形成閱讀鑒賞認知。如情節(jié)分析,要關注開端、發(fā)展、高潮、結局等設計情況,圍繞人物性格塑造進行鑒賞討論,對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輔助作用展開專業(yè)研究,都能夠促進學生小說鑒賞力的成長。教師從小說要素角度展開閱讀設計,讓學生有條理、有層次閱讀小說,自然形成審美認知基礎。在鑒賞中審美,在審美中啟迪,方能更有效的歷練學生小說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達成多域度教學啟發(fā)效果。
學生對小說閱讀有自身追求,教師根據學生差異性閱讀需要傳授一些學法,學生會積極回應,在不斷嘗試應用中建立學科認知基礎。小說閱讀要圍繞三要素展開設計,教師傳授人物鑒賞方法、主題推演方法、情節(jié)梳理方法、環(huán)境描寫解析方法,能夠為學生規(guī)劃清晰學習路徑,這對全面提升學生學習品質有一定幫助。
三、組織閱讀活動,歷練學生審美感知力
閱讀是學生個性學習行為,教師創(chuàng)意設計小說鑒賞閱讀學習活動,在學生閱讀鑒賞進程中,投放具有較強引導性的思考問題、驅動任務,搭建多元化閱讀鑒賞交互平臺,推動學生閱讀鑒賞思維碰撞,歷練學生審美感知能力。話題辯論、課題研究、情感誦讀、閱讀演講、學習反思、學法座談、讀寫展評等,都與小說閱讀鑒賞教學有很強的適合性,教師立足小說閱讀鑒賞目標,設計投放不同閱讀活動類型,給學生帶來更加新奇的閱讀學習體驗,強化學生小說閱讀能力。
魯迅先生的《祝?!肥且黄唐≌f,小說圍繞主人公祥林嫂命運展開設計,學生對小說誕生背景有一定認知,教師推出研討任務:祥林嫂命運是悲慘的,其致因有多種說法,有人說是封建社會制度造成的,也有人說是魯四老爺造成的,還有人說是祥林嫂自身不抗爭造成的,你認同哪一種觀點呢?學生有閱讀經歷,其感知體驗存在差異性,形成了很多個性觀點。教師順勢推出課堂辯論活動,組織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學生深度研讀小說內容,對祥林嫂悲劇命運進行針對性研究,逐漸建立閱讀認知,對封建社會“人吃人”制度有了全面的了解。話題辯論是最為常見的閱讀學習活動,教師針對性設計辯論話題,給予學生更多指導和啟示,引導學生結合豐富的辯論學習體驗,多角度探究小說內涵,深層次理解小說閱讀素材。
教師因勢誘導的在閱讀課堂中推出辯論學習活動,學生有充分的機會展開閱讀互動,這對全面鍛煉學生閱讀能力有一定幫助,也能夠促進學生審美認知的成長。學生對辯論學習活動有較強的學習興趣,能夠積極表達自己的閱讀鑒賞成果和個性觀點,其思維活躍起來,由此形成的閱讀體驗更為深刻而鮮活。
四、延伸閱讀訓練,培養(yǎng)學生審美創(chuàng)造力
小說閱讀訓練組織中,教師做好延伸教學設計,組織學生進行課內課外對比閱讀、網絡交互研讀、讀寫總結反思,都可以創(chuàng)造一些閱讀審美體驗內化機會。教材小說名著都是以選編形式呈現,大都需要學生自主搜集整理,教師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互聯(lián)網等各類信息渠道收集小說素材,要求學生在生活條件下展開延伸閱讀學習,并撰寫小說閱讀筆記、閱讀日記,能夠讓學生在生活環(huán)境下,積極運用所學鑒賞方法進行小說閱讀分析,推動學生鑒賞學法內化,強化學生創(chuàng)造性閱讀學習能力。
《水滸傳》片段《林教頭風雪山神廟》,學生對這個章節(jié)的內容比較關注,閱讀體驗也比較深刻,教師設計閱讀訓練任務學生接受訓練任務后,開始回顧梳理閱讀小說內容,思考當時社會現實,展開深入交流討論,進入讀后感的構思之中。教師適時給予提醒,鑒賞小說人物,需要抓住人物特點,也要聯(lián)系社會和生活,這樣才能從小說人物鑒賞中汲取一些營養(yǎng)。教師設計人物鑒賞訓練任務,雖然自始至終沒有提及審美要求,但其訓練過程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沒有離開審美,分析人物性格特點,需要觀照社會和生活,學生自然會聯(lián)系到現在的生活,這種無形中的對比,為學生帶來更多體悟和感觸。
讀后感創(chuàng)作不是簡單的有感而發(fā),需要有構建意識,這個操作過程本身也具有審美意味,學生從中獲得的學習認知更為深刻。教師設計延伸訓練任務,為學生提供審美體驗的機會,其助學效果更為突出。
閱讀是學生個性學習行為,也是審美體驗學習,在小說閱讀教學環(huán)節(jié)滲透審美教育內容,其適合性更高,教師要做好教學融合設計,從不同教學環(huán)節(jié)展開滲透探索,讓學生自然進入到閱讀審美體驗之中。小說本身具有教育屬性,閱讀小說,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教師有意識組織學生展開專項審美閱讀研究學習,能夠有效提升小說閱讀品質,也能夠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艷春.談高中小說閱讀教學的新思維—以《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為例[J].中學語文,2022(36).
[2]毛著青.基于小說閱讀的高中英語多輪續(xù)寫教學研究—以《性格魔水》的續(xù)寫為例[J].黑龍江教育(教育與教學),2023(03).
[3]李驥,李輝.敘事學視域下高中小說閱讀教學探析[J].中學語文,202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