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秋羽(西南大學,重慶 400715)
鎮(zhèn)墓文是指東漢中后期出現(xiàn)的解殃文字,其目的主要是為陽世的生人解咎祈福,為地下之逝者除殃祛過,免受罰作之苦;同時也是為了斷絕亡人與其在世親人的關系,使之不得作祟侵擾生人①。其又可稱為“解注文”“鎮(zhèn)墓券”“劾鬼文”“朱書陶瓶”等。書寫材料主要有鉛、陶器、磚、瓦、石、木等,其中,以陶瓶和鉛券最為常見。吳榮曾先生指出,鎮(zhèn)墓器物(包括鎮(zhèn)墓文)是方士或巫覡作法之后遺留下來的。作法者常以天帝使者、天帝神師的名義自稱,暫攝神力,去對鬼怪進地驅除②。黃景春先生指出:“之所以大量采用陶瓶鎮(zhèn)墓,取‘瓶’與‘平’的諧音,意為葬后可得平安,不要發(fā)生災殃。”③
漢代人普遍視死亡為精神離開軀體或者生命由世間轉到來世,并且相信人死之后會變?yōu)楣砘辎?。王充《論衡》載:“人死世謂鬼,鬼象生人之形,見之與人無異。”“世謂人死為鬼,有知,能害人?!雹輺|漢時期民間所盛行的此類鬼神迷信觀念,在平民墓葬中所出現(xiàn)的鎮(zhèn)墓文中有較為充分的體現(xiàn)。
1935年春,山西忻州出土了一件瓦盆,盆外壁四周朱書鎮(zhèn)墓文23行,共219字。因其上有銘曰:“死人張叔敬”,習稱“張叔敬鎮(zhèn)墓文”,其文如下:
熹平二年,十二月乙巳朔,十六日/庚申。天帝使者告:張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冢丞冢令、主冢司/命、魂門亭長、冢中游/擊等,敢告移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東冢矦(侯)、/西冢伯、地下?lián)魻们?、(蒿)里伍長等。黃神生五岳,/主人死錄,召魂召魄,主死人/籍。生人筑高臺,死人歸,/深自貍(埋)。眉須以(已)落,下為/土灰……/⑥
其中,“天帝使者”為書寫鎮(zhèn)墓文以及執(zhí)行鎮(zhèn)墓儀式的方士或巫覡,他們借助神靈即最高統(tǒng)治者天帝的名義,獲得神異性、神圣性的加持或者說是成為天帝的化身、代理,來達到溝通神祇和鬼怪的目的⑦,只有脫離了人世的身份,成為“彼界”鬼神系統(tǒng)中的一份子,才能有后文的“告”“敢告”之“權力”。天帝使者所呈告的對象為張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冢丞冢令、主冢司命、魂門亭長、冢中游擊等?!皬埵现?、三丘五墓”指張家三曾、五祖之藏,或同葬一墓,或同塋域而異冢⑧。墓左墓右,應是指立侍左右的冥界低級官吏。中央墓主,與道教“五方”觀念有關。西安永和六年鎮(zhèn)墓文有載:“解五方□□殺(煞)及與中央□□□□”⑨,西安永壽二年劉孟陵鎮(zhèn)墓文上書:“[敢告]⑩中央,吏事生于戊己,某(謀)義(議)谷(欲)來,暴病不起”,?西安光和二年段氏鎮(zhèn)墓文載:
天帝神/師,黃神越章,謹為段氏甲□/家通東南西/北土氣。木王四/方當生者,死者/直□□□□□□□/土□道神□。東/方起土,大(太)白□之;……甲乙庭座,冥/收左旁。趣召□/己,辰先恐□。丑/未對狀,急還/中央?。
1997年9月至1998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位于河南省三門峽市東約7公里的南交口遺址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其中漢墓M17出土鎮(zhèn)墓瓶5件。5件鎮(zhèn)墓瓶按東、南、中、西、北“五行”方位埋置,每個瓶上都朱繪北斗神符釋文如下:
東方甲乙,……(M17:6)
南方丙丁,……(M17:7)
中央戊己,神勾/陳,雄黃七/兩,制北方,令/母制子,禍不/起,從今日始。/如律令。(M17:8)
西方庚辛,……(M17:9)
北方壬癸,……(M17:10)?
由此觀之,“中央墓主”當屬于道教五方神中央之神,負有鎮(zhèn)祟辟邪、管理初入地底幽冥之死者的職責。
“冢丞冢令”當為地下鬼吏。嚴耕望先生指出:“秦漢郡府僚佐可因其性質大別為佐官與屬吏兩種。佐官,秩二百石以上,由中央任命之,丞、長史、尉是也。”“丞以佐郡守治眾事者,其于邊郡則名為長史?!?張家山漢簡記載:“群盜殺傷人、賊殺傷人、強盜,即發(fā)縣道,縣道亟為發(fā)吏徒足以追捕之,尉分將,令兼將,亟詣盜賊發(fā)之所,以窮追捕之”“一歲中盜賊發(fā)而令、丞、尉所(?)不覺智(知)三發(fā)以上,皆為不勝任,免之?!?若縣內發(fā)生了“群盜殺傷人、賊殺傷人、強盜”之事,縣尉、縣令立即率領吏員追捕;若縣內一年之中發(fā)生了三起及上縣令、縣丞、縣尉都不知道的盜賊案件,則皆免職。由此可知,令、丞共同主管一縣事務(尉主管軍事),為政一方。鎮(zhèn)墓文中“冢丞冢令”即幽冥世界中的“縣廷”鬼吏。
嚴耕望先生指出:“兩漢諸縣有游徼,可考見于碑傳者甚多。”“游徼亦均與賊曹比列,則其職近賊曹,徼捕盜賊甚明?!庇吾?、亭長多同見“游徼、亭長,外部吏,皆屬功曹”。亭長之職責分為兩層:一、本職,典武禁賊;二、兼及民事,理辭訟?。此外,還有“府門亭長”一職,“是職主守門糾儀也”?。鎮(zhèn)墓文中所謂“冢中游擊”即幽冥世界中負責緝捕作奸作科之惡鬼的鬼吏,“魂門亭長”亦司此職?!盎觊T”當是死者鬼魂通過之門,是陽間通往陰間的關卡。若以“府門亭長”的職掌來看,“魂門亭長”應當也負有看守陰陽兩界大門、糾察鬼魂之儀貌的職責。
“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東冢侯、西冢伯”,從“侯、伯,二千石、丞”諸辭來看,這一類鬼神當屬于地下高級官吏。從鎮(zhèn)墓文句式來看,亦可知此類鬼神在幽冥世界中擁有較高的地位?!疤斓凼拐吒妗焊腋嬉啤迸c此相近的語句,在出土材料中亦可見。里耶秦簡記載:“□遷陵守丞敦狐告都鄉(xiāng)主:以律令從事”?“遷陵守丞敦狐敢言之”“遷陵守丞敦狐告?zhèn)}:以律令從事?!?《睡虎地秦墓竹簡·封診式》記載:“丞某告某鄉(xiāng)主”“敢告某縣主?!?學界對《封診式》總體性質的定位大都比較統(tǒng)一:是一部秦時典型訴訟文書的總集,是一部官方頒布的供有關官吏參考的各類典型案件范例匯編,主要是訴訟程序法規(guī)和有關偵查、勘驗、審訊等法律文書的程序?。從文書發(fā)展的歷程來看,秦代公文的書寫習慣對漢代文書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例如長沙走馬樓漢武帝時期簡中存在相似的記載:
九月丁卯,倉嗇夫午行酃丞事敢告臨湘丞主:案贖罪以下寫劾、辟報、爰書,移書到,令史可(苛)問,它言史……敢告主。
圖1 郭沫若所作張叔敬瓦缶釋文
圖2 永壽二年劉孟陵鎮(zhèn)墓瓶
五年九月丙辰朔丁丑,倉嗇夫膚行都鄉(xiāng)事敢言之:廷移邑陵書曰:亭長柯□求命者郡諸侯,今有劾,謁移長沙內史……?
居延漢簡(《居延新簡》E.P.F22;56A)記載:
建武五年八月甲辰朔丙午,居延令丞審告尉、謂鄉(xiāng),移甲渠候官,聽書從事如律令?。
由上述材料可見,秦代簡牘中平行文書用“敢告某某主”“敢告告某主……敢告主”格式,上行文書則用“某敢言之……敢言之”的格式,下行文書則直接用“告”后面則多數(shù)用“某主”,從目前的出土材料來看,一直到漢武帝時期仍遵守這類格式?。
鎮(zhèn)墓文中“天帝使者告:張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冢丞冢令、主冢司命、魂門亭長、冢中游擊等,敢告,移丘丞墓伯、地下二千石、東冢侯、西冢伯、地下?lián)魻们?、蒿里伍長等”意為鎮(zhèn)墓儀式的主持人以天帝“使者”的身份告之中央墓主、魂門亭長等地下鬼吏,并讓他們移告地下高級鬼吏“地下二千石、東塚侯、西塚伯”等:薄命之人張叔敬,如今“下歸丘墓”。辟除殃咎,勿擾生人。通過套用人世間官僚行政制度的文書格式,以“天帝使者”的神異性身份,用程式規(guī)范的幽冥文書,層層通告,讓各級鬼吏知曉張叔敬之鬼魂已經(jīng)來到陰間,并完成了由陽間轉入陰間的程序,取得了停留陰間的“合法性”,從此遠離災殃,陰陽兩安。
東漢鎮(zhèn)墓文所見之鬼神體系與官僚制度、基層運作管理制度息息相關,借此視角,我們足可窺探東漢乃至秦漢時期的社會民俗風貌以及精神世界,加深對秦漢社會的認識,推動相關領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