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素萍
特應性皮炎是一種常見的高復發(fā)率、慢性類皮膚性臨床疾病, 其癥狀表現(xiàn)為皮膚瘙癢、多形皮疹, 嚴重者甚至出現(xiàn)鼻炎、哮喘等合并癥, 對患者生活、工作造成不利影響[1]。特應性皮炎主要是由于皮膚屏障出現(xiàn)功能障礙, 進而導致免疫系統(tǒng)紊亂, 最終引起過敏炎癥的現(xiàn)象。目前, 特應性皮炎主要選擇糖皮質激素類藥物等抑制劑進行治療, 雖然其療效較好, 但潛在毒性較強, 長期使用會出現(xiàn)明顯的副作用。故此, 探索安全、高效的藥物對特應性皮炎進行治療, 是臨床工作重要內容之一[2]。而度普利尤單抗能有效抑制白細胞介素(IL)-4 和IL-13 的活性, 阻止其傳導信號, 從而達到減輕炎癥的目標。同時, 有研究顯示, 度普利尤單抗能有效提高患者鼻炎、哮喘、特應性皮炎的療效[3]?;诖? 為了進一步觀察度普利尤單抗治療特應性皮炎的療效與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此研究以本科2021 年6 月23 日~2022 年6 月23 日收入治療的94 例特應性皮炎患者為研究對象, 科學分組后給予不同治療, 現(xiàn)將治療方法及治療效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21 年6 月23 日~2022 年6 月23 日本科收入治療的94 例特應性皮炎患者, 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47 例。對照組:男25 例, 女22 例;年齡20~51 歲, 平均年齡(35.82±7.52)歲;病程2~19 年, 平均病程(11.05±6.23)年。觀察組:男26 例, 女21 例;年齡21~53 歲, 平均年齡(36.12±7.03)歲;病程2~21 年, 平均病程(12.08±6.57)年。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標準 資料完整且經疾控中心倫理委員會審批, 家屬知情同意;與特應性皮炎的診療指標相符合;病程≥12 個月。
1.3 排除標準 存在心力衰竭、肝腎功能障礙;對度普利尤單抗成分及輔料存在過敏反應;存在急性感染和螨蟲感染等情況。
1.4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治療。地奈德乳膏(重慶華邦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60725, 規(guī)格:0.05%)使用方法為外用, 于患處輕涂, 以完全覆蓋為宜, 涂用2 次/d;依巴斯汀片(西班牙INDUSTRIAS FARMACEUTICAS ALMIRALL, S.A., 注冊證號H20140855,規(guī)格:10 mg)使用方法為口服, 1 次/d, 10 mg/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取度普利尤單抗治療。度普利尤單抗注射液(法國Sanofi Winthrop Industrie,注冊證號S20200017, 規(guī)格:300 mg)注射方法為第1 天皮下注射共600 mg, 分2 次注射, 300 mg/次, 之后每2 周注射1 次, 劑量300 mg/次。兩組治療時間均為16 周。
1.5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瘙癢指數(shù)評分[采用瘙癢數(shù)字評分量表(NRS)評估]、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評分[采用濕疹面積及嚴重度指數(shù)(EASI)評估]、病情狀況評分[采用特應性皮炎控制工具(ADCT)評估][4];②對比兩組患者皮膚瘙癢、破損緩解時間;③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選擇皮膚病生活質量指數(shù)(DLQI)評估患者的生活質量, 評分越低, 生活質量就越好[5];④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 分為痊愈、顯效、有效、無效4 個級別。其中, 相較治療前, 特應性皮炎的積分指數(shù)降低率>90%, 且沒有瘙癢感, 皮損完全消退視為痊愈;特應性皮炎的積分指數(shù)降低率為60%~90%, 且瘙癢和皮損明顯改善視為顯效;特應性皮炎的積分指數(shù)降低率<60%, 且瘙癢和皮損有緩解視為有效;其余視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痊愈率+顯效率+有效率[6]。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瘙癢指數(shù)評分、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評分、病情狀況評分對比 治療前, 兩組患者瘙癢指數(shù)評分、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評分、病情狀況評分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瘙癢指數(shù)評分、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評分、病情狀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瘙癢指數(shù)評分、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評分、病情狀況評分對比( ±s, 分)
表1 兩組患者瘙癢指數(shù)評分、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評分、病情狀況評分對比( ±s, 分)
注:與對照組對比,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瘙癢指數(shù)評分 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評分 病情狀況評分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7 9.36±1.40 6.17±1.93 35.33±10.03 27.52±9.18 19.08±1.58 15.41±1.38觀察組 47 9.31±1.23 4.90±1.72a 35.49±10.24 21.47±9.26a 19.65±1.61 10.79±1.64a t 0.184 3.368 0.077 3.181 1.732 14.777 P 0.854 0.001 0.939 0.002 0.087 0.000
2.2 兩組患者皮膚瘙癢、破損緩解時間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觀察組患者皮膚瘙癢緩解時間、皮膚破損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 生活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皮膚瘙癢、破損緩解時間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
表2 兩組患者皮膚瘙癢、破損緩解時間及生活質量評分對比( ±s)
注:與對照組對比, aP<0.05
組別 例數(shù) 皮膚瘙癢緩解時間(d) 皮膚破損緩解時間(d) 生活質量評分(分)對照組 47 8.12±0.23 11.16±1.84 7.34±1.28觀察組 47 4.98±0.16a 7.92±1.73a 3.41±1.12a t 76.832 8.795 15.841 P 0.000 0.000 0.000
2.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 高于對照組的80.8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n(%)]
特應性皮炎屬于一種慢性、復雜炎癥類皮膚疾病,其臨床表現(xiàn)包括濕疹病變和反復發(fā)作、瘙癢等, 不僅會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而且會致使患者出現(xiàn)抑郁、睡眠障礙和自殺等現(xiàn)象[7]。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兒童特應性皮炎的發(fā)病率為15%~30%, 在成年人中的發(fā)病率相對而言較低, 為2%~10%, 雖然其病機暫未有明確說法, 但該病在發(fā)展中會持續(xù)損害患者的皮膚屏障、免疫系統(tǒng)和皮膚菌群, 從而導致病情不斷惡化[8]。同時, 特應性皮炎病理的基本特征為Th2 型細胞, 其在異常皮膚屏障和過敏原刺激的作用下會分泌出IL-4 和IL-13 因子, 而IL-4 和IL-13 是特應性皮炎病情發(fā)展中重要的因子, 可激活Th2 型細胞, 并將漿細胞所釋放抗體轉為免疫球蛋白E(IgE), 從而加重炎癥。基于此, 研究者提出, 治療特應性皮炎方向之一則是抑制IL-4 和IL-13 的介導作用。
據特應性皮炎的診療指南可知, 在治療特應性皮炎時需采取系統(tǒng)藥物、基礎保濕和藥物外涂等綜合方法。然而, 就臨床選擇的常規(guī)系統(tǒng)藥物而言, 普遍存在患者依從性較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的現(xiàn)象。因此,提高特應性皮炎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是醫(yī)患關注的重點。在我國醫(yī)學科技迅猛發(fā)展的背景下, 各醫(yī)院逐漸開始選擇小分子的靶向藥物和生物制劑來治療特應性皮炎, 為增強患者治愈的信心提供了有力保障[9]。其中, 已研發(fā)出的度普利尤單抗與特應性皮炎病機特點契合度較高, 能實現(xiàn)IL-4 和IL-13 協(xié)同受體目標[10]。研究結果顯示, 應用度普利尤單抗能有效治療哮喘、特應性皮炎等過敏類疾病。據國外的臨床研究成果可知, 相較于傳統(tǒng)的標準性治療方案,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與度普利尤單抗結合使用可有效緩解患者瘙癢癥狀, 減緩其病情的發(fā)展進程, 提高其生活質量[11]。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應用度普利尤單抗治療特應性皮炎可獲得顯著的療效[12]。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①治療后, 觀察組患者瘙癢指數(shù)評分、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評分、病情狀況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特應性皮炎治療中應用度普利尤單抗, 能有效改善患者瘙癢指數(shù)評分、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評分、病情狀況評分, 可能是由于度普利尤單抗為IL-4 單克隆的抗體, 通過與IL-4 和IL-13 協(xié)同受體作用, 與α 亞基受體相互結合, 在抑制IL-4 和IL-13 的傳導效應時,下調信號通路, 對特應性皮炎的病情發(fā)展產生抑制作用, 降低瘙癢指數(shù)評分、嚴重程度和濕疹面積, 改善病情狀況, 進而有利于增強治療療效[13]。②觀察組患者皮膚瘙癢緩解時間、皮膚破損緩解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度普利尤單抗能有效縮短特應性皮炎患者皮膚瘙癢和破損緩解時間, 可能是由于度普利尤單抗能有效抑制IL-4 和IL-13 活性, 在緩解患者瘙癢、破損癥狀的同時, 通過持續(xù)治療有效縮短了皮膚瘙癢和破損緩解時間[14]。③觀察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特應性皮炎治療中應用度普利尤單抗, 可有效改善患者皮膚的生活質量, 可能是由于度普利尤單抗在充分發(fā)揮其對炎癥因子抑制作用的基礎上,有效縮短了患者皮膚瘙癢和破損緩解時間, 減輕了其病情嚴重程度和不良反應, 進而有利于生活質量的提升[15]。④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95.74%, 高于對照組的80.85%,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在特應性皮炎治療中應用度普利尤單抗, 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療總有效率, 可能是由于度普利尤單抗耐受性較好,加之在與其它抑制劑聯(lián)合的基礎上, 可有效降低特應性皮炎的積分指數(shù), 緩解患者瘙癢感, 改善患者皮損情況, 從而提高治療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 度普利尤單抗能有效提高特應性皮炎患者的療效, 值得廣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