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寶俠
摘 要 探討高中語文測試評價中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平衡問題。語文測試評價既需要考查學生的主觀能力,如文學鑒賞、表達能力,又需要客觀評價學生的語言運用和閱讀理解等技能。然而,傳統(tǒng)的語文測試評價往往偏向主觀或客觀,導致評價結果不夠準確、全面。對此,通過文獻綜述和案例分析,總結了主觀性和客觀性評價的優(yōu)缺點,并探討如何在高中語文測試評價中實現(xiàn)二者的平衡。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測試評價? 主觀性評價? 客觀性評價
語文測試評價一直是教學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然而,過于偏重主觀性或客觀性的評價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問題,可能導致評價結果不夠準確和全面。因此,為了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的發(fā)展和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需要在語文測試評價中尋求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平衡。這樣的平衡能夠更好地體現(xiàn)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提供準確、全面、公正的評價結果。
一、主觀性評價的優(yōu)勢與不足
主觀性評價在語文測試中具有以下優(yōu)勢。一是通過主觀性評價,教師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思考和理解,以及其個人的情感表達能力。二是主觀性評價要求學生深入解讀和分析文學作品,這種評價方法鼓勵學生思考和進行個人表達,能夠展示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三是主觀性評價鼓勵學生陳述自己的觀點,學生可以通過撰寫文章或口頭演講表達他們對某部文學作品的見解,并對個人觀點進行論證。這種評價方法促進了學生的思辨能力和表達能力發(fā)展,培養(yǎng)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論述能力。
然而,主觀性評價也有不足,如主觀偏好不同和評分不一致。主觀性評價容易受到教師的個人喜好和偏見的影響,導致評價結果不夠客觀和公正。例如,教師可能更傾向于某種文學風格或主題,從而在評價學生作品時存在主觀性偏好。這種主觀偏好還可能導致不同教師對同一份學生作品的評分存在差異,進而影響評價的公平性和學生對評價結果的信任。
二、客觀性評價的優(yōu)勢與限制
客觀性評價在語文測試中具有以下優(yōu)勢。首先,客觀性評價可以通過選擇題、填空題等方式評價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例如,一道填空題可以測試學生對詞語搭配和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程度,而一道選擇題可以評估學生對詞義和語境理解的準確性。其次,客觀性評價可以通過閱讀理解題來評價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評估學生對文章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然而,客觀性評價也存在一些限制,如難以全面考查學生的主觀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陀^性評價往往注重評判學生的具體答案和標準答案的匹配程度,難以準確評估學生的主觀能力,如文學鑒賞和個人觀點表達能力??陀^性評價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差異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難以全面考查學生在文學作品理解和個人思考方面的能力。同時,客觀性評價強調正確與錯誤,對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和思辨性要求較低,可能會限制學生獨立思考以及自由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發(fā)展。
三、實現(xiàn)主客觀平衡的策略
在高中語文測試評價中要實現(xiàn)主觀性與客觀性的平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下面結合教學實際和相關例子進行說明。
首先,教師加強指導。教師應充當引導者,鼓勵學生展示個人的主觀能力。例如,在文學鑒賞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fā)表個人見解和情感體驗,鼓勵他們自由表達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教師可以針對不同評價任務,提供具體的指導和范例,引導學生理解評價標準和要求。例如,在寫作評價中,教師可以指出優(yōu)秀作品的特點,幫助學生明確評價要點。
其次,合理設計測試題。教師應設計多樣化的測試題型,綜合考查學生的主觀能力和客觀技能。例如,可以綜合選擇題、填空題和開放性題目,評價學生的語言運用、閱讀理解和個人觀點表達能力。題目應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力。
再次,明確評價標準與評分標準。教師應制訂明確的評價標準和評分標準,明確主觀和客觀評價要素的權重。例如,在寫作評價中可以明確主觀性和客觀性要素的分值,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和準確性。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提供詳細的反饋和指導。例如,在評閱學生的作文時,教師可以給予具體的建議,幫助學生提升表達能力。
最后,建立學生自主學習機制,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我評價,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的意識和能力。
四、基于案例的分析與討論
案例1:文學作品鑒賞評價
測試情境:學生閱讀一篇文學作品,并寫下對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主觀性評價:教師要求學生自由表達對作品的感受、思考和解讀。
客觀性評價:教師設定一些客觀性評價要素,如準確分析和理解作品中的主題、人物形象和情節(jié)。
影響學生綜合發(fā)展的因素:①在主觀性評價中,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個人的文學鑒賞能力,表達自己的思考和感受,這促進了學生的情感體驗、自我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②客觀性評價要求學生準確分析和理解作品的主題、人物和情節(jié),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和理解能力、邏輯思維和批判性思維。
綜合發(fā)展的影響:通過主觀性和客觀性評價的平衡應用,學生在文學作品鑒賞中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主觀性評價鼓勵學生的個性化思考和表達,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情感態(tài)度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而客觀性評價則促進了學生的理性思考和分析能力提升。這種綜合發(fā)展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文學作品,提高文學鑒賞能力,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
案例2:寫作能力評價
測試情境:學生進行一次寫作,表達自己對某個話題或主題的理解。
主觀性評價:教師注重學生的個人觀點和思考,鼓勵學生在寫作中展示主觀性和獨特性。
客觀性評價:教師設定一些客觀性評價要素,如語言表達的準確性、邏輯性和結構完整性。
影響學生綜合發(fā)展的因素:①主觀性評價鼓勵學生發(fā)表個人觀點和思考,培養(yǎng)自我表達能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學生可以通過陳述和論證個人觀點,展示對話題或主題的深入理解和獨特見解;②客觀性評價要求學生在寫作中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邏輯性和結構完整性,這促使學生思考如何用清晰、準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的觀點,并通過邏輯推理和組織結構使文章更具說服力和連貫性。
綜合發(fā)展的影響:通過平衡主觀性和客觀性評價,學生得到了全面發(fā)展。主觀性評價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造性表達,培養(yǎng)了他們的個性和自信心;而客觀性評價則強調語言運用的準確性和邏輯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技巧和表達能力。這種綜合發(fā)展有助于學生全面提升寫作能力,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溝通能力。
[作者通聯(lián):江蘇省梅村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