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安慶
我家母雞在世時,每日努力生蛋,不曾懈怠過一天,饒是如此,終究還是在某一個風(fēng)高天黑的夜晚,被母親殺掉了。這是殘忍的,也是不人道的。一花一草,一雞一魚,都是有生命的,你咔嚓一刀下去,那雞還不得痛死?母親喏喏地罷手,只選我睡著的時候動手。等雞殺好了,雞毛也用開水燙著扒光了,天也亮了。一到天光照床頭,那窗外賣米糕的總也不離去,在我的窗前輾轉(zhuǎn)反側(cè)地喊著:“米甜粑嘞——米甜粑嘞——”直到母親從廚房出來買了一塊,他才推著自行車笑嘻嘻地走開。此時,我也醒了。
“母雞好不要臉,身子脫光光地在鍋里洗澡。”母親的玩笑話,也阻擋不了我的譴責(zé)。我腦海中浮現(xiàn)著這只母雞在臨死之前翅膀撲騰、雙腳直蹬的慘狀,眼淚都快要流下來了。灶臺下的柴火呼呼地?zé)?,砧板上備著大蔥、生姜、白蒜,一會兒她就成為我們的盤中餐了。母親此刻就是我的仇人!
我忍著眼淚跑走,躲在自己的房間。母親叫我去吃飯,我不理會,父親又來敲門,我也不管。好了,他們依舊吃他們的飯,看他們的電視,好像無視我的存在。我想象著自己狠狠踢開房門,沖到他們的面前,大吼大叫,數(shù)落他們的不是;或者是我突然發(fā)起了高燒,滿臉通紅,然后他們都過來,撫摸著我的頭,這時候我要讓他們知道是因為我很生氣才這樣的;再或者是我收拾好行李,在夜晚悄悄地離開家鄉(xiāng),不再聯(lián)系他們,讓他們在漫長的時間里哭泣后悔去吧。
此時,我成為一名演員,活在自己想象的情境中,天光是打向我的燈光,家人都在與我演著對手戲。我在現(xiàn)實中是一個乖乖的孩子,在想象里我卻是一個火光四射的人物。此刻,我仔細回想母雞還是一只小雞時,由母親在雞販子那里千挑萬選出來,和其他幾只小雞一起成了我家的成員。我給她們換水,給她們?nèi)鲂∶琢?,她們有著黃絨絨的身子,細嫩嫩的聲音。后來,在長大的過程中,其他的幾只雞要么被貓給咬死了,要么被隔壁村里的調(diào)皮鬼偷去做下酒菜了,就只剩下這么一只獨苗。
我再細細回想著手摸著她日漸羽化的雞翅,還有她第一次在豬圈的草窩里生下一顆雞蛋的那種興奮勁兒——可是,她就這樣被咔嚓一刀給剁了。我的心中默念著母雞臨死前的臺詞,她回望著這個黑暗的世界,就這樣匆忙地結(jié)束了自己的一生。她常去的柴垛、豆場、田野,都籠罩在濃濃的夜色中,而她卻來不及告別。主人的手已經(jīng)捏著她的頭,刀刃已經(jīng)貼在她的脖子上,此刻她才反應(yīng)過來自己真的要死了。她蹬腿、撲打翅膀,她想呼救,刀刃卻果斷地切進她的呼吸道。
想到這里,我的心中升起憤怒之火——我要為她討回公道!我砰地打開門,沖進灶房,母親和父親都坐在桌邊吃飯。我想象著自己立馬沖了過去,抱起那盤雞撒腿就跑。我要為這只可憐的母雞留一個全尸,好好地埋葬她。然后一輩子都不理會殘忍的大人。
可是,父親一聲吼:“你磨嘰什么,快吃飯!”我身上一哆嗦,只好十分不情愿地拿起母親早已盛好的米飯,望著桌子中央。不得了,咕咕叫的肚子,被那濃釅的香氣勾得食欲頓起,雞頭早叫父親吃得只剩一堆碎骨,肥白的雞腿叫母親一筷子夾到了我的碗里。我是吃呢?還是不吃呢?我努力回想剛才在房間里培育出來的憤怒之氣。她已經(jīng)死了呀!她也不知道疼了呀!如果不吃,剩下來,該多浪費啊!所以吃一口又何妨呢?
母親收拾飯桌的時候,指指我飯碗里堆成一座小山的雞骨頭,“你不是不吃嗎?”我打了一個飽嗝,望望灶房外面鄰居家的豆場上雞群走來走去,那幾只蘆花雞還跟我家的母雞打過好幾次架呢,可是,我轉(zhuǎn)頭一聲慘叫:“那我明天沒有雞蛋吃了!”
嘉林秀//摘自《柔軟的距離》,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孔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