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雨凝
五一假期,四川人張楠5天爬完了五岳,比“特種兵”式旅行更為極致。在這趟五岳之行中,張楠把登山比做“翻越人生的浪浪山”,就像生活一樣,可能是一重重的翻越、受困與再次翻越,而所謂的答案,也許只有向前看才能找到。
5月3日是我出門的第5天,也是我這次五岳之行的最后一天,這一天我要爬華山。前面4天,我分別爬完了南岳衡山、中岳嵩山、東岳泰山、北岳恒山,只差華山,就能集齊五岳。
華山自古一條路,這一條路上,大部分時間里人身體兩側(cè)都是懸崖,幾乎只在中間的山脊行走,我回頭看,突然也就明白了大家為什么要在夜晚爬山。在山頂看日出是不錯,但另一個原因大概率是因為晚上看不到周圍的環(huán)境,就不會恐高了。
在沖頂之前,我還要翻過百尺峽和千尺幢,這連著的兩個地方是爬華山最險要的兩關(guān),都是那種險峻的、幾乎90度垂直于地面的石梯,只能手腳并用,拉著兩邊的鐵索把自己的身體向上帶。爬完這一段,我整個人喘得上氣不接下氣。
但我知道,我必須往前走,趕往下一座東峰。十年前,我就和當(dāng)時大學(xué)的六個兄弟姐妹來過華山, 那次我們上午10點(diǎn)出發(fā),下午5點(diǎn)才下山,因此錯過了東峰。這次五岳之行的初衷便是彌補(bǔ)上次的遺憾。
等我到了山頂,天卻開始下雨,山頂霧氣一片,什么都看不到。那條有名的、人只能踩著一尺寬的木板貼著懸崖走的長空棧道,也因維修暫停開放。等我爬上西峰主峰蓮花峰時,雨更大了,我站在山頂往外看,只能看到一片云海。
本來覺得有點(diǎn)遺憾,但當(dāng)我真的置身在云霧繚繞中的時候,也就釋然了,千百年前的一個雨天,那些在山里修道的人看到的,和我今天看到的,不也是差不多的風(fēng)景嗎?
在路上,我也跟偶遇的人談起過5天爬五岳這個計劃,大部分人都覺得很瘋狂,但做計劃時,我就覺得是可行的。
為了這趟旅行,我做了一個詳細(xì)的計劃。按照不走回頭路的原則,從成都出發(fā),南岳衡山是第一站,然后是中岳嵩山、東岳泰山、北岳恒山,最后一天是西岳華山,正好從陜西回四川。
為了這次旅行,我一共準(zhǔn)備了三個方案。因為這次旅行中要買大量的車票,五一又是出行高峰,A計劃里我就寫下全部可以乘坐的、時間適合的班次,B計劃就是搶不上車票的幾站的其他交通方式,比如候補(bǔ)車票和搭乘順風(fēng)車,C計劃就是帶上我的駕照,最差也能租車開過去。后來這一路實際執(zhí)行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95%的行程都還是能按照計劃進(jìn)行。
在選衣服上,我也有一個小小的儀式感。我了解一點(diǎn)五行八卦,知道五岳的方位對應(yīng)了五行,又查了百科,發(fā)現(xiàn)五行也正好對應(yīng)白、青、黑、赤、黃五種顏色,就想到根據(jù)五岳對應(yīng)的五行穿相應(yīng)顏色的短袖。
好多人看到我這次旅行,都覺得我一定是一個狂熱爬山愛好者,其實不是的,我真正喜歡的旅行方式,是跟朋友一起去自駕,我還是坐副駕的那個。但我這一路上,也遇到了自駕可能碰不到的風(fēng)景和人。
從山東去北京中轉(zhuǎn)的路上,一位假期去首都看女兒的阿姨看我吃泡面太可憐,拿出了自家做的油餅分給我。那個餅里面放了野菜和肉,又裹了雞蛋,和之前吃過的煎餅、烙餅都不一樣,我吃得特別香。
在出蜀的路上,我也一直能看到不同的景色。湖南峻秀,中原給人感覺又不一樣。早上我從長沙到鄭州的火車上醒來看向窗外時,能看到朝陽灑在一馬平川的平原而不見人煙。這些都和我的家鄉(xiāng)成都不一樣。
河南山上長的樹也比湖南的要矮小一點(diǎn),堪堪能覆蓋住上山步道。從我上山的視角看過去,嵩山是灰白色的,但也不全是灰白,一片一片的巖石又襯托出不同顏色的綠,有深一些的暗綠,也有五月初、剛下過雨之后新芽的新綠色。西邊的華山又更厚重一點(diǎn),綠色也是深深的墨綠色。
爬山會讓人想到很多古詩,尤其是爬五岳之首泰山。爬到十八盤,那是泰山登山路中最險要的一段,白居易有一句“回頭下望人寰處,不見長安見塵霧”,我之前一直不太理解“人寰”到底是什么意思,但爬過十八盤回頭看時,我突然就懂了。等真正登頂,我看到的就是杜甫筆下的“會當(dāng)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那個瞬間,人就會自然而然地覺得之前的所有疲累,都因為這個瞬間而值得了。
我的人生目標(biāo),一個是想在35歲前游遍中國,另一個就是要在這輩子游遍世界。今年,我又給自己設(shè)置了一個全年逃離成都40次的計劃,基本上也是每周末都要出門。
我在爬泰山的時候,想到了《中國奇譚》那部動畫。在《小妖怪的夏天》這一集里,小豬妖出生在浪浪山,也想逃離浪浪山,那對我們來說,泰山也可以是這座浪浪山。有很多人去爬山,都是不滿足于自己的現(xiàn)狀,想要去突破一下自己,等征服了這座山,就可以說,這么難的泰山我都能征服,那現(xiàn)實生活中小的困難我也一定能克服,這樣就能有動力一些。同理,華山、嵩山,還有恒山,都可以是我們的浪浪山。
我還要去東南亞、歐羅巴,這個目標(biāo)聽起來很大,但就像跑馬拉松一樣,把每一段都設(shè)置一個小目標(biāo),慢慢完成,最后總能到達(dá)想去的前方。
古時有徐霞客等探險家名留青史,那我的目標(biāo),也可以是做個“張霞客”。我能寫詩,也會記錄,如果在千百年后,大家能評價我既是偉大的旅行者,又是詩人,那就太好了。
田龍華//摘自人物微信公眾號,本刊有刪節(jié),河川/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