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西
天熱的時候,人們開始向往水的清涼。
海以其特有的寬廣,成為人們最樂意親近的地方。
清晨或黃昏,喜歡看海的人徜徉在海邊,融入海水,觸摸沙灘,沐浴海風,看潮起潮落,聽濤聲拍岸,感受燕鷗呢喃,品味海天一色、天地蒼茫。
金色的陽光射向深藍,飽滿而有分量。
它們穿透云層的努力無圓無方,卻擁有磁鐵般的力量,更像一種自在自為的節(jié)拍,無形之中就促成了雋永與豪邁。而那些在云層邊緣上了色的霞光與霧靄,則任性地在自己的本色中糅進黑與白的線條,使細密的紋理呈現(xiàn)出琉璃和琥珀的氣魄,從而賦予了天空篤實、壯觀的屬性。
這時候,沒有人能夠看到星月。瓦藍的天際停泊著所有夢幻的船兒,它們不需要帆和槳,不需要船員和水手,只憑借一些細如游絲的心愿就可以永不停歇地遠航。
生命并不駐扎在海上。來海邊的人卻五花八門。他們唱歌、踏浪,也沉湎于自己的往事或幻想。人們在沙土里尋找寶物、挖掘歡樂,也努力還原遺失的歲月或青春理想。
救生衣、汽艇、遮陽傘、比基尼,獨立成景,它們不靠身段,不靠色澤,而是仰仗健康與鮮活。晨風與斜陽永遠從容不迫,它們留下的縫隙剛好能映襯世俗的喧鬧,而這些喧囂又與椰林、珠貝、水母、海藻等一起構筑出岸的形象,并最終定格在歲月與海的記憶里。
這是夏天的海邊。在雨水和陽光都特別充足的那些歲月,即使沒有新的生命出生,即使真正的成熟也未曾到來,海,卻以其無垠與浩瀚,容納所有已發(fā)生或未發(fā)生的故事,并促使它們應景地變成無所不能的蔚藍,永恒燦爛在天的邊際!
真正堪稱奇跡的,是這些溫潤的畫面,最終都變成了我們心底的牽掛。
張鑫雨//摘自《季節(jié) 生命 世界》,北京日報出版社,本刊有刪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