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止戈
摘要:教育的功能在于不僅僅是教會學生知識,同時也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國家早在八十年代就提出了要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但是在現(xiàn)有教育制度下,社會對教育工作的關注點在于如何提升學生的成績,將知識教授放在首位。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基本沒有重視,只要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沒有重大錯誤,工作就算是合格。本文就針對教育工作中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相應對策作簡要闡述。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時效性
班主任是學生在校期間關系最為緊密的人之一,如果說班級是一個大家庭,那么班主任就是這個家庭的家長。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點,處于初中年齡階段的學生在心理上有著自身的特點,班主任在教育的過程中,要結合學生在這一時期的特點,采用合理的方法開展教學工作,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三觀。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由于教育制度自身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師在工作中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工作重心偏移現(xiàn)象,部分教師在德育工作方面,沒有足夠的意識,在方法層面也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導致在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效率低下,教學質量也不是很好。
一、當前德育工作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于德育工作沒有足夠的認識。長期以來,整個社會對于教學的關注點都在學生的成績方面,教師的目的就是為了讓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的成績。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教師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專門去開展這樣一項工作,部分教師沒有意識到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重要性,認為德育教育是家長的工作,教師只負責教會學生知識。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是一種畸形的成長。網(wǎng)上有一個例子說,有一個孩子,在學校是教師眼里的好學生,在家里也是父母眼里的好孩子。但是,在學校課余生活之中,孩子經(jīng)常會和同學們起沖突,被同學們稱做是小霸王。家長知道后覺得不可思議,孩子一直表現(xiàn)的很乖,教師說孩子在學習方面成績相當優(yōu)秀,至于在課余生活方面,確實沒有太多關注。當問起學生為什么的時候,學生說自己覺得這樣做沒什么不對。從這個例子看出,在德育教育工作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沒有工作到位,當然家長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只是一個例子,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現(xiàn)實已經(jīng)表明,德育教育工作沒有到位。
(2)德育工作方式方法落后。中國教育是一種填鴨式教育,沒有考慮到在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心理活動以及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單一的教學模式導致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的時候,依然采用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德育教育工作還停留在理論知識的傳授層面。教師孜孜不倦,諄諄教導,學生卻是左耳進右耳。學生在這一時期的心理特點是有自己的獨立的思維,對于世界的認識有自己的看法,容易沖動,存在一定的叛逆心理。對于教師的說教在心理上存在抵觸,容易引起學生的厭煩,從而走向另一個方向。
(3)班主任自的身的德育工作水平還有待提升。受到應試教育影響的不只是學生,同時還有教師。由于將工作的重心放到了如何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方面,教師開展德育工作的時間以及投入的精力都相對較少,沒有一定的經(jīng)驗積累。同時教師也沒有進行專業(yè)學習,在德育工作中是憑借自己已有的經(jīng)驗開展教學工作,由于教師個人的水平有限,德育工作開展的效果方面自然不是很理想。教師從自身經(jīng)驗出發(fā),沒有考慮到學生是單獨的個體,有獨立的思維,主觀判斷自己的方式是合理的。為便于管理,不允許學生有自己的個性存在。德育教學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忽視了學生的心理特點,也忽視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規(guī)律,因此導致了教學效率低下。
二、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
(1)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人的行為是意識支配的,教育觀念是人們對于教育的一種看法,包含了教育的目的,教育的方法。如果把教育工作比作是金字塔,那么教育觀念就是金字塔的塔基。教育觀念是對教育工作的定位,影響到后期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及在教學過程方法的使用。當前社會對于學生成績的單方面重視,導到了在教學工作中,教師將精力投入到知識傳授方面,在教育資源的分配上也存在不平衡性,重教輕德。
(2)合理有效的教學方法。好的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則可能是南轅北轍,得不償失。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在對學生教育的同時加強自我學習,積極參加一些德育工作交流會,相互之前交流德育工作經(jīng)驗和新的思想方法。平時要多關注時事同,積累生活中的例子,和學生進行分享,貼近生活學生在的接受程度方面效果會更好。在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課余生活也要多關注,從學生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對學生三觀的形成進行積極引導,為學生的道德培養(yǎng)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在學生德育工作現(xiàn)狀里有提到,學生的行為一定程度上會受到周邊環(huán)境以及群體壓力的影響。
教師與學生之間要有良好的溝通交流,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并不是很融洽,甚至部分學生和教師之間在關系上處于對立。學生在這一時期容易出現(xiàn)問題,也容易出現(xiàn)一些困惑,對于這些困惑如果不能及時解答就會成為成長路上的障礙。班主任首先是一個班級的總負責人,其次是一名教師,最后還可以是學生的朋友。在不同時間不同場合,扮演不同角色。作為班主任要對學生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只有在掌握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才能對癥下藥。班主任要主動了解學生情況,了解存在的困難,并積極主動幫助解決,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
與家長溝通聯(lián)系從最初的家長會,到后來的家長通訊錄,到同在隨著信息化,網(wǎng)絡化的普及,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和交流變得越來越容易。比如建立QQ群和微信群,家長和教師之間可以隨時就學生的問題進行溝通和聯(lián)系。在內容的呈現(xiàn)方面,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單一的語言,圖片,視頻成為了新的內容。
(3)拓展德育教育工作內容。對于學生的德育工作不僅僅是傳統(tǒng)優(yōu)秀道德品質的教育,同時要緊跟時代步伐,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的內容,將新時代下對于德育工作的要求融入到教學工作中。比如對于學生的文明行為、公共道德、社會意識等方面。在德育工作中要穿插一定的心理教育,解決學生在心理上存在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
在德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有計劃的開展一些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了解什么是正確的,什么是錯誤的。比如開展辯論賽,演講比賽等。還可以組織學生開展一些義務活動,比如養(yǎng)老院。
綜上而言,德育工作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有著重要意義,教師在德育工作中要樹立正確的觀念,并通過不同的方法,結合學生在不同年齡階段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德育工作不只是停留在口頭上,更要落實到行動上。要讓學生在思想上有所認識,還要讓學生自覺的在生活中予以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