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霄
我的初戀是我的高中同桌,17歲的年紀,像四月的暖風那么美好,但是,現(xiàn)在回想起來,卻只剩寥寥的情景片段。不是因為時光造成的遺忘,而是因為,那實在是一場非常理性的初戀。
我和同桌學習都很好,珍惜時間、珍惜分數(shù),性格上又都非常低調(diào),所以,我們在初戀這件事上往往伴隨著復雜的心理活動,會非常清醒地評估是否因為早戀而耽誤了學習,比家長、老師的直接旁觀監(jiān)督還要嚴苛,那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自律。
雖然每天都很惦念彼此,但是,我們一旦放學,“再見”得就很決絕。到了家里,趕緊復習,演算數(shù)學的筆根本不會停頓,背古文的聲音鏗鏘流暢,做英文填空時思維如閃電般迅疾,復習累了,會允許自己“出神”兩分鐘,在布滿算式和疑難要點的草稿紙上寫她的名字,然后,再次投入學習中。
這是我和同桌的日常初戀狀態(tài),就算是心底的情愫綿綿不斷,但是,不敢有太多流連,不敢有絲毫張揚。那時候,并沒有智能手機,喜歡一個人還可以很慢,慢到想念的話要等到第二天再說,吵架的內(nèi)容,也往往是“未完待續(xù)”。一進教室,看見她在,莫名歡喜,但她一張冷漠的臉會讓我迅速開啟搜索模式,昨天我又做錯了啥?
同桌的情緒化很嚴重,是那種自我糾結(jié)的不安感,我們會通過寫信表達情感,但是,當著同學的面,我們刻意保持著距離;上課的時候,我們也是盡量專心。我們能夠在心靈上彼此靠近的機會并不是很多,這讓我們有時候懷疑對方的情感是否真摯,有時候彼此試探的小心思又會讓對方覺得患得患失,而且,別忘了,我們中間還有最大的情敵——學習。
有一次,我的數(shù)學考了高分,但是,她的分數(shù)一般,不知道數(shù)學老師為何那天對她突然嚴厲起來,竟然走到我們的座位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說她:“你想什么呢?!”她的臉一下就紅了,我也一驚,不知道這句沒頭沒尾的話,究竟出于什么事由。
這一幕的傷害性極大,而敏感的她也一定會把我們的關(guān)系歸為“不祥”,不出所料,同桌不理我了。我們開始倔強地比拼“沉默”,看似同桌,卻如處陣地。我至今記得那種胸口空空的鈍痛。幾天后,她以看不清黑板為由調(diào)了座位,不再是我的同桌。
我們都順利地考上了大學,但沒有再聯(lián)系彼此。多年之后的聚會上,她的閨密告訴我,那年,同桌在生日那天,跟她透露了一點我們的關(guān)系,她陪著同桌在車棚里等我,但等到天黑我也沒有出現(xiàn)。而那天晚上,同桌拿筆用力地在手腕上一遍遍寫我的名字,直至紅腫,她把那當成了一個賭咒,如果名字褪去之前,我肯跟她說話,她會與我和好如初,但是,我沒有。
長大之后,遙想校園,我不知道當初怎么做才會更好,畢竟,我是一個不太聰明的好學生,我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才能保持一個不錯的成績。而她在大學時,一直沒有松懈,是以全系第一的成績畢業(yè)的。
我們都是同樣的人,小心翼翼,不敢過多地奢求快樂,甚至有些迷信地擔心,多一分耽于愛情的甜蜜,試卷上就有可能減少一分。所以,這場初戀,是混合著試卷一起談的,在“試卷”面前,我們都覺得彼此像是“第三者”,名不正言不順。
只是,如果可能,我真的很希望,我們相處愉快的時光能夠多增加幾天,甚至幾個小時;或者,只給我一個機會,讓我看到她被筆劃得紅腫的手腕,輕聲地問她一句:“疼不疼?”
(莊鴻儒摘自2022年12月26日《北京青年報》,Shand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