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凱, 朱成平, 李 捷, 李 航, 武姣娜, 方 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冶金工程學(xué)院,陜西 西安 710055)
近年來,鋰離子電池報廢量呈井噴式增長,從經(jīng)濟價值、環(huán)境保護(hù)等多重背景下考慮,回收利用廢舊鋰離子電池已刻不容緩[1-4]。 前期研究中,筆者所在課題組對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進(jìn)行了高效浸出,而有效分離回收浸出液中有價金屬成為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通常情況下,浸出液中有價金屬離子的分離方法主要有沉淀法與萃取法[5],其中沉淀法投資少、操作簡單,產(chǎn)生的廢水和殘渣少[6]。 用于沉淀鎳離子的丁二酮肟或用于氧化錳離子的氧化劑,沉淀效率高、選擇性好,但成本高[7-10];碳酸鹽、NaOH、草酸鹽等沉淀劑多用于共沉淀鎳鈷錳,選擇性不好[11-12]。 硫化物沉淀法具有沉淀物溶解度低、選擇性金屬去除潛力大、反應(yīng)速度快、沉降性能好等優(yōu)點[13-15]。 為此,本文采用硫化物沉淀法對浸出液中鎳、鈷、錳離子進(jìn)行選擇性沉淀回收。 通過單因素實驗與正交實驗,研究了鎳、鈷、錳離子選擇性沉淀回收過程中各因素對沉淀效果的影響。
實驗所用廢舊鋰離子電池型號為力神18650SK,對其進(jìn)行放電、拆卸得到正極片,將正極片在乙酸與抗壞血酸溶液中進(jìn)行電解浸出,得到本實驗所用的浸出液。 表1 為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片浸出液金屬離子成分。
表1 廢舊鋰離子電池正極片浸出液金屬離子成分 g/L
實驗所用化學(xué)試劑包括九水硫化鈉、氫氧化鈉、鹽酸等,均為分析純。
實驗設(shè)備包括:燒杯、移液管、量筒、容量瓶等玻璃儀器(天津天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PHS-3C 型pH 計(上海儀電科學(xué)儀器股份有限公司);SHZ-D 型循環(huán)水真空泵(鞏義市宏華儀器工貿(mào)有限公司);DF-101S 型恒溫水浴鍋(北京市永光明醫(yī)療儀器有限公司);Optima 7300 DV 型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fā)射光譜儀(美國Perkin Elmer)。
在燒杯中加入一定量浸出液,并將燒杯放入已設(shè)定溫度的恒溫水浴鍋中。 待燒杯中溶液溫度達(dá)到設(shè)定溫度后,用pH 計測定溶液pH 值,并加入一定量的鹽酸或氫氧化鈉調(diào)節(jié)pH 值。 pH 值調(diào)節(jié)至設(shè)定值后,加入一定量硫化鈉(加入量以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硫化鈉用量與理論用量之比)表示),進(jìn)行沉鎳、鈷離子沉淀反應(yīng),反應(yīng)一定時間后,過濾。 濾液繼續(xù)調(diào)節(jié)pH 值,加入硫化鈉,進(jìn)行沉錳離子沉淀反應(yīng),反應(yīng)一定時間后,過濾,完成鎳、鈷、錳離子的選擇性沉淀回收。
廢舊鋰離子電池浸出液中富含鎳、鈷、錳離子,NiS、CoS 溶度積分別為1×10-25.70、1×10-25.52,遠(yuǎn)小于MnS 的溶度積1×10-12.60,因此硫化鈉沉淀法具備選擇性沉淀回收鎳鈷錳離子的潛力[16]。 硫化鈉與溶液中金屬的反應(yīng)原理[17]為:
2.1.1 pH 值
設(shè)定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1.5、沉淀溫度25 ℃、沉淀時間20 min,溶液pH 值對浸出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見圖1。 由圖1 可知,pH 值對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較大,pH 值由1.0 增加至2.0 時,鎳、鈷離子沉淀率大幅增加;pH 值由2.0 上升至5.0 時,鎳、鈷離子沉淀率增長速度變緩;pH 值從5.0 增加到6.0 時,鎳、鈷離子沉淀率無明顯變化。 由式(2)、式(3)可知,pH 值上升,抑制了S2-的水解,溶液中游離S2-增多更有利于沉淀進(jìn)行[18]。 pH 值由1.0 增加至5.0 時,鋁離子沉淀率由2.17%緩慢增加至4.50%。 pH 值在1.0~5.0 范圍內(nèi),錳離子沉淀率在4.74%~5.78%之間波動;pH 值由5.0 升至6.0 時,錳離子沉淀率迅速由5.56%增加至87.18%。 結(jié)果表明,pH=5.0 時,鎳、鈷離子與錳、鋁離子沉淀分離效果好,故選擇pH=5.0 進(jìn)行后續(xù)實驗。
圖1 pH 值對浸出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
2.1.2 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
pH=5.0,其他條件不變,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對浸出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見圖2。 由圖2 所示,隨著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增加,鎳、鈷離子沉淀率迅速增加,錳、鋁離子沉淀率保持在較低水平。 當(dāng)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為0.5 時,鎳、鈷離子沉淀率分別為49.08%、75.29%;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增加至1.0 時,鎳、鈷離子沉淀率分別為91.60%、100.00%,此時鈷離子沉淀完全,后續(xù)鈷離子沉淀率無明顯變化;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由1.25 增加至1.5時,鎳離子沉淀率由98.87%增加至99.58%;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大于1.5 后,鎳離子沉淀率無明顯變化。 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1.5 時,錳、鋁離子沉淀率分別為5.74%、4.50%。 故選擇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1.5 進(jìn)行后續(xù)實驗。
圖2 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對浸出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
2.1.3 沉淀溫度
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1.5,其他條件不變,沉淀溫度對浸出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見圖3。 由圖3 可知,沉淀溫度由25 ℃增加至80 ℃,鎳、鈷離子沉淀率均高于99.45%,錳、鋁離子沉淀率分別由5.74%、4.50%下降至3.09%、1.24%。 考慮到沉淀溫度升高會增加處理成本,選擇沉淀溫度25 ℃。
圖3 沉淀溫度對浸出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
2.1.4 沉淀時間
沉淀溫度25 ℃,其他條件不變,沉淀時間對浸出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見圖4。 由圖4 可知,隨著沉淀時間增加,鈷離子沉淀率無明顯變化,鎳離子沉淀率不斷增加直至趨于平穩(wěn),鋁離子沉淀率緩慢增加,錳離子沉淀率在小范圍內(nèi)波動。 硫化鈉與鎳、鈷離子反應(yīng)迅速,在6 min 時即可反應(yīng)完全,進(jìn)一步延長沉淀時間會導(dǎo)致生產(chǎn)成本提高,沉淀時間選擇6 min。
圖4 沉淀時間對浸出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
2.1.5 正交實驗
在單因素實驗基礎(chǔ)上,選擇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A)、pH 值(B)、沉淀時間(C)、沉淀溫度(D)這4 個主要影響因素,以鎳、鈷離子沉淀率為考察指標(biāo),進(jìn)行L9(34)正交實驗,正交實驗因素及水平取值見表2,正交實驗結(jié)果及分析見表3。
表2 正交實驗因素及水平取值
表3 正交實驗結(jié)果及分析
極差的大小反映著各因素對指標(biāo)的重要程度,極差越大說明該因素越重要[19]。 由表3 可以看出,R鎳A>R鎳B>R鎳D>R鎳C,4 種因素對鎳離子沉淀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pH 值>沉淀溫度>沉淀時間,其中R鎳A遠(yuǎn)大于其他因素,說明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為影響鎳離子沉淀率的主要因素;鎳離子沉淀反應(yīng)的最佳工藝條件為A3B3C2D3。R鈷A>R鈷D>R鈷B>R鈷C,4 種因素對鈷離子沉淀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沉淀溫度>pH 值>沉淀時間,鈷離子沉淀的最佳工藝條件為A3B3C2D2。 由正交實驗結(jié)果整體分析可得,硫化鈉共沉淀鎳、鈷離子工藝中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對沉淀率影響較大,由于硫化物沉淀反應(yīng)迅速,沉淀時間對鎳、鈷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較低。 在pH 值與沉淀溫度因素中,pH 值對鎳離子沉淀率影響更大,鈷離子沉淀率則受沉淀溫度影響更大。 從正交實驗結(jié)果分析可知,鎳、鈷離子沉淀反應(yīng)的工藝條件在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pH 值、沉淀時間因素上的選擇是相同的,在沉淀溫度因素上,鎳離子沉淀反應(yīng)最佳沉淀溫度為70 ℃,鈷離子沉淀反應(yīng)最佳沉淀溫度為50 ℃。 從單因素實驗結(jié)果分析可知,沉淀溫度對鎳、鈷離子沉淀反應(yīng)影響較小,再結(jié)合處理成本,優(yōu)化后的工藝條件為: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1.5,pH 值5.0,沉淀時間6 min,沉淀溫度25 ℃。
2.2.1 pH 值
設(shè)定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為2、沉淀溫度25 ℃、沉淀時間20 min,pH 值對沉鎳、鈷離子后的濾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見圖5。 由圖5 可知,pH 值由4.3 增加至6.0,鋁離子沉淀率由0.50%增加至8.50%。 pH值由4.3 增加至5.0 時,錳離子沉淀率由3.02%緩慢增加至7.35%;當(dāng)pH 值由5.5 增加至6.0 時,錳離子沉淀率迅速從39.94%至97.42%;pH 值大于6.5 時,錳沉淀率無明顯增長。 后續(xù)實驗選擇pH 值6.0。
圖5 pH 值對濾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
2.2.2 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
pH 值6.0,其他條件不變,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對濾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見圖6。 由圖6 可以看出,隨著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增加,鋁離子沉淀率變化很小,錳離子沉淀率首先快速提高,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2.5 時,錳離子沉淀率達(dá)到了98.86%;此后再提高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錳離子沉淀率變化不大。 選擇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2.5進(jìn)行后續(xù)實驗。
圖6 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對濾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
2.2.3 沉淀時間
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2.5,其他條件不變,沉淀時間對濾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見圖7。 由圖7 可知,隨著沉淀時間增加,鋁離子沉淀率小幅波動,沉淀時間12 min 時,鋁離子沉淀率為8.11%。 隨著沉淀時間增加,錳離子沉淀率逐漸升高直至穩(wěn)定,沉淀時間12 min時,錳離子沉淀率達(dá)98.66%。 后續(xù)實驗選擇沉淀時間12 min。
圖7 沉淀時間對濾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
2.2.4 沉淀溫度
沉淀時間12 min,其他條件不變,沉淀溫度對濾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見圖8。 由圖8 可以看出,隨著沉淀溫度升高,鋁離子沉淀率在6.29%~7.71%之間波動,70 ℃時,鋁離子沉淀率為6.86%。 錳離子沉淀率隨著沉淀溫度上升而緩慢增加,沉淀溫度由25 ℃增加至70 ℃時,錳離子沉淀率由98.86%緩慢增加至99.77%。 綜合考慮,沉淀溫度選擇70 ℃。
圖8 沉淀溫度對濾液中金屬離子沉淀率的影響
從以上實驗可知,錳離子大量沉淀而鋁離子大部分保留在溶液中,硫化鈉沉淀法實現(xiàn)了錳離子與鋁離子的分離。
1) 在沉淀溫度25 ℃、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1.5、pH 值5.0、沉淀時間6 min 條件下,鎳、鈷離子沉淀率分別為99.73%、100.00%。 正交實驗結(jié)果表明,各因素對鎳離子沉淀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pH 值>沉淀溫度>沉淀時間,對鈷離子沉淀率影響的主次順序為: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沉淀溫度>pH 值>沉淀時間。
2) 在沉淀溫度70 ℃、硫化鈉加入系數(shù)2.5、pH 值6.0、沉淀時間12 min 條件下,錳、鋁離子沉淀率分別為99.77%、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