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作息不規(guī)律并不是單純的晚睡,還包括吃飯不規(guī)律、睡眠不規(guī)律、睡眠時間小于6小時、夜間工作等。它們會打亂我們身體最重要的一個生理時鐘——晝夜生物鐘。晝夜節(jié)律被打亂后,身體里很多與代謝相關的激素分泌也會被打亂,結果就帶來了肥胖。
很多時候,我們也想規(guī)律作息,但客觀條件不允許,那該怎么辦呢?研究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通過主動建立合理的吃飯節(jié)奏來解決這個問題。如果我們把每天的吃飯時間縮短到8小時內,并且盡量早一點,比如在早上6點到下午4點之間,盡可能讓吃飯這件事和晝夜節(jié)律匹配,不僅可以避免長胖,甚至還有減肥的效果。
如果你減肥成功后又反彈了,一點也不用感到愧疚,這只能說明你身體的機制很正常。對于這樣的你,我有一個非常實用的“三步法”。
第一步,尋找自己減肥失敗的原因。你只需在飲食、運動、心理三方面挑一個就好。
第二步,定一個小目標。我的建議是,6個月內減掉原有體重的10%。這個10%,是無數(shù)醫(yī)學家通過各種實驗共同得出的結論。而且,你也不要每天稱體重,每周稱一次就行,平均每周減重不要超過1斤。
第三步,考慮新工具。比如,要解決心理因素的問題,我們可以借助心理評估和心理治療。飲食層面,我們可以借助日記、餐盤,還有超好用的代餐和輕斷食。運動層面,我們還有HIIT、力量訓練等。
如果這些都嘗試過了,卻依然沒有成功,你還可以在醫(yī)生的指導下,尋求減肥藥物和減肥手術的幫助,只是要格外慎重。
你可以用紅、黃、綠三種顏色的標簽區(qū)分不同種類的零食。
以碳水化合物為主、混合脂肪、升糖指數(shù)高、深加工的食物,以及所有的含糖飲料,需要貼上紅色標簽;不加鹽、糖的烘烤堅果,不調味的奶制品,完整的水果,或不加調味品的水果干,還有簡單加工的魔芋絲、豆?jié){等天然食品,可以貼上綠色標簽;而雜糧餅干、麻辣鴨脖、調味酸奶、果汁等,則可以貼上黃色標簽。
看見紅色標簽的零食,就在心里打個叉,不要選也不要碰。而黃色標簽的零食,偶爾可以吃,一周不要超過兩次,每次不要超過50克。綠色標簽的零食每天都可以吃,注意總量就好。
恭喜你,你的減肥歷程不會特別艱難,因為愛吃肉和我們的減肥要求非但不矛盾,還有幫助。減肥初期,你可以考慮多吃肉的低碳水飲食方案,這樣能減得更快。低碳水飲食方案有幾個重點:
第一,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主食盡量選擇雜糧、全谷物、紅薯或南瓜。千萬不要拿紅薯、南瓜、土豆之類的當蔬菜吃。甜味水果和各種含糖飲料,要盡量繞著走。
第二,保持充足的睡眠。
第三,多吃肉,肥肉也可以適當多一些。這一方面可以緩解碳水化合物的減少造成的便秘;另一方面,因為減少了碳水化合物,所以人體需要直接利用脂肪,就加速了脂肪的代謝和燃燒。
第四,避免大量劇烈運動。低碳水飲食會降低劇烈運動的耐受能力,而且還不利于運動后肌肉的恢復。此外,運動訓練時碳水化合物攝入如果不足,還會導致代謝性酸中毒。
第五,這個方案用上6個月以后,你就應該換成營養(yǎng)均衡的膳食方案了。
如果你愛吃主食,可能比愛吃肉要更難減肥一點。但是經(jīng)過長年的臨床實踐,在這個問題上,我也積累了大量的一手經(jīng)驗。
第一,在能量缺口的基礎上,熱愛主食的你,可以讓攝入的碳水化合物占到總能量的60%,甚至70%,但是你要盡量地減少脂肪的攝入,而蛋白質呢,則要根據(jù)你的體重吃夠量,瘦肉、雞蛋、豆制品都行。
事實上,如果你愛吃主食,千萬不要刻意地降低碳水化合物的比例,因為這樣只會讓你更快地放棄減肥。
第二,要拒絕油炸類的主食,比如糍粑、油條、薯條、薯片等。因為這種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高,脂肪也高,肚子還沒填飽,能量就超標了。
第三,所有升糖指數(shù)高的食物,能戒都要戒掉。升糖指數(shù)高的食物,主要是精米精面。你可以把原來由大米、白面做的主食,都換成糙米、蕎麥面、全麥面等來做。
第四,可以改變吃飯的順序。先吃肉和菜,把肚子的饑餓感驅走一些,然后再吃飯。但是,千萬別等肉和菜吃飽了再吃飯。相信我,停不下主食的你,雖然這時候已經(jīng)吃不動肉了,但再來一碗湯泡飯或者熗鍋面溜個縫,那是綽綽有余,一下子能量又超標了。
在門診,給病人開運動處方時,我聽到最多的就是沒時間運動。但是,運動真的需要時間嗎?
我們每天的運動可以分成兩種——運動和日常活動。一般情況下,哪種更耗能呢?答案是你的日?;顒印?/p>
所以,如果沒有時間做強度較大的運動,你就要想辦法增加日?;顒恿?,具體來說,就是能走著就別站著,能站著就別坐著,能坐著就別躺著。比如,上班路上安排一段步行、騎車;比如,少乘一段電梯,改成爬樓。爬樓梯的運動強度可以達到中等以上,跟慢跑差不多了。再比如,勤做家務。做飯、洗碗、掃地、拖地……研究證明,普通家務和娛樂性活動,每天可以額外消耗100到200大卡的能量,大約相當于半小時中等強度的運動量。
(摘自《馮雪科學減肥法》,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子昕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