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如
本屆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自2022年9月開賽以來,吸引了來自海內外近百余位小提琴青年才俊參賽,歷經(jīng)預選賽、中國賽區(qū)第一輪、海外賽區(qū)第一輪之后,遴選出22名中外選手,于今年9月20日齊聚青島開啟新一輪角逐。
據(jù)了解,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在重視國際性的同時,增加了獨特的中國音樂文化元素。在比賽曲目設定方面,中國風格的小提琴獨奏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成為本屆半決賽、決賽曲目,比賽還評選出“林耀基”優(yōu)秀演奏獎、中國作品獎。
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以成熟的賽事規(guī)則和杰出的評委專家組保證比賽的公平、公正,為參賽選手創(chuàng)造頂級的比賽平臺和交流展示的機會。國際著名小提琴家、教育家、頂尖藝術家構成比賽評審委員會。為保證比賽的權威性、公正性、國際性,本屆比賽組委會邀請7位在小提琴演奏、教學方面有突出成就并產(chǎn)生深遠國際影響的小提琴家擔任評委。中央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管弦系主任童衛(wèi)東擔任評委會主席。扎哈爾·布朗、金永旭、鮑里斯·庫什尼爾、保羅·羅切克、吳陽、謝楠等來自奧地利、俄羅斯、美國、中國的小提琴大師擔任此次評委。同時,本屆比賽決賽由中央音樂學院交響樂團擔任協(xié)奏,采用職業(yè)交響樂團擔任比賽的伴奏、協(xié)奏是國際一流賽事的通行做法,目的是確保比賽質量,為選手提供一流的學習、競技平臺,同時也為觀看比賽的觀眾提供高品質的音樂盛宴。
經(jīng)過半決賽產(chǎn)生的6名選手進入決賽,最終來自美國的崔艾莉拔得頭籌,中國的羅超文、日本的大野有佳里、中國的何暢分別獲二、三、四名,中國的蔣熠穎獲第五名,烏茲別克斯坦的鮑比爾瓊·埃什普拉托夫獲第六名。此外,羅超文和何暢還分別獲得“林耀基”優(yōu)秀演奏獎和中國作品獎。
作為世界頂級音樂賽事之一,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以高度的專業(yè)性和國際性挖掘出眾多備受世界矚目的小提琴人才。比賽每3年舉辦一屆,作為青島最耀眼的文化名片,助力城市提升文化軟實力,不斷增強城市影響力。
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讓來自國際的頂尖藝術家和青年音樂才俊匯聚于此,展現(xiàn)才華、實現(xiàn)夢想。這一賽事已逐漸成為展現(xiàn)小提琴演奏藝術的世界頂級賽事,為中外藝術交流互鑒提供了重要平臺。
為期10天的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半決賽及決賽,不僅為來自海內外的參賽選手提供了以樂會友、學習提升、展現(xiàn)自己的絕佳舞臺,更向青島市民和古典音樂愛好者、小提琴學習者展現(xiàn)了小提琴的獨特魅力。從開展大師課到無極四重奏專場音樂會,從本地聯(lián)動·惠民音樂會到青少年美育音樂教育論壇……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舉辦期間舉行的每一場藝術活動,都在現(xiàn)場開設免費觀演席位、全平臺開放直播通道,最大程度上滿足廣大音樂愛好者、學習者以及市民參與活動的需求,讓人們近距離接觸國際頂尖的小提琴演奏大師、音樂家,零距離體驗音樂的魅力,徜徉在音樂的海洋之中,盡享這場小提琴的盛宴,也讓音樂之島的人文底蘊更加豐富多元。
9月21日晚,年輕、時尚的弦樂四重奏組合“無極四重奏”專場音樂會精彩上演,4位音樂家以多元的風格、高水準的演奏、沉穩(wěn)的臺風給現(xiàn)場觀眾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據(jù)介紹,由4位畢業(yè)于中央音樂學院的年輕演奏家組成的無極四重奏組合成立于2015年,是中國最年輕的職業(yè)弦樂四重奏,他們活躍在國內外各大音樂舞臺上,許多城市的音樂廳都留下他們專場巡回演出的足跡和琴聲,也曾多次與著名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等名家同臺演出,在與不同藝術家的合作中,獲得極高評價。此次,這場精彩絕倫的無極四重奏專場音樂會以喜聞樂見、全民共享的方式,讓高雅藝術再次走近廣大音樂愛好者的身邊。
讓音樂點亮城市,文化滋潤人心。9月25日晚,第二場惠民演出本地聯(lián)動·惠民音樂會在1907光影俱樂部舉行,開啟一段美妙的藝術旅程。兩個小時的音樂時光里,《羅馬尼亞舞曲》《第二小提琴奏鳴曲》《陽光照耀著塔什庫爾干》《d小調小提琴協(xié)奏曲》等經(jīng)典曲目,讓觀眾在這所百年影院里與“樂器皇后”小提琴進行近距離的對話,聆聽縈繞在弓弦間的動人旋。值得一提的是,青島本土的學生樂團——樂弦青少年樂團作為唯一被邀請的本土青少年樂團與參賽選手們一同為觀眾獻上了一場聽覺盛宴。惠民音樂會滿足當?shù)鼐用竦木裎幕枨?,豐富居民文化活動,為觀眾與傳統(tǒng)古典音樂搭建文化傳播的橋梁。通過舉辦惠民音樂會,讓古典音樂沒有門檻的走到觀眾面前,提升觀眾的音樂審美、藝術修養(yǎng)、文化素質。
9月25日至26日,國際小提琴比賽大師課走進樂弦音樂廳、中國海洋大學以及市南區(qū)融媒體中心,扎哈爾·布朗、金永旭、保羅·羅切克、鮑里斯·庫什尼爾、謝楠、吳陽等知名小提琴家現(xiàn)場開課,為中國海洋大學藝術系學生以及廣大音樂愛好者帶來最專業(yè)的引領,讓大家近距離感受大師的風采,面對面傾聽大師的指導,大師們耐心細致地逐個進行講解和指導。這是一場音樂盛宴,更是一堂有趣的音樂鑒賞課,座無虛席的場館響起一陣陣掌聲,藝術家、學院和音樂愛好者齊聚一堂,共同經(jīng)歷一場豐富而美妙的音樂之旅。本次大師課兼顧教學與實踐,不僅讓學生們有機會向國際名師當面討教,更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表演時間的機會,讓學員表達自己的音樂理解、磨煉自己的演奏技藝。
藝術是美育最集中、最典型的形態(tài),音樂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9月26日,由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組委會主辦的青少年美育音樂藝術教育論壇在市南區(qū)融媒體中心舉行。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會主席、中央音樂學院管弦系主任童衛(wèi)東,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中國愛樂樂團樂團首席吳陽,青島國際小提琴比賽評委、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謝楠,旅美小提琴演奏家、中國海洋大學藝術系小提琴專業(yè)講師王媛等專家對青少年音樂教育與美育、國際比賽與人才培養(yǎng)及國際合作交流領域內的廣泛探討,各抒己見,啟發(fā)和激勵青島青少年美育教育和社會音樂教育的發(fā)展和國際交流,為青島的音樂教育及對外開放增添力量。
自1935 年第一把“中國造”小提琴誕生于青島,這座城市便與小提琴結下了不解之緣,特別是近年來,青島通過舉辦國際性賽事、音樂節(jié)會,使一批又一批的小提琴藝術家從青島走出國門,用音樂溝通世界。當前,青島正以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文化胸懷,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共同譜寫新時代藝術交流互鑒新篇章。
Qingdao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Comes to a Close
Recently, the Qingdao International Violin Competition concluded with great success. Qingdao, renowned as an “Island of Music”, holds a unique position as one of the earliest cities in China to embrace Western classical music. Its deep connection with the violin can be traced back to 1935 when the first “Made in China” violin was crafted here. In recent years, Qingdao has played a pivotal role in fostering violinists’ talent by hosting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s and music festivals, allowing numerous violinists to showcase their artistry on the global stage. Currently, Qingdao, with its open and inclusive cultural ethos, extends a warm invitation to ar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uniting them in a harmonious symphony of cultural exchange for this new 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