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 飛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燕子山礦,山西 大同 037003)
作為煤炭航母的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近年一直大力推廣小煤柱留設工藝與沿空掘巷、沿空留巷工藝效果顯著。沿空掘巷與沿空留巷工藝可使巷道所處應力環(huán)境得到極大改善,且對安全、高效開采有積極意義[1-4]。燕子山礦傳統(tǒng)使用的大煤柱留設,不利于資源保護與巷道保護,故在新掘巷道使用沿空掘巷技術,以期獲得良好效果。
燕子山礦位于大同云岡區(qū),主采4#煤,煤厚4.3~8.3 m,平均厚度6.5 m,近水平煤層,平均傾角3°。頂板為大同礦區(qū)典型堅硬頂板,主要構成為粗粒砂巖與中粒砂巖,厚度5.80~30.72 m,平均厚度13.56 m,巖石節(jié)理不發(fā)育,來壓顯現(xiàn)劇烈。5208 巷設計采用沿空掘巷技術。工作面北部為8210 采空區(qū),屬于已采動采空區(qū),為5208 巷沿空掘巷提供了良好的掘巷時機。
燕子山礦8208 工作面頂?shù)装寮懊簩尤訙y試后,巖(煤)體力學性能測試結果匯總,如表1 所示:
表1 巖石力學參數(shù)表
本節(jié)將區(qū)段煤柱分為內塑性區(qū)和彈性區(qū),按照二次曲線進行研究,結合相關強度屈服準則,得到區(qū)段煤柱的合理留設寬度。在理論計算中還要做一些必要的假設,使得問題的解答簡單?;炯僭O如下[5-8]:
1)破壞滿足摩爾庫倫準則;
2)應力極限平衡區(qū)在彈塑性交界處;
3)煤柱同一垂直截面內應力相等;
4)巷道錨桿支護為密集型,錨桿工作阻力均勻分布在巷道表面;
5)煤體的內部是連續(xù)、均質材料;
小煤柱寬度計算,如式(1)、式(2)所示:
式中:φ0為煤體內摩擦角,18°;P0為支護阻力,0.2 MPa;H 為煤厚,6.5 m;γ 為上覆巖層容重,25 kN/m3;K 為應力集中系數(shù),2.5;C0為分別表示煤體內聚力,0.5;x2表示錨桿錨深,取1.8 m;x3表示安全儲備寬度,取1.0m。
計算得:x1=2.1 m,X=4.9 m,取煤柱5 m。
根據(jù)燕子山礦生產地質條件,建立FLAC 數(shù)值模擬模型[9],如圖1 所示。
圖1 數(shù)值模擬模型建立
煤柱留設后回采工作面,運算模型結果如圖2所示:
由圖3 可以看出:8208 工作面回采后煤柱應力最大水平應力為49.2 MPa,最大垂直應力61.8 MPa,最大水平位移為381 mm,最大垂直位移524 mm,兩幫和頂?shù)滓平糠謩e為737 mm 和810 mm。
綜合考慮煤炭回收的高效性、煤柱留設承載的安全性、現(xiàn)場施工的便利性,建議留設煤柱寬度為5 m。
為了掌握燕子山5208 巷道掘進期間礦壓顯現(xiàn)規(guī)律,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情況在5208 巷道設立測站進行礦壓數(shù)據(jù)收集。
礦壓監(jiān)測的主要內容包括:巷道表面收斂、和錨桿(索)受力,如表2 所示。
表2 監(jiān)測內容、目的及手段
在距離掘進頭5m 處的斷面進行頂板及兩幫位移的監(jiān)測,共設置9 組測點布置時受掘進機及皮帶等因素的影響,結合實際情況,測量其中的A5B5、A6B6、A7B7、A8B8、CD、OD、OC 這7 組數(shù)據(jù),測點分布圖如圖4所示。
圖4 頂板變形量曲線圖
根據(jù)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繪制巷道頂板及兩幫變形曲線圖,如圖4~圖7 所示。
圖5 頂板變形速度曲線圖
圖6 兩幫變形量曲線圖
圖7 兩幫變形速度曲線圖
由圖可知,5208 巷測站處頂?shù)装謇鄯e移近量為96 mm,兩幫累積移近量為165 mm;頂?shù)装遄畲笠平俾蕿?4 mm/d,兩幫最大移近速率35 mm/d,均出現(xiàn)在測站布設后第3 d,后期圍巖移近速率較??;觀測15 d 后,巷道圍巖變形基本趨于穩(wěn)定;巷道圍巖移近量整體不大,屬掘進期內圍巖應力重新分布、變形正常釋放過程,支護合理有效。
測站進行錨桿索受力測試,結果如圖8、圖9 所示。由圖可知,頂板錨桿最大受力為95.7 kN,兩幫錨桿最大受力為22.3 kN,錨索最大受力138 kN;測力計(液壓枕)安裝后前3 d 變化明顯,之后逐漸趨于穩(wěn)定;錨桿(索)受力整體不大,錨桿最大受力不到其桿體屈服載荷的75.4%,滿足要求。
圖8 錨桿受力曲線圖
圖9 錨索受力曲線圖
小煤柱開采煤炭資源既提高了煤炭利用率,也滿足煤礦綠色、安全、高效生產需求。燕子山礦采用小煤柱生產方式,5208 巷變形頂?shù)装謇鄯e移近量為96 mm,兩幫累積移近量為165 mm,變形均屬于巷道圍巖正常壓力釋放現(xiàn)象,滿足安全生產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