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志剛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在農(nóng)村有一首民謠非常流行:“下定決心去偷瓜,不怕犧牲往里爬,排除萬難撿大的,爭取勝利拿回家?!笔侵赣腥嗽谕砩贤嫡鞴系那樾巍?/p>
當然還有更高明的偷瓜者。我們生產(chǎn)隊有個“孩子王”叫韓成,真應(yīng)了他的名字,韓成干啥啥成,不光有組織能力,小孩子們都聽他的,還百巧百能,吹拉彈唱樣樣都會。他喜歡到集市上聽大鼓書,聽多了,也學(xué)會了一些段子。他自己做了弦子和腳踏板,學(xué)著說書人的樣子唱起了《楊六郎云南充軍》和《呼延慶打擂》,你別說,有模有樣的,還真是那回事。
這天,天氣炎熱,韓成犯了西瓜癮。不過,韓成可不像一般人那樣去硬偷,而是智取。他平時愛看電影《智取威虎山》和《奇襲》,多少有些謀略。他帶著唱小戲的弦子和腳踏板來到了瓜棚,對種瓜的王大爺說:“你一個人在這兒看瓜怪沒意思的,我給你說段書,讓你解解悶?!闭f著,把說書的家伙擺開,哼嗨地唱了起來。
王大爺是個種瓜能手,平時把西瓜種得又大又甜,除了種瓜,他也喜歡聽書,像《肖飛買藥》《武松打虎》都是他最愛聽的段子。他見韓成主動來瓜棚給他說書,高興得不得了,所以聽得如癡如醉,十分投入,把看瓜的事也忘到爪哇國去了。
天上是皎月明星,地下是蛙聲一片。螢火蟲閃閃爍爍,忽靈忽現(xiàn)。這個時候,瓜園里突然有一道黑影閃過,此人左手一個西瓜,右手一個西瓜。
韓成說完書,王大爺一改以往吝嗇的形象,竟破天荒地切了一個小西瓜感謝韓成,韓成吃得津津有味,甜到了心里。
也許是吃了瓜補充了能量,韓成腳下生風(fēng),很快就回到了家。他的弟弟韓三馬上迎了上來,神秘地說:“哥,摘回來了,你看。”韓成一看兩個又大又圓的西瓜滾在地上。原來,韓成這廂唱小戲麻痹王大爺,那廂弟弟韓三乘機偷摘了兩個大西瓜,這在計策上叫作“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雖然韓成和弟弟學(xué)問不大,不知道這個典故,但他們把這一計用得很嫻熟。
關(guān)于西瓜的故事,不止這些。
炎炎夏日,我們饑渴難耐,突然看到父親頂著烈日拎著一個西瓜回來了。父親先打一桶井拔涼水(方言,剛從井里打出的冰涼的水),把西瓜泡進去。那時候沒有冰箱,但水汲的西瓜比冰鎮(zhèn)的要好吃。我們姊妹幾個猴急猴急地盼著父親趕快切瓜,還猜到底是紅瓤還是黃瓤,是不是沙瓤?西瓜終于切開了,哇!是紅色的沙瓤,含到嘴里又沙又甜,好像化了一樣,真是好吃。父親、母親還安排我們給親戚鄰居送幾牙。那時候很少吃西瓜,誰家要是切西瓜,總忘不了要給左鄰右舍送些,這些細節(jié),在我們幼小的心靈里埋下善良的種子。即使粗糙簡陋如西瓜皮那樣的食材,經(jīng)母親的手也做得香脆可口,勝過美味。
西瓜好吃,所以在美術(shù)課上我們畫得最多的還是西瓜,其他的東西孩子們總是畫不像,唯有西瓜畫得惟妙惟肖,幾可亂真,看著就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