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聰
期中考剛結(jié)束,小婷正在向閨蜜小米的同桌請教數(shù)學題,小米突然一把將小婷扯到教室外,一邊痛哭,一邊扯著嗓子喊道:“你為什么不來問我?你為什么不來問我?你以前不是經(jīng)常來問我的嗎?你是不是看不起我了?”突然的情緒爆發(fā)讓小婷一時間手足無措。
幾天后的早晨,電話里傳來小米爸爸焦急的聲音:“袁老師,袁老師!小米在學校門口一直大哭,就是不肯進學校,說不想讀書,不想看見那些同學。您能不能出來幫我勸勸她?”
我一到校門,正見小米痛哭流涕地嘶喊著:“我不想進學校!我不要進學校!他們都看不起我了!”
面對小米的困境,我通過多方渠道———與小米交流、與小婷面談、與她周邊同學訪談以及家訪,了解其原因。
在選科分班之初,小米無論成績還是學習態(tài)度,都是其他同學的榜樣,甚至有不少同學極力推薦她當班長。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成績從前三名退到十幾名,最后無論她怎么“掙扎”,都一直穩(wěn)定在二十多名。樂觀自信的小米開始變得焦慮、失落、充滿挫敗感,心思也越來越敏感。
小米開始不斷對閨蜜小婷發(fā)脾氣,有時因為飯后對方?jīng)]有等自己,和其他同學先回教室了;有時因為對方?jīng)]有向自己請教題目,而找了其他同學……小米認為是自己成績退步而遭到了小婷的疏遠,閨蜜更喜歡和成績優(yōu)秀的同學交往。每次聽到小婷的歡笑聲,小米就覺得是在諷刺她,甚至覺得小婷和其他同學的竊竊私語,都是在謀劃著孤立她。她開始害怕進入學校,害怕面對教室里的“異己者”。
綜上分析,我敏銳地察覺到小米當下的困境,交友障礙只是表象,其深層原因應(yīng)該是學業(yè)上的巨大落差而導致的情緒失控,同時因為自我認同感的喪失,缺失了自己在這個集體中的角色感。
點面結(jié)合,多管齊下。安撫好小米的情緒后,我和她約定有什么事可以多多交流,不要讓負面的情緒積壓心底;同時請求小婷和周圍同學給予幫助,多表揚小米身上的閃光點,幫助她肯定自己;同時要求家長少詢問小米的學習,多和小米聊聊家常,利用休息時間多陪伴小米,帶她去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
發(fā)現(xiàn)亮點,搭建舞臺。在月考分析的班會里,我巧立名目,擴大范圍,讓更多的學生得到肯定。同時以抽盲盒的形式送出小禮物,提出小期望———整理英語從句句式,背英語滿分作文,刷數(shù)學專題訓練……擅長英語的小米抽到了“整理英語從句句式”的盲盒。一周后,小米站上講臺利用PPT給大家講解了她精心整理的知識點。同學們用心做筆記,還不時給予小米鼓勵和肯定的目光,小米也由初始的羞澀變得自信、從容。
小米在周記里動情地說:“很久很久沒有上臺了,我得到過很多安慰,在今天卻被寄予了期望,我深深地感受到,原來期望比安慰更積極,更溫暖!”
精神寄托,“中藥調(diào)理”。成績進步,是療救小米的特效“藥”。但在緊張激烈的學習競爭中,讓成績進步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這“特效藥”最是難求。于是我在指導小米學習之余,設(shè)計了持續(xù)性的動態(tài)活動,幫助她在枯燥緊張的學習生活中找到寄托,體會校園生活中的情趣。
托物言志,植物治愈。高三伊始,我和浙江省幾位名班主任組建了幸福力聯(lián)盟,第一期的“幸福情感力”活動方案是以自愿為原則,個人在教室里養(yǎng)綠植。有種花體驗的人都知道,自己培育的植物所萌發(fā)的每一顆綠芽,所綻放的每一朵花,都是小驚喜。我鼓勵小米積極參與,小米欣然接受,第二天就帶了一盆薄荷過來,還特意在花盆上貼了“生活需要儀式感”的銘牌。
小米的薄荷命途多舛,死去活來好幾次。假期間,長期封閉在不透風、缺水的環(huán)境里,只剩幾根枯枝,奄奄一息。在開學之后經(jīng)小米悉心照料,現(xiàn)在已然爆盆。我托物言志,借薄荷的際遇,對應(yīng)小米的心理癥結(jié)說道:沒有人本身就是“天之驕子”,在激烈的競爭中,大家都會跌倒,但也會站起來。有次數(shù)學成績出來后,你說,恨不得把數(shù)學書砸出窗外,破罐子破摔算了!可是,看看這曾經(jīng)瀕死,現(xiàn)在“爆盆”的薄荷———人生途中,幾次的失敗,不是絕境!其實,“努力”與“堅持”,本身就是你的優(yōu)秀品質(zhì)。只要付出了努力,你就應(yīng)該為自己的成績驕傲。小米聽著,若有所思,不一會兒,淚水盈滿了眼眶。
第二天,小米給我一張字條,里面寫道:“想起老師平時一些細節(jié)和話語,似乎就是專為我存在的。我若是再消極下去,似乎就太沒心了。我親眼見證了薄荷的興衰,它從絕望走向希望,也是讓我十分觸動的。實話講,我剛開始真沒想到它能瀕死后又重新盛開。果然,只要足夠努力加之足夠耐心,就一定能等到生命的綻放,哪怕蟄伏期很長?!?/p>
見習編輯/張婷婷